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2025-02-09 【春节特辑】春节最能讲好中国故事春节最能讲好中国故事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 嘉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国最隆重、历史最悠久、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集中华民族传统礼俗与文化理念之大成。 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简...
-
2025-02-08 【春节特辑】那年在开江过春节‖芦长福那年在开江过春节 芦长福 我是北方人,但同时我又是四川的女婿,妻子是四川开江县人。记得有一年,我和妻子到被誉为“川东小平原”的开江过春节。 开江县城风光(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提起过春节,我不禁想起了儿时在北方过春节的民间...
-
2025-02-08 【春节特辑】那些年的过年(外一首)‖石伦富那些年的过年 (外一首) 石伦富 那些年的过年 吃的是米和盐 穿的是青和蓝 那些年的过年 缝一件新衣服 大人小孩都笑开颜 那些年的过年 桌子上放一碗腊肉 一碗芹菜炒米豆腐 红萝卜也咪咪甜 那些年的过年 除夕守岁到零点 一块两块五角也发压岁钱...
-
2025-02-08 【春节特辑】绿水河畔的年味‖吴启富绿水河畔的年味 吴启富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想吃肉,老汉儿没得钱。”这首民歌,是我对春节最深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仪陇县农村,三面环水,位于天星寨魏家山脚下,清澈的绿水河像一条银白色丝带,从村里蜿蜒穿过。 “你是哪里的人...
-
2025-02-08 【春节特辑】过年‖汪一洲过年 汪一洲 为什么总要过年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 飞的飞,跑的跑,拼命地往家赶 风雨兼程不说 行囊满满翘盼 返土的不全是竹林前的一片江湖 投过来的不光是亲人望穿的秋水 辛苦一年了 人们梦着的就是这个独特的 传统节日 精神...
-
2025-02-07 【春节特辑】过年的记忆‖周玖前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玖前 供稿: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
2025-02-07 【诗词】咏春(组诗)‖李华咏春(组诗) 李 华 乍暖还寒袭四方,碧纱凝鬓染眉凉。 近看檐挂巢泥干,浅嗅风携花蕊香。 蒙岳新茶来一苒,羌江老鹭未双翔。 雪融犹尽红梅绽,垂柳迎春梢绿扬。 白雪却嫌春色晚 年初寒倒又登场,弥漫氤氲心透凉。 白雪却嫌春色晚,昨儿偷摸上山岗。...
-
2025-02-07 【春节特辑】新年随想‖王方利新年随想 王方利 一 阅读新年的笑容 小桥弯成了眉 下有鱼悠游 上有鸟欢鸣 我送春来春去 二 异乡明亮着窗花 不乱游子的梦境 纵目望远 故乡洒落天涯 共一面天空 我悟心起心落 三 我用春风垂钓迷茫 在火种上烤上乡愁 比欢乐更富有 漫游的心寻找...
-
2025-02-07 【春节特辑】父母的年‖廖林父母的年 廖 林 今年春节前,祝福语中“多喜乐,长安宁”这两个词组几乎爆屏,多次出现在微信中。这一条最接地气的肺腑之言,无疑似一股暖流,直通人的内心深处。 可惜,微信的受众里没有我的父母,他们没有智能手机,收看不到那样文绉绉的问候。但...
-
2025-02-07 【春节特辑】归途中的温暖与牵绊‖邓学龙归途中的温暖与牵绊 邓学龙 家是什么,有人说,家是清晨厨房的热粥,家是黄昏湖边的搀扶,家是一件雨衣,风里是它,雨里也是它。也有人说,家是倦鸟归来的巢,是避风遮雨的港湾,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是我们永...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