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绵阳市>三台县>详细内容

三台县地情

三台县政区建置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为蜀国酋长郪王国辖地。西汉高祖六年(前201)设郪县,治地今郪江镇。南朝刘宋元嘉九年(432)分广汉郡置新城郡,建北伍城县,郡县治今潼川镇,以伍城水为县名。郪县仍属广汉郡,治地在今县南郪江镇。南齐增置始平僚郡于今县北境,无属县,郪县仍属广汉郡,北伍城县仍属新城郡。南梁改始平僚郡为始平郡,分涪县置始平县,治地今花园镇;撤郪县并入北伍城县。梁末于新城郡置新州,州郡同治北伍城县。北朝西魏改北伍城县为新城县,恭帝三年(556)改为昌城县,同时于新州置昌城郡。北周改始平县为涪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废昌城郡改新州为梓州(以梓潼水命名),治城今潼川镇;大业三年(607)改梓州为新城郡,改昌城县为郪县,郪县为郡治。武德元年(618)改新城郡为梓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梓潼郡,至德二年(757)于梓潼郡置剑南东川节度,乾元元年(758)改梓潼郡为梓州,郪县仍为州治,同时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治所。五代前蜀永平四年(914)改剑南东川节度为武德军节度,以梓州为治所。北宋初年,称梓州、梓潼郡,剑南东川节度;乾德四年(966),改武德军为静戎军,太平兴国三年(978)改为静安军,端拱二年(989)改静安军为东川节度。北宋咸平四年(1001)分峡路置益、梓、利、夔四路。梓州路治梓州,辖十一州、二军、一监,49县。大中祥符四年(1011)改东川节度为静安军节度,元丰三年(1080),改静安军节度为剑南东川节度。梓州路、剑南东川节度(东川节度、静安军节度)、梓州同治郪县。重和元年(1118),升梓州为潼川府,梓州路改为潼川府路。郪县、涪城县均属潼川府,路府均治郪县(1170年,潼川府路治所迁泸州)。蒙古中统二年(1261),改潼川府路为潼川路,郪县、涪城县均属潼川府,潼川府属潼川路。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撤潼川路,撤涪城县并入郪县。郪县仍属潼川府。明朝洪武九年(1376)改潼川府为潼川州,同时撤郪县并入潼川州,州隶属四川行省。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潼川州为潼川府,以潼川州本州置三台县,为附郭首县,县名以城西三台山得名,沿用至今。

民国2年(1913)撤潼川府,三台县隶属川北道(治地今阆中)。民国24年四川省建立行政督察区,三台县隶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29日,三台县解放。1950年1月1日,三台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遂宁专区。1958年10月18日,撤遂宁专区,三台县隶属绵阳专区。1985年2月8日,撤销绵阳地区,成立绵阳市,三台县隶属绵阳市。1992年9月5日,撤区并乡建镇,全县调整为30个镇10个乡。2000年1月,三台县调设为41个镇、22个乡。2017年12月,三台县调设为49个镇,13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2019年12月,三台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2个乡,31个镇。

d8094903e44643c9943815ecc86b98b3.jpg

来源:绵阳市三台县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3-05-19 15:00:55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