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地情

北川是羌族聚居地。现存最早的县志,由时任县令姜炳璋主持编纂、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刻印成书的《石泉县志》中详细记载县境少数民族的渊源、分布、习俗等情况。 198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自1988年1月起北川按少数民族县待遇”,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2003年7月6日,国务院国函〔2003〕75号批准建立北川羌族自治县,同年10月25日(农历十月初一,羌年)举行隆重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庆典。2022年,全县有羌族人口8.5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三分之一,全国羌族总人口的30%。

羌年  “羌年”也叫“羌历年”(农历十月初一),羌语叫“日美吉”,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最为隆重的节日。北川羌年的大型活动有感恩、祈福和吉庆的程序。整个活动仪式由“释比”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在释比的引领下,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举行庄严的祭祀仪式,杀羊祭神。然后,村民们在释比的带领下,跳羊皮鼓舞和沙朗舞。释比吟唱羌族的传统史诗,人们则唱歌、喝酒,尽情欢乐。羌年之夜,每个家庭的一家之主会主持祭拜仪式,献祭品和贡品,还愿敬祭天神、山神和寨神。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羌年是羌族众多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羌年的庆典包含羌族民风民俗、宗教、舞蹈等多种文化,为研究羌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提供科学的依据。2008年,北川羌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转山会  转山会是羌人延续几千年的盛大民俗文化活动,于每年夏季举行。转山会又称祭山会、塔子会或者碉堡会,是羌民族祭祀天神、山神、羊神,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地方太平、森林茂盛的大典。祭祀期间,已婚妇女不参加,参加祭祀者均带上酒、肉、馍赴会。会首由当地住户轮流担任。届时,会首备一只白公羊、一只红公鸡、一坛咂酒、三斤猪肉、一斗青稞、十三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矩摆好,由端公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丰年,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配给各户,称“散分子”。最后全体参加祭祀者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

大禹祭祀 大禹祭祀风俗始于唐代,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大禹生辰,全县羌族同胞汇集在禹里,身着节日盛装在羌族释比的带领下,抬着祭祀用品,与来自县内各地的民俗表演队在广莲寺大禹塑像前,行帝王祭祀社稷时的太牢之礼,地方行政长官率民众献祭品、上香、鸣炮、行礼并宣读祭文,最后举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体娱乐活动。2009年,北川大禹祭祀习俗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名录》。2011年,禹的传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大禹诞辰周年祭祀改为政府公祭,至2022年已连续举办四年。

d98f6962679e4cbab371760d076cdff9.JPG

第一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2019(己亥)年大禹诞辰祭祀典礼在北川举行

来源:北川县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3-05-23 17:05:22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