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文化
-
2022-05-28 文化传承 人才为本陈广宏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8日 11版) 【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4月11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引起相关各界热议。《意见》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确立古籍工作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
2022-05-28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是指导新时代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总纲领孙伯君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8日 11版) 【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2022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
-
2022-05-28 展望古籍整理研究的明天荣新江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8日 11版) 【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开栏的话 古籍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
-
2022-05-23 礼典仪式与《尧典》的文本结构傅博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3日 13版) 【青年学者论坛】 《尧典》在《尚书》中的地位是独特的,它包含了古老的历史信息,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文献,是综合上古传说、信仰与仪式等材料创作而成的。古史茫茫,远古宏大的礼典作为仪式性结...
-
2022-05-23 “拟《史记》”批评与《史记》的经典化刘彦青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3日 13版) 【青年学者论坛】 “拟史”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以“史”的视角观照其他作家作品,表现为将作家作品比拟为史传进行阐释与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拟史”批评中,“拟《史记》”批...
-
2022-05-23 从政才到文才 ——魏晋南北朝“才子”义涵的确立徐俪成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3日 13版) 【青年学者论坛】 在传统语境中,“才子”一般用于称赞富有文学才华之人,又为文学批评家所常用,已经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多数情况下,“才子”之“才”均作“文才”理解,鲁迅将明代...
-
2022-05-16 钟嵘《诗品》论“赋”“比”“兴”刘 飞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6日 13版) 钟嵘《诗品序》论五言诗创作时指出:“故诗有六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六义”说源出汉代《毛诗大序》,其云:“故诗有六义焉:...
-
2022-05-16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谈钟嵘《诗品》东渐曹 旭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6日 13版) 《诗品》东渐日本的故事 《诗品》东渐日本,是一个优美的中国故事。 钟嵘《诗品》我国齐梁时代第一部诗论著作,以其“思深而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成为“百代诗话之...
-
2022-05-16 论《诗品》对《诗经》传统的接受汪群红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6日 13版) 清人章学诚评论《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非常精确地揭示了《诗品》与《诗经》的关联。虽然《诗品》主要品评的是汉魏至齐梁间文人五言诗的创作成就,但离开了《诗经》的传统,就无从谈起。那么,...
-
2022-03-17 谈变化、谋发展,乡贤齐聚来助力为进一步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效能,新市镇依托网格化治理体系,注入乡贤力量,充分发挥“乡贤进网格”的引领、示范、协调作用,探索一条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依托全镇201个网格,将乡贤编入网格队伍,制定包含矛盾化解、农技指导、...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