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文化
-
2025-04-08 鸟儿在树上睡觉,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把自然讲给你听)贾亦飞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8日 第 14 版) 鸟类的进化机制、生活习性、食物来源的多元化,影响着它们的休息方式。在休息时,它们在“睡”和“醒”之间高频切换,甚至没有明确界限 春意融融,又到候鸟迁徙高峰期。成千上万只候鸟跨越千山万...
-
2025-04-02 冰凌花为何能早早绽放?(把自然讲给你听)周蕴薇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2日 第 14 版) 冰凌花。人民日报记者 郑智文摄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而东北地区通常到4月中旬左右才能正式进入春天。...
-
2025-03-28 月季花开为何多姿多彩?(把自然讲给你听)赵世伟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28日 第 14 版) 在鲜切花市场上被称作“玫瑰”的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月季。月季花色极其丰富。最常见的是红色和粉红色,还有黄色系、白色系、橙色系、黑色系、绿色系,以及复色系等品种 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粉...
-
2025-03-19 春雨为何“润物细无声”?(自然讲堂)黄琬婷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19日 第 18 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笔下的一场春雨,穿越千年时光,仍带着画意,沁着诗意,留在人们的心间。 春雨为何“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春天来临后,南方特别是江南地...
-
2025-03-17 【亲情文化】看望母亲的闺蜜‖高善峰看望母亲的闺蜜 高善峰 母亲去世接近九年,我一直想圆与她在世时的一个约定——其实不如说是我日益强烈的念想——去看望她儿时的伙伴,她的闺蜜,我的姑姥。 姑姥与母亲待字闺中时,是前后屋的邻居。她比母亲小两岁,但按照村子里的辈分论,母亲要...
-
更好担负起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史哲》杂志原主编王学典 何雯雯 编者按: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
-
2025-02-25 【中华文明】“只有读懂人口,才能读懂中国历史”学黄河长江交相辉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长盛不衰 ——专访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国平 人物简介 葛剑雄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人口史、移民史...
-
2025-02-15 【文艺】遂宁人的这首《幺儿嘞》火了 听完立刻想回家……在四川遂宁 一声“幺儿嘞” 蕴含着长辈对晚辈最真挚的情感 春运期间 遂宁籍音乐人何琪作品《幺儿嘞》 引发全网感动 迈步走在新时代的文艺热土上,何琪特别邀请遂宁老艺术家“四川清音皇后”卢国珍老师共同创作四川清音版《幺儿嘞》,邀您一起...
-
2025-02-14 柑、橘、橙、柚,都是亲戚(把自然讲给你听)徐 强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4日 第 12 版) 柑橘包括橘、柚、香橼、柑、柠檬等栽培类型,以及枳、酸橙、宜昌橙等野生类型。具有杂交特点的柑橘已经有9代历史 橘者,吉也。我国古代就有正月里互赠柑橘的习俗,寓意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元宵节...
-
2025-02-14 【中华文明】宅兹中国:文明奠基与中华一统||孙庆伟宅兹中国 文明奠基与中华一统 孙庆伟 习近平主席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深情指出:“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何尊是珍藏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国宝,在其铸成3000年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