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德阳市>罗江区>详细内容

罗江区地情

西蜀蜜柚  又名鄢家蜜柚、云峰柚,为鄢家地方土产水果,历史悠久。相传,云峰柚由都家岭云峰寺云峰道长种植、命名。《罗江旅游故事·西蜀柚乡的故事》载:“明熹宗天启年初,云峰道长云游至鄢家岭,见其地。‘峰峦叠翠,岭势如潮’‘凤凰扑地,云龙盘焉’,遂于岭上建庙,曰川主庙(后名云峰寺)。庙成,有凤鸽衔柚籽翔于殿前,道长拾而播之,不数年,树高于檐,枝叶繁茂,春末夏初,花簇如鸽,‘清明翠盖雪点点,谷雨十里岭飘香’。夏去秋来,‘花谢溜青垂端午,碧绿橙黄熟霜降’‘剖开白瓤梳玉瓣,剔透晶莹射胞浆’,尝之,‘甜酸玉汁沁心人’。道人叹云:‘西蜀仙品度云峰。’故名以‘云峰柚’。道人除自食外,每遇忠厚饥贫者,亦多所馈赠,岭上亦人家渐繁,场镇兴焉。”

20世纪末,鄢家岭人大力发展云峰柚。1996年,罗江复县后,鄢家镇农业果技部门致力于良种选育。至2004年,以岭南长堰村、岭北星光村为主体的云峰蜜柚因其果大黄润、酸甜适口、脆粒晶莹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柚中珍品而走俏市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区、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鄢家岭万亩云峰柚无公害优质水果基地形成,全村蜜柚面积发展到1350余亩。2018年,鄢家蜜柚踏上“一带一路”发往俄罗斯,外销30吨。

纹江鳜鱼  据《文星乡志》(1984年稿本)载:纹江上游,即今调元镇境内泞水、㵽水自古水质清冽,盛产珍稀淡水鳜鱼,当地人称“刺婆鱼”“大嘴巴”。清李调元《二月初三日团堆坝文昌宫观》诗云:“能有酒谋诸妇我喜殽得刺婆。”是鱼口大、细、头圆、下颌突出,体侧扁,腹部灰白,背部隆起,全身青黄色,具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纹,明者为雄鱼,者为雌鱼。背鳍硬刺发达,遇险张。喜食虾、泥鳅、青虫,为凶猛鱼类。农历二三月为繁殖期,一尾雌鱼一季可产卵三四千个。成鱼个体小,大者0.5~1千克,小的二三百克,生产快,天然产量大。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古往今来,者食者,人人喜爱。民国时期,一些人专程到罗江、文星吃鳜鱼。

鳜鱼原产江浙一带淡水湖中,据传是因李调元任职广东,从那里传鱼种至家乡繁殖起来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罗江渔业生产合作社每年可捕捞三四百千克鳜鱼成鱼。近年来,泞水、㵽水河水水量减少,初夏时河道干涸,导致鳜鱼产量急剧下降,今在河里、市面上已十分稀有。2016年以来,罗江区农业部门采取抢救性措施保护鳜鱼类,发展鳜鱼产业。据《德阳市罗江区年鉴(2019)》载:“2018年,建成罗江鳜鱼繁育基地,孵化出3万余尾水花鱼种。”

豆鸡  又名素鸡,为大豆制品,原产于罗江,故名罗江豆鸡。

《罗江县志》(2015年版)对罗江豆鸡的初创和发展历程,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据载,正品的罗江豆鸡,观之有鸡皮似皱纹,深褐色,食之有鸡肉类口感。富含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营养成分类似于鸡肉,故名。

豆鸡的主要材料是大豆,辅料有芝麻、香油、食盐、花椒、胡椒等调味品。加工工序为磨浆、煮浆、制皮、烘薰、加味卷皮、包装等。成品储运方便,应用广泛,既可作宴席菜品,又可作佐酒、零食,实为酒席与休闲、旅游佳品。

豆鸡创制人袁通儒(1879—1939),号崇泰,罗江县人,幼时聪敏好学,年轻时迫于生计而削发为僧,兼习医术。常云游于古寺庙观,喜食素食豆腐,常驻足于豆腐坊,偶见于豆汁结膜成皮,豆皮柔而韧,遂试将豆皮加料、烟熏,叠裹成条,味鲜貌美,且方便储存、携带,用途更广,遂命名素鸡、豆鸡,渐成寺观主打菜和馈赠上品。民国25年(1936),袁氏携产品参加成都花会佛教食品展览,获金字招牌一块。自此,罗江豆鸡在省内外扬名。

新中国成立后,罗江豆鸡生产纳入县供销社糖果酱园厂生产,产品销往北京并进入全国市场。1984年,罗江豆鸡“品”字牌商标注册成功。1996年罗江复县,罗江豆鸡品牌效应充分发挥。2007年,德阳市乐明 食品厂传承罗江豆鸡制作技艺,开发系列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在保持麻辣味、清淡味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五香味等。

2009年,罗江豆鸡获省农牧局“最畅销产品奖”,由县人民政府授予“罗江特色传统食品”称号。2008年,罗江豆制作工艺被列入罗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罗江豆鸡制作工艺被列入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录。2022年,被收入《德阳味道▪餐饮篇》专辑。

罗江花生  2018年9月29日,为期4天的德阳市“一带一路”川菜川剧发展论坛、产销对接签约、川菜祭祖民俗活动、第六届川陕甘渝黔晋蒙“百馆联动”系列活动罗江专场在罗江潺亭水城古戏台落下帷幕。在闭幕式上,罗江土特产品豆鸡、花生、贵妃枣“罗江三宝”发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罗江花生”名列其中。①

罗江花生,指现阶段罗江区域内花生果加工企业“集美食品”“老灶煮”“乐明食品”“金府王食品”“益达香食品”“蟠龙食品”“天宇食品”等企业生产的花生果小食品。这些花生小食品,果型均匀完整,外壳干净洁白,果仁无泥沙,食之咸淡适度、酥脆化渣、香味悠长,便捷式旅游小食品。

小食品花生果制作历史悠长,遍及民间家家户户。清李调元《醒园录》将其加工技术归纳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罗江花生果加工由民间自给自足或走上专业加工道路,提升了品质,创造了品牌,推动了市场发展,产品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成为罗江一张响亮的名片。

最先获得成功的,当数“天府花生”。“1961年,罗江镇城关军烈属生产社试制盐脆花生。”②时德阳县罗江镇城关军烈属生产社根据盐拌炒生果可使果仁有盐味原理,试行在煮花生果环节中加入食盐等使其达到某种口感味觉并烤干烘脆的办法。为使产品适应公众口味,加工厂将熟制品拿到市场请人品尝、征求公众意见,经反复实验、反映良好,旋即批量生产,并从1962年起开始出口,换取外汇。1963年,城关军烈生产社改名罗江镇食品加工厂。1968年,加工厂由罗江镇东街陕西馆巷迁至罗江镇南街,并改换设备,扩大生产。1972年,时德阳县投入财政资金31万元,扩建为德阳县罗江外贸食品厂,开始从周边县乡购进花生果原料扩大加工规模。1983年,获外贸部优质出口商品证书。1985年,销售罗江天府牌花生多年的商户香港五丰行对天府花生作了如下评价:“罗江天府花生销港多年,消费者一般反映质量较好,且不断提高。多年来并无臭粒、无独粒。”③1986年,省计划经济委员会、省对外经济贸易厅联合颁发省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专厂(专车间),命名“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外贸食品厂生产出口天府花生专厂”。1989年,罗江外贸食品厂升格为“德阳市外贸天府花生厂。”这一时期,花生加工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加工工艺不断创新。1990年,天府花生获外贸部优质产品证书。1991年,成立德阳市“天府花生”创国优产品领导小组,次年,“天府牌”“长江大桥牌”花生获省巴蜀食品节金奖,天府牌花生获省消费者协会“首届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群众喜爱商品”。④

在大办乡镇企业的大潮中,乡(镇)、村、组、联户、个户“五个轮子”一齐转,各类花生加工企业应运而生。1987—1992年间,境内花生加工达40余家,“仅罗江镇朝圣村(今朝圣社区)就有20余家。”

罗江复县后,“全县登记注册的花生食品企业40户,有注册商标25个,以加工企业自己的花生名牌在市场销售的12户,仅为有品牌的花生加工企业生产花生果的28户。各类花生加工企业年生产花生食品7000—10000吨。”⑤

2011年 ,罗江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坚果炒货食品通则》(CB22165)有关规定制定《罗江花生(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602/T72012)并于2012年10月发布实施。罗江花生加工企业德阳市乐明食品有限公司、罗江县老灶煮食品厂、罗江县蟠龙食品厂等根据《罗江花生地方标准》,结合设备特点,运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制定了《罗江花生加工技术规程》(DB510602/Y8-2012),由德阳市罗江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10月发布实施。

《罗江花生地方标准》,主要包括了罗江花生的定义、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罗江花生加工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了原料要求、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包括了原料经浸泡、清洗、蒸煮、焖制、烘烤到冷却、筛选、计量、包装、成品等。根据这两个规范,罗江花生质量稳定并不断提升,保持了果型均匀、外壳洁净、籽仁洁白、咸淡适中、香脆化渣、回味悠长等特点。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德阳市罗江区(2019年县改区)实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罗江经济开发区设立“罗江花生产生园”,鼓励原分散、偏远、居于人口密集区的花生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至2021年末,入驻已达4家。先期入驻罗江花生产业园区的德阳市罗江老灶煮食品厂,建立了新的花生加工自动生产线。花生浸泡后,自上机清洗—煮—烘—成品—选果—称重—抽真空—包装等全自动化。

2019年1月,罗江花生制作技艺,被列入罗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6月,德阳市罗江区花生协会召集花生加工会员单位协商,就统一使用“罗江花生”品牌及包装达成一致,以提高罗江花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助力罗江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注释:①《德阳晚报》2018年9月30日第四版《德阳市2018“一带一路”川菜川剧国际文化周特别报道》

②《德阳县志》1994版第327页

③《巴蜀史志•小花生撬动大市场》2019年第三期第168页

④《罗江县志》2015年版第429页

⑤《德阳工业志•食品加工》2012年版第271页

罗江贵妃枣    凤雏村位于罗江贵妃枣核心产区,面积有200余亩,年产枣果约170吨,产值近百万元,种枣户均收入上万元,成为当地部分百姓脱贫致富的拳头产品。贵妃枣历史悠久,相传为杨贵妃藏匿于宝峰庵时所植,故名贵妃枣,至今已历1200余年。贵妃枣形椭圆、色绛红,口感爽脆、味甜如饴,为极罕见的历时千年而品质不退化的水果。旧时遗留下来的枣树为高大乔木,为方便管理与枣果采摘,如今新植枣树已被改良,培育为灌木丛。

b73420079cc24c6b83d9aae469a8035d.png

枣林一角

60d1a01bfa4d438ab8f39de8dc07031d.png

贵妃枣下笑开颜

来源:罗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3-05-17 10:10:41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