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政服务>资政参阅>详细内容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1-08 10:18:41 浏览次数:2218 【字体:

卢作孚(1893.4—1952.2),四川省合川县(今重庆市合川区)人,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

5037085f65d54a1fbf5a2488647df87e.jpg

卢作孚先生因成功创建民生公司、大力发展交通业而被毛泽东称赞为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为实现其“实业救国”抱负,卢作孚一生做过三个试验,即设立成都通俗教育馆、开展北碚乡村建设和创办民生公司。在乡村建设中,他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并实践“现代化”“都市化”思想的人。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最早见于1925年在其家乡合川写成的《两市村之建设》一文。为系统阐述合川以及嘉陵江三峡地区开展乡村建设实验构想,卢作孚对两地社会经济状况、资源状况和自然条件,特别是乡村状况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调查研究。后来,卢作孚在《乡村建设》一文中 ,对乡村建设作了更为系统具体的阐述。他认为,乡村建设应分为经济、文化、治安、游览四个方面。就经济方面而言,包括矿业、农业、工业、商业、金融;文化方面,包括研究、教育;治安方面,包括军事和警察。同时,他还提出乡村现代化的目标。

卢作孚不仅提出乡村建设的理论构想,而且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实践。其乡村建设实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建设,以民生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因地制宜,在北碚大力发展煤炭、纺织、石灰、水泥、造纸产业,如成立天府煤矿公司,创办三峡染织厂,组建大明纺织印染厂,建造合川水电厂,并建立北碚农村银行,流通农村金融。使村民皆有职业,经济发展,生活富足。二是教育科学,拆除庙宇,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修建博物馆、图书馆,如北碚民众图书馆、民生公司图书馆,并通过兴办民众夜课学校、船夫学校、力夫学校、妇女学校、期场学校和办报刊(如《嘉陵江日报》《北碚月刊》《农民周刊》)以及建立西部研究院等方式,大力普及基础实用教育,弘扬现代科学与文化。三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交通通讯、医疗卫生、文教体育设施,如开通合川——北碚——重庆嘉陵江航线,修筑北川铁路;修建北温泉公园、北碚公园、缙云山黛湖公园和北碚街心花园;架设乡村电话线路;修建地方医院,引进现代化医疗设施;建造体育场馆等。四是农业,设置气象台,建立农事试验场和苗圃,修建公共水利设施,改良副业,加强技术指导,改良农作物品种。此外,卢作孚还通过报刊实现政务公开,并由民众选举成立北碚市民代表大会,培养民众的自治意识与民主精神。

1927年,卢作孚开始着手以北碚为中心的乡村建设实验。短短几年间,北碚就从一个盗匪出没、混乱无序、落后贫困的乡村,变成了一个当时举世瞩目的初具现代化基础的模范城镇,为北碚后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