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

巴蜀记忆

  • 回忆我的省劳模盐工父亲 肖坤华 一张旧照 2019年5月,我因故回自贡老家一趟,顺便参加了母校部分高、初中同学和老朋友的聚会,过得十分愉快。其间,老邻居和老同学牟(陆华)三姐告诉我,说她家保存有一张其父牟伯钦伯伯和我父亲一同参加省劳模大会...
  • 东郊记忆 见证东郊工业的辉煌 东郊记忆文物建筑群(原名红光电子管厂文物建筑群),位于成都市成华区跳蹬河街道杉板桥社区建设南支路街4号,于1958年11月破土动工,1961年底基本建成,经过两年调整试车,1963年12月经国家验收,正式投产。 东郊记忆...
  • 家乡的糖坊 奉友湘 我的家乡在内江市东兴区白鹤镇。白鹤,一个听起来就很美的名字。 每当下雨时,我老家的人就爱说一句十分押韵的俏皮话:越下越大,下到初八;越下越小,下到糖坊起搞。 现在的我当然知道,这不过是幽默的乡亲对老天的调侃。可童年...
  • 成都百年名校寻访 成都七中 向思燚 1905年,西南一隅 一所小学堂的创立 成都的教育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墨洗一池,垂范百年 为国育才,桃李芬芳 成都七中这个响亮的名字 不断引领西南区域教育的发展 持续擦亮中国基础教育的品牌 图源:成都七中官...
  • 成都百年名校寻访 成都石室中学 向思燚 一所学校 从汉代到今天 2000多年校址未改、办学未断 不仅是中国教育史 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奇迹 更是蜀地教育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这就是成都石室中学 也被亲切地称为成都四中 图源:成都石室中学 1 ...
  • 山沟里的那些年 杨秋娟 一 背井离乡 1972年12月,年将9岁的我随母亲和妹妹从上海市川沙县(现浦东新区川沙镇)迁到四川省剑阁县的深山里(九院第三研究所老点),和从事核武工作的父亲团聚。父母考虑到老了要落叶归根,决定把姐姐留在浦东乡下,和奶...
  • 自贡历史上的木刻书业 自贡人自古就爱读书,旺盛的读书需求催生了发达的印书业。据现有志书记载,明清时期,自贡地区刻印书籍即有名气。清代后期,自贡刊印书坊以富顺县三多砦(今自贡市大安区三多寨镇)凝善堂和威远县吕仙岩集生砦(今自贡市荣县...
  • 成都市城厢古城小南街轶事 李瑞奎 宋代嘉祐二年(1057年),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古城由旧城址(今赵镇)迁建于现址,系土城,明朝知县王宾改筑四门,东城门曰康远门,南城门曰长宁门,西城门曰义安门,北城门曰永靖门。清代多次重修四门,增修门楼,乾隆三...
  • 20世纪60年代老报纸关于 苍溪知识青年参加农村建设的报道 吴中桦 原苍溪县麻纺厂吴从宪收藏着两份20世纪60年代老报纸上有关于“苍溪知识青年”的新闻报道:一是1962年5月11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苍溪知识青年积极参加山区建设》,二是1964...
  • 清末民国时期内江籍怪才刘师亮 刘德元 1911年辛亥革命后,天府之国四川,军阀割据,横征暴敛,抽丁拉伕,抢夺防区,搅得蜀无宁土、蜀无宁日,巴蜀儿女怨声载道。恰在此时,有一个人,以一支笔,以荒诞怪异的艺术手法搅得四川文坛、军政界乃至民间沸沸...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925条信息/共93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