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

史料之窗

  • 不尽的思念 追忆严良堃先生 刘建一 李丹阳 2023年,在严良堃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撰写此文,以纪念可敬可爱的严老。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因前辈的关系和古典音乐而认识了严良堃先生,但接触较多,真正了解他,还是在后来。2001年,丹阳的外公...
  • 红军走过越西 孙晓青 越西红军长征纪念馆(无人机照片)(柳军 摄) 不久前,我们在大凉山的越西县过了一次彝族的火把节,感慨良多。 火把节是西南地区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之于人类,象征光明,传递温暖,驱除邪恶,表达热情,是人类告别野蛮、...
  • 川军健儿血战滕县 刘万山 1937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川军将士奋起出川抗战。41军孙震部于1937年8月由四川德阳出剑阁,越陕西,经潼关,过黄河,奔赴山西战场。9月与日寇坂垣师团接触,在晋东娘子关打了一仗,敌我两军伤亡二千余人。部队在晋南...
  • 论川军的抗战精神 何允中 川军的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统一战线旗帜下,在血与火中历练而成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1937年至1945年八年间,四川共有川籍官兵近350万人走上抗日前线,分布在全国各派各...
  • 去惠州看东坡何以“不辞长作岭南人” 王 鹤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黄州、惠州、儋州时期,既是苏东坡一生的苦难期,也是文学创作的高峰期。 “一从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年过六旬的苏东坡在惠州近三年...
  • 李白的南京歌与他的选择 他不在成都,却写出了最成都的诗。他没有选择,却在迷途中作出最浪漫的人生抉择。 九天开出一成都。 在成都博物馆的入口处,是一块巨大的灯光映照的墙面,其上只浮着半句诗。这半句诗也几乎成了成都最为重要的宣传词之一...
  • 马兰诗人纷贺 《马兰花开》出版发行 李 桅 马兰,曾是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近年来,好像南疆铁路上修了个马兰站,估计现在的地图上能找得到了。这是一个当年刚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即被任命为中国核试验基地司令员的诗人将军以马兰花命名的...
  • 成都华阳人范冲“朱墨”修史开先河 贾登荣 北宋仁宗时代,来自川北南部县的陈尧佐参与了《三朝国史》《真宗实录》等史学著作的编纂工作,成为宋朝第一个参与修史的四川人。自此,越来越多的川人加入修史的行列。整个两宋时期,四川人编撰史书的...
  • 张伟然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25日 14版) 【光明学术笔谈】 最近20多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算是史学研究领域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历史地理学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其在史学研究变化中也起到关键作用。 经典的中国史学研究一向重视...
  • 九襄,南出雅安第一镇 何绍毅 汉源老街 四川省汉源县九襄镇,有条老街,原名汉源街。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文生陈昆阜邀约名门望族商议开场事宜,直到雍正二年(1724年),九襄始得批令,正式开场。从此定期集市,商贸繁荣。开场后取名汉源街、汉源...
首页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尾页 共3132条信息/共314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