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

  • 斑斓世界中的霓裳之美 马尔康地区的嘉绒藏服 巴丹 泽尔登 杨熙 在川西的崇山峻岭之间,马尔康宛如一颗遗世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彩。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嘉绒藏服犹如一部神秘的史诗,在时光的迷雾中若隐若现。相传,在远古时代,嘉绒地区的...
  • 冯明珠 中华文化是两岸最大的公约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逸珂 夏丽莎 设计一款文创商品,不仅需要巧思,更需要创作者有足够的文化内涵,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 博物馆的功能,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应坚持保存文物、开展研究、策划展览、教育公众等...
  • 中国故事新表达“出海”又出彩 光明日报记者 方曲韵通讯员 李雨霏 【记者观察】 2025年2月14日,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式在北美地区上映,首周末排片影院约750家,部分影院座位在观影黄金时段基本售罄。 一家中国潮流玩具品牌日前在...
  • “哪吒”出海背后 的“中国密码” 记者 王坤朔 李欣 丁梓朔 在成为中国电影史票房冠军,继而创造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第一纪录后,《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又正式开启了“扬帆出海”模式,以惊艳之姿在全球舞台亮相。 “刚开票好位置...
  • 张昌平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8日 第 07 版)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从地理上被归结为大河文明,它们分别对应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大河与古文明发生关联,不仅因为这些大河...
  • 都江堰 凝结着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与创新 人民日报记者 王珏 何思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历史长河中,一件件文物镌刻着中华民族一路探索、创新的印记,在漫长岁月中承载着...
  • 彝族毕摩经诵 陈 远 “毕摩经诵”,是指彝族毕摩在原始的祭祀议程中念祷词、唱经文、诵祭词时发出的音韵及诵词。彝族对于“毕摩经诵”有着极其严格的音韵要求,认为“经文错认,可以谅解;经文错诵,不可饶恕”。“毕摩经诵”已由马边彝族自治县...
  • 张晋藩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03日 11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土壤之中,中国古代监察文化代有兴革,呈现出监察制度体系化...
  • 伏羲文化与华夏文明 霍志军 在中国古史传说系统中,伏羲氏是一位远古时代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由渔猎畜牧向农耕文明进化,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阶段的创世英雄。伏羲既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和部族首领,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和文化符号,...
  • 千年医简 天回遗韵 巴蜀大地上的医学传奇 王茹懿 探寻中医古籍中最早的珍宝,天回医简赫然在目,它出土于蜀地,蕴含着巴蜀先民深邃的医学智慧与不懈的探索精神。自2012年在四川成都被意外发现以来,这批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医学竹简,历经尘封,重见...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200条信息/共20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