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

史料之窗

  • 百年奇缘 自贡盐与茅台酒 刘 刚 “煮海为盐,国用以蓄;凿井汲泉,蜀中所独;水火既济,实天降福;远贸黔中,近食邻牧;计引配盐,不劳案牍;裕国通商,法令以肃”(清道光《富顺县志·盐政志》),这段引言不仅彰显了四川自贡井盐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
  • 渝东长江干流青铜文化的几个问题 ——兼论渝东与川东渠江流域青铜文化的关系 段 渝 古代巴国的青铜文化,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比较系统的实物资料而一直未能获得更多的研究。近年以来川渝地区以及三峡地区考古工作的全面开展,为巴国青铜文化的研...
  • “益,古大都会也”总书记在成都这句用典背后有这些故事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如今,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
  • 三星堆服饰 古蜀农耕文化的历史映像 甄 娜 摘要:服饰是人类社会组织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三星堆古蜀服饰展现出的特点,与处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古代中原服饰有许多相似之处。三星堆服饰以及伴生的文化境界,使服饰基于其实用功能...
  • 任渊与新津天社山 庞惊涛 北宋元符三年(1100)夏,诗人黄庭坚自戎州(宜宾)谪所出发,乘舟前往青神县探望姑母。在青神姑母家短暂居住期间,黄庭坚接待了一个来自新津的少年,因欣于少年的诗才,黄庭坚不仅答应随从少年学诗,还欣然同意收少年为弟子...
  •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2期 古绵竹的去向与德阳历史发展脉络 ——从绵竹故城遗址、金土村遗址研究到德阳政区史的重构之一 刘章泽 刘天海 何普 德阳政区史研究最主要的误区之一是对古绵竹去向认识不清,认为或移治或并入或改名晋熙,汉隋绵...
  • 王子今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4日 14版) 图1 统一的秦王朝在北河与岭南两个方向的经营,进一步提升了其统一的历史意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
  • 史金波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4日 14版) 西夏文刻本《论语》资料图片 西夏文木活字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资料图片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译经图》资料图片 西夏文是宋辽夏金时期西夏王朝创制的文字,记录西夏统治民族党项族的语言。西...
  • 那些隐于闹市的诸葛遗迹 刘孝昌 诸葛亮治理下的成都,“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丰功伟绩烙在蜀地人民心中。有关诸葛亮的传说和遗迹很多,除了武侯祠、锦里这些著名的三国文化圣地,在繁华的成都市区也有着很多三国遗迹,隐藏着丰富的孔明...
  • 古蜀、轩辕到华夏 三星堆丝绸发现的重大意义 罗晓东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的重大考古发现让世人震惊,大量精美神奇的青铜人像鸟兽、神树器物、纵目面具,以及金面具、金杖、象牙、玉器、海贝等等,让专家和大众都惊叹不已。尤其是202...
首页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尾页 共3133条信息/共314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