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之窗
-
2025-01-26 【古蜀文明】盐源老龙头墓地再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经过发掘,考古人员厘清老龙头墓地的布局、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组合特征,出土7000多件(套)器物,为周边地区青铜时代文化谱系和年代研究提供了标尺和参照系 ●新一轮考古发掘,再次展现出老龙头墓地尚马之风兴盛、较...
-
2025-01-26 【历史文化】成都西大门的花牌坊‖温志航成都西大门的花牌坊 温志航 乾隆为牡丹花王立牌坊 明清交替之际,张献忠屠川,饿殍遍野,适时灏姠阁衰落,一代青楼沦为一处荒宅。研祥阁有名妓牡丹,因青楼破败嫁入一养猪人家,四川饥荒时期牡丹正值身孕极富乳汁,遂将乳汁搜集,赠与饥荒之人,解救...
-
2025-01-26 【文史英华】那个可爱又可敬的老头‖野山那个可爱又可敬的老头 野 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想必你一定会背诵的。对,它们的作者是同一人,贺知章!...
-
2025-01-25 唐宋之交敦煌学童群体与社会文化传播田卫卫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25日 11版) P.3381写本尾题 资料图片 孙光宪(901—968)《北梦琐言》有载:“蜀相韦庄应举时,遇黄寇犯阙,著《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而后公卿亦多垂讶,庄乃讳之。时人号‘...
-
2025-01-22 【历史文化】巴蛇吞象:成语里隐藏的信息‖何大江巴蛇吞象 成语里隐藏的信息 何大江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汉语里的常用成语,用于比喻人心贪婪,就像细长的蛇要去吞食体形巨大的大象一样,终究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这个成语也作“人心不足,巴蛇吞象”,或者更为简洁的“巴蛇吞象”。 这是一个极...
-
2025-01-22 【历史文化】罗城:奠定成都千年格局的宏大工程‖贾登荣罗城 奠定成都千年格局的宏大工程 贾登荣 行走在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街头,不时会有意外惊喜。比如,你沿着南河逶迤上行,来到百花潭水闸处时,抬头望,街心的一草坪上,有一个醒目的标志牌,上面写着:唐代罗城遗址。 罗城遗址标志 罗城紧邻的...
-
2025-01-21 【历史文化】蜀汉,回望四川1800年!蜀汉,回望四川1800年 川蜀之地,天府之国 钟灵毓秀,物华天宝 四川,三国蜀汉政权的摇篮,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与不朽传奇。作为蜀汉政权的核心,这里是国内蜀汉文化遗存数量最多、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堪称三国蜀汉文化的宝库。 出身幽州的英雄豪杰,...
-
2025-01-20 【历史文化】遂宁历史文化名人遂宁历史文化名人 自唐代陈子昂、张九宗至今,遂宁文脉从未断绝。虽有宋末、明末两次毁灭性灾难,遂宁文学艺术亦能在较快时间内恢复生机(但是,遂宁文化之最盛时期依然在两宋,元代最为凋零)。绝大多数遂宁历史名人(含流寓学者)在文艺方面都是佼...
-
2025-01-18 【古蜀华章】古蜀文化区当为中华文明起源类型的一大板块古蜀文化区 当为中华文明起源类型的一大板块 屈小强 李殿元 摘 要:古蜀之“蜀”早在汉代文献里就有明确记载。从营盘山文化开始,古蜀文化便有了一个鲜明的发展脉络。惜乎以往的一些学者忽略了其“自我”的一面,在划分史前文化区时,或漏划,或...
-
2025-01-18 【历史文化】松潘雪栏关遗址松潘雪栏关遗址 雪栏关,又名“雪南关”,因雪栏山得名,在今松潘县大寨乡大寨村北。 民间俗称雪栏山为雪山梁子,在松潘以东,是涪江与岷江的分水岭。藏语称之为“鲁昔刻卡”,意为“死羊垭口”。因该地山高寒冷,积雪终年不化,牲畜不易通过,故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