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政服务>资政参阅>详细内容

宜宾市兴文县红军岩红军小学推进红色文化校园建设
——传承红色基因 托起明天的太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9-04 11:22:19 浏览次数:1296 【字体:

编者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宜宾市兴文县红军岩红军小学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办学宗旨,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办学目标,在建设红色文化示范校园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宜宾市兴文县红军岩红军小学,前身为“石海镇红鱼学校”。2010年,兴文县委、县政府在成功申报四川省革命老区县的同时,积极以该校地处兴文革命老区腹心地带,位于革命历史上发生过红军战士为救苗族群众而舍身跳崖的“红军岩的故事”发生地且学校一贯重视革命传统教育之优势,向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申报创建红军小学。2011年,石海镇红鱼学校在全国上千所创建学校中脱颖而出,被命名为“宜宾兴文红军岩红军小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百所红军小学之一,宜宾市唯一一所红军小学。

一、主要做法

红军岩红军小学,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为主线,以红军长征精神为灵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红星闪闪放光彩”为办学理念,以“看红星闪闪,做闪闪红星”为校训,从四条路径培育“新时代闪闪红星”。

(一)着力营造红色校园,实现润物无声。一是全面打造红色校园环境。校园内的活动广场、教学楼、教室、食堂、宿舍、走廊、楼梯以及围墙等所有的建筑物,均以红色主题词进行命名,充分展示红军长征精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革命老区的红色情怀以及对青少年儿童的红色希望。二是全面营造红色校园文化。校园一室一物、一花一草、一标识一旗帜,均巧妙、有机地融入红色主题,班集体均以革命英雄人物的名字命名,从校旗、校徽、校训到班旗、班徽、班级口号以及教室内的布置等全方位打造红色班集体文化。三是全面展现红色精神面貌。始终保持昂扬的精气神。全校师生统一着装迷彩军服,系红领巾;所有集会活动都严格站军姿、走正步、敬军礼;所有文娱集会活动均含红色文化内容,讲地方红色故事,唱自创红色歌曲,演自编红色舞蹈。

(二)着力建设红色课堂,实现知之信之笃之。一是开发红色文化教育课程。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每学期红色文化课程不少于5节,做到有课时、有教案、有主题,特别在思品、历史、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中有机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二是编写红色文化校本教材。县委宣传部、县委党史研究室、县教体文广局和学校共同组织编纂《红军岩的故事》《孤胆英雄金燧》《石海忠魂》等校本教材,加强红色课堂教学研究,提高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宣讲。聘请全国道德模范、雷锋生前战友、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国辅及县党史地情宣讲团专家、县人武部官兵分别作为学校名誉校长和校外红色教育辅导员,定期到学校进行红色专题讲座,以红色精品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着力丰富红色活动,实现寓教于乐。一是开展学校乡村少年宫社团红色文艺活动。主持人社团大力培养校园红色文化解说员;体育社团开辟军事项目比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音乐社团着力打造红色经典剧目,组建“小红星鼓号队”,自编自导自演音乐剧、舞台剧、快板剧;书画社团开展红色题材书画作品创作;阅读社团打造红色书屋,定期开展红色经典诵读和亲子阅读活动,交流读书心得,评选“最佳亲子搭档”。二是开展红色文艺展演活动。每年12月7日校庆都要开展唱红歌、韵律操展演、团体操展演、国学经典诵读。每学期文科和艺体教研组坚持举办一场红色主题演讲比赛或讲故事比赛。三是开展红色主题班(团、队)会活动。组织学生观看《走进革命老区苗乡兴文》等红色经典影视并要求写观后感。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在国旗和红军小学校旗下唱《红军小学之歌》,进行红色主题演讲。

(四)着力开展红色实践,实现外化于行。坚持开展“弘扬红军精神,我们在行动”系列研学旅行。一是旅游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石海景区当“小红星”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服务,当好兴文旅游形象代言人。二是社区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生态环保活动,争当“环保小卫士”,进行生态环保宣传。三是红色研学旅行。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参观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纪念馆、城乡校际交流、夏令营体验、祭扫红军烈士墓活动。四是孝亲敬老活动。学校团支部、少先队利用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年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争当“小雷锋”。五是旅游扶贫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红旅节”“红粮节”“红橘节”,在开幕式上演出红色主题节目,宣扬以红军长征精神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主要成效

七年耕耘,红星闪闪。红军岩红军小学似一颗红星闪耀在兴文大地,红军长征精神在一批又一批师生中传承和发扬。一是先后有45名学生被评为市、县、镇“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团员”“美德少年”;4名学生分别被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优秀少先队员”“全国红军小学优秀学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二是学生红色文艺节目和作品在国家、县8次获奖,尤其是2012年由教师编导、学生表演的音乐剧《红军岩》被选送进京,为十八大胜利召开献礼,荣获全国红办“共筑中国梦”汇报演出创作、编导、音乐、表演、服装“金奖”;全国红军小学宣传队《共筑中国梦,我们是党的好孩子》向党中央及首都人民汇报演出,获“最佳表演奖”“最佳原创奖”。三是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优秀教师”;2015年学校校长被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优秀校长”;学校团支书、少先队辅导员累计15人次获得省、市、县级表彰。四是学校14次获得县政府教育质量和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奖;累计8次被市、县评为“先进单位”“优秀少先队集体”“优秀团支部”;2012年学校被授予“兴文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17年成为“兴文县党史宣传教育示范点”和“党员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2018年升格为“宜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宾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地”“宜宾市史志宣传教育示范点”以及“全国生本基地学校”。

三、主要经验

兴文县红军岩红军小学依托红军文化,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办学实践,对新时代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红色文化是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建设资源。红色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红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红色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传承和发扬革命理想、集体主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群众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一种群体文化。构建红色校园文化,其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学生通过学习,坚定地树立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宏伟理想,努力做一个积极进取、志向远大的优秀学生。它代表着学校的一种软实力,是学校优良传统的传承和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师生精神面貌的整体反映。它对师生的行为导向,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巨大作用。

(二)学校红色文化的建设要坚持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的办学格局。红军岩红军小学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办、学校主持、家庭支持、社会关心“五位一体”办学格局的具体呈现。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各项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均得到家长和社会各行各业鼎力支持。近年来,兴文县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相继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党史七进”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正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倡导和支持,红军小学的革命传统教育才得以蓬勃开展并得到宣传和推广,从而促使兴文苗乡蔚然形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军精神、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新风尚。

(三)体验式实践是学校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开展红色教育,特别要避免假大空式说教,除了用当地红色文化土壤中丰富多彩的史实人物及故事感化影响师生世界观外,更要联系实际,将红色文化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通过体验式实践活动将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在师生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建立“星级”考核评价体系,用以验证师生的信仰、理想和品性,通过红色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点滴言行,验证红色基因是否真正融入师生的血液和灵魂。

(四)红色文化强大的正能量为师生的精神滋养注入了强劲动力。红色文化资源为丰厚中小学校先进的文化提供了精神养分。兴文县红军岩红军小学在“红星闪闪放光彩”办学理念和“看红星闪闪,做闪闪红星”校训引领下,开展“弘扬红军精神,我们在行动”系列活动,特别是“重走长征路”、参观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纪念馆、城乡校际交流、夏令营体验、祭扫红军烈士墓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挖掘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拓展了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实实在在的红军文化渗透,强化了师生抵制各种消极思潮侵蚀的精神力量,帮助师生进一步明辨美丑善恶,分清是非荣辱,注入正能量,对培育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为师生的精神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四、推广红军岩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的对策思考

(一)高度重视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工作。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教育督导综合评估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各级各类学校主要负责人,要自觉把“传承红色基因”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做到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思想渗透于学校办学宗旨、目标、理念等各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植根于全校师生心灵深处。

(二)营造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党史、宣传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坚决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作斗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把红色文化作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结合自身校园文化特色,有机融入红色文化建设,如在校园内展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名言警句、英烈及革命烈士肖像、革命场景画面、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等方面内容,营造浓厚的红色校园氛围。

(三)加强红色文化课堂建设。学校要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教学工作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红色文化课进入每学期课程表,做到有课时、有教案、有主题,特别要在思品、历史、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中有机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每学期班、团、队会安排红色文化专题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与党史、地方志部门加强协作,深度挖掘当地红色历史资源,大力搜集整理当地红色历史资料,组织专人开发编写红色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研究,努力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丰富学校红色文化活动。牢牢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如“红色经典”读书活动,“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红色文艺”创作展览等,“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净化和陶冶学生的红色情操,潜移默化增强红色文化自信。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军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磨练学生坚强意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让学生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成才;“五·四”和“一二·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六·一”开展以“红领巾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教育,让学生牢记历史使命,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报效祖国;“七·一”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使学生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党的宗旨。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到纪念馆、历史博物馆、革命旧居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重温入党(团、队)誓词、清明祭扫、成人宣誓等活动,传承革命精神,促进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感恩奋进意识。

(五)创建“传承红色基因”示范校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科学方法,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点上突破,面上推开。要结合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本着务实有效、相对规范的原则,提出示范学校的创建标准和要求,大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要按总体规划、系统部署、逐年安排、逐步推广的办法,积极实施创建活动。要积极开展示范点考核命名工作,建立“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学校名录库,实施动态管理,取得预期成效的创建学校,经考核命名为示范点予以授牌,并对示范点在资金投入、师资建设、评优表彰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

(六)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作用,促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使用管理,为广大农村未成年人打造培养兴趣爱好、拓展能力素质、陶冶道德情操的课外乐园。一是要成为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开展红色经典、传统经典诵读,引导学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思想品质。二是要成为农村未成年人的文体活动平台。各种课外活动项目要富有情趣,怡情益智,尊重孩子们的愿望,适应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需要。三是要成为农村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在“乡村学校少年宫”践行应知应会,开展社会调查、礼仪普及、安全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使他们在直接体验中感受快乐,在亲身实践中提高能力。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