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

史料之窗

  • 林思进先生与新都的情缘 游 宏 林思进先生(1873—1953),字山腴,晚年号清寂翁,四川省华阳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其政治倾向和学术思想随着时代前进...
  • 段氏家箴《宝箴塞记》 邓明明 宝箴塞,位于武胜县宝箴塞镇方家沟村,始建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秋,占地26000多平方米,系当地豪门段氏家族为避战乱而修建的集军事防御、生活起居于一体的全封闭式川东民居建筑群。 俯瞰宝箴塞 壹 《宝箴塞记...
  • 田澍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18日 11版) 在世界文明史中,中国的河西走廊是一条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且影响深远的走廊,是一条多民族文化长期交流且融汇共存的走廊,是一条联通四域且持久发挥融通作用的走廊。自古以来,河西走廊就是中原农耕文化...
  • 万明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18日 11版) 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袤的海洋国土,既是东亚的大陆国家,又是太平洋西岸的海洋国家,是一个海洋大国,也曾经是一个海洋强国。中华文明...
  • 翰墨千古留余香 寻古拾趣访书岩 杨天敏 地处华蓥山复背斜西麓方山丘陵区的武胜县,嘉陵江穿境而过。山衔水绕,丘壑绵延之间有一座燕子岩,岩上诸多书法石刻。这便是历代称绝的“燕子岩摩崖石刻”。旧志列为县内八景,称曰“书岩古篆”。因其位于...
  • 转悠富乐山 王代伦 20世纪90年代初,绵阳沿涪江水一分为二,划成了游仙区与涪城区。笔者从绵阳中学调到游仙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家住在依山傍水的沈家坝。在一张白纸上,游仙人民勾画蓝图,创业耕耘。滚滚涪江水东岸,巍巍富乐山下,一座舒适现代新城...
  • 姜城的城 李锡荣 一 姜城夜月,是芦山县旧八景之一。康熙《芦山县志》载芦山八景诗有两首《姜城夜月》: 云端捧出烂银盘,古桂香中老影寒。 午夜清光千里共,姜城人倚画楼看。 这是明代芦山举人张斐的诗。诗中描写的是芦山城里的月亮,“云端捧出...
  • 陈年福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15日 05版)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
  • 晚清名臣曾国藩张之洞与桂湖 刘 辉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中国近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创立者和统帅,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进士,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封一等毅勇侯,官居一品。曾国藩于道光十八年...
  • 从杜甫草堂到华西坝究竟有多远? 纪婷婷 从杜甫草堂到华西坝究竟有多远? 在浩缈宇宙中,距离感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之于成都,无论是杜甫草堂,还是华西坝,都是一处殿堂级的存在。 一处是诗歌的瑶池,一处是医学的圣殿。 它们的距离,注定存在于...
首页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尾页 共3132条信息/共314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