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从考古挖掘中窥测历史的变迁
从考古挖掘中窥测历史的变迁
成都,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丰富的大遗址资源,真实记录着成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勾勒出不一样的文化肌理。几十年来,纳入成都市大遗址名录的已有28处39个遗址点。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古蜀文化遗址群、宋元遗址群、酒坊遗址等大遗址,展示着成都的深厚文化积淀。
成都大遗址的深厚底蕴,皆由考古揭示。作为大遗址保护必要的基础工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大遗址的考古发掘,刷新着成都的历史,不断廓清大遗址的价值内涵。
两千多年来, 成都城址始终未变,城名不改,但城市面貌却一次次被历史刷新。在现今成都市区通锦桥路一带,唐代高骈所筑罗城城墙一隅因考古发掘重见天日,虽已是断壁残垣,仍能从砖石泥土中窥测历史的变迁。
唐代城墙内侧包砖
经发掘清理,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段东西走向、略呈弧形的古城墙,经考证,这与文献记载的罗城城墙特征相符,这也是首次在成都西北角发现城墙。
城墙修建方式
发掘出土的古城墙约有170米,宽度约为8.9到12米,夯土墙体残高最高处有1.6米,分为中、东、西三段,其中西段保存较好,能够清晰的看到其夯土和包砖砌石部分,可分为唐、明、清三个时期。
唐宋以来,成都罗城西北角便坐落于此次考古发掘之地。其南为通锦桥路,北为饮马河。资料显示,高骈扩建罗城时,引水进入府河,与南河相连,为成都奠定了“ 二江抱城”格局,此后又开辟西濠护城,即今西郊河的前身。
与此相应的,本次考古发现的古城墙在修建时内收,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与距离不远的北较场城墙相接。为何选择在此处相接?相传,历史上,饮马河之外有一龙女池。一夜,龙女忽然托梦高骈,梦中龙女请求高骈把城墙往内挪,方便其与茂州老家往返。考古发现证实,其内收也与地形地势有紧密联系。
该晚唐时期城墙两侧均为砖墙,残高约1. 5米,用砖规格不一,包砖的砌法是先挖基槽,在槽内筑一层夯土,再在夯土上铺一层泥夹卵石,其上再砌包砖。
唐代城墙与散水
在城墙外墙一侧有散水。江滔解释,散水是从前修筑于城墙外侧,对从墙体流下的雨水等起缓冲作用。其宽约1米,铺法规整,分斜铺、平铺两种构建方式,散水外侧以丁砖固定。
除 唐代城墙,考古还发现了 明代城墙、 清代城墙。明代城墙仅见夯土墙体,叠压于唐代城墙两侧,未见包砖。清代城墙在唐宋时期城墙垮塌堆积基础上修建,仅存北侧基础,墙体及砖墙均已不存。修建方式基本与唐代城墙相似。平整地面后开挖基槽,基槽分夯筑三合土,厚度约33厘米,三合土上再垒砌红砂石条,顺铺或错缝平铺,石缝间以石灰浆勾缝。
唐代城墙夯土
清代城墙基础及墙基
除通锦桥遗址,此前还曾在下同仁路、滨江路、王家坝等位置发现过唐代城墙,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晚期破坏等原因,现在能够看到的较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