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之窗
-
2022-01-26 【文史英华】绵竹密友绵竹酒,陪伴苏东坡写下《赤壁赋》‖冯再光绵竹密友绵竹酒陪伴苏东坡写下《赤壁赋》 冯再光 北宋时期,绵竹酿酒工艺愈加成熟,所酿之酒也不再是单一的“剑南烧春”,“蜜酒”“鹅黄”频繁出现在诗人笔下。而苏东坡与绵竹道士杨世昌的故事,也成为中国诗酒文化史上的一段美谈。 苏东坡与杨...
-
2022-01-26 【聚焦三星堆】祭祀 文字并不是缺一不可‖袁方明本文载《巴蜀史志》2021年第5期“聚焦三星堆”专刊 祭祀 文字并不是缺一不可 袁方明 三星堆文化被普遍认为是长江上游文明的源头。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以二期、三期为主体遗址的三星堆文化距今约4000—3100年。然而,自1929年被首次发现以来,...
-
5次考古发掘十余年多学科研究证明5000年前岷江上游古文化在四川最为发达 吴晓铃 5000年前,四川地区最为发达的文化在哪里?这个对历史深处的叩问,越来越科学和精细的考古学研究给出了答案——岷江上游。 2021年12月27日,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
-
2022-01-24 【历史文化】成都南朝造像的“齐梁之变”印证——丝绸之路上,四川熠熠闪光‖吴晓铃成都南朝造像的“齐梁之变”印证 丝绸之路上,四川熠熠闪光 吴晓铃 在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长河中,成都出土的南朝造像,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这是因为相比龙门、云冈石窟留下的北朝造像艺术精品,南朝目前主要的考古实物材料,主要来自成都及周...
-
2022-01-24 【聚焦三星堆】火爆“出圈” 持续“霸屏”‖暮日本文载《巴蜀史志》2021年第5期“聚焦三星堆”专刊 火爆“出圈”持续“霸屏” 暮 日 中国四川,成都平原。 德阳广汉,三星堆遗址“再惊天下”。 与第一次大规模发掘祭祀坑,相隔35年。 三星堆开启第二次大规模、成体系发掘。 2021年3月20日、9...
-
2022-01-24 寒山:触目皆在的痕迹 ——日本接受唐诗的一种别调张红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4日 13版) 日本禅学研究大家柳田圣山说:“寒山的笑象征着禅的世界。”夏目漱石说:“有人被蜂蜇,是寒山还是拾得?”这匪夷所思的一问,却是深受日人喜爱的俳句,寒山在日本的独特地位可见一斑。事实上,近世以来...
-
2022-01-24 禅机与“活法” ——宋代诗僧雪窦重显的诗学观傅蓉蓉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4日 13版) 在宋代诗学的发展进程中,禅宗的思维方式与文字表达方法为宋代诗学关键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创作实践经验。这一点在宋代诗学“活法”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得尤为分明。“活法”指尊重法度,...
-
2022-01-24 余事作诗人 ——谈谈中国古代的诗僧李舜臣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4日 13版) 编者按 诗僧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文化现象。中国古代僧人作诗始于东晋,“诗僧”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唐。作为一种身份类型,“诗僧”在中晚唐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其身份的确立固有唐代“诗...
-
2022-01-23 【历史文化】清朝状元骆成骧与“状元菜”清朝状元骆成骧与“状元菜” 骆成骧,清朝四川唯一的状元,字公啸,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四川省资中县舒家桥七里沟人,先后就读于锦江书院、尊经书院。骆成骧成名后清廉自守,刚直不阿,爱国爱乡,毕生钟情于教书育人,为近现代四川的人才培养倾尽...
-
2022-01-22 【历史文化】从考古挖掘中窥测历史的变迁从考古挖掘中窥测历史的变迁 成都,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丰富的大遗址资源,真实记录着成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勾勒出不一样的文化肌理。几十年来,纳入成都市大遗址名录的已有28处39个遗址点。成都平原史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