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眉山古桥:丹棱铁拐李脚踩安桥
眉山古桥
丹棱铁拐李脚踩安桥
位于丹棱县仁美镇高河村境北的安桥,横跨安溪河。安桥始建为石梁桥,桥头原竖有建桥碑,因年代久远文字磨灭,创建时间无考。桥为当地安姓人氏所建,故名“安桥”。又因桥面低矮而常被水淹,故又名“淹桥”。还因受洪水冲刷桥基变形而引起部分桥墩发生位移导致桥面呈现几个拐弯,故又名“拐子桥”。
安桥,旧为石梁平桥,9墩10跨,桥高215尺。桥墩用条石砌成。桥面由3根桥梁石并排而成。桥梁石每根长1.2丈,宽1.2尺,厚1.0尺。而安桥的最大特点是有几个拐角:从左到右,第1、2个桥墩保持原状,第3、4个桥墩往上游移动,第5、6个桥墩向下游移动,第7个桥墩向上游移动,第8、9个桥墩又保持原状。这9墩经此移动变形后,10跨桥面就形成4个“之”字拐,并且两两呈一直线。
传说很久以前,安溪河南岸居住着安姓大族。随着生产发展,部分安姓人家搬迁到安溪河北岸居住,而十几丈宽的安溪河却成了两岸交往的一道障碍。于是,人们就去山上开采砂岩石开凿成长3尺、宽厚各一尺的石条,抬下山来埋竖在河中,每隔2尺远竖1根。人们空手或负重物过河时,脚踩这些石礅前行。由于是跳跃式过河,人们便把这种过河的设施形象地叫做“跳礅子”。久而久之,这跳礅子就成了安溪河两岸远近一二十里的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
话说安溪河南岸家财万贯的安员外,小女儿出嫁到安溪河北岸的李姓人家。这年夏天,小女儿身背胖儿子回娘家探望父母。过跳礅子时,翻滚着波浪的河水把跳礅子淹没来只现出一两寸高。小女儿跳行至河中央时,由于心慌意乱,脚下一滑,迭入安溪河急流中。幸亏下游有几个人正在捕鱼,母子俩得以被人救起。经此一遭,一生行善的安员外决意出资在这里修建一座石桥。
经过两年筹划和建设,安桥建成了。按当地风俗:桥梁落成时,由出资建桥者主持竣工仪式。先是杀猪宰羊,于桥头焚香燃烛,并以酒祭祀土地神和河神。然后,主持人引导里中绅士、耆老各一人挽臂桥上行,而建桥的工匠头则以雄鸡血酒洒桥面,并口唱祝词作为前导由南向北走完全桥,之后才是众人上桥体会过河的方便。此俗谓“开桥”,又称“踩桥”。于时,两岸观者如云,比肩继踵,尽皆哗然欢喜。最后,主持者举办筵席,宴请邻里、宾朋和工匠等。
却说这天,“八仙”之张果老和铁拐李信马由缰巡游至此,见两岸人山人海好不热闹,禁不住也挤进人丛中看热闹。只见安员外正在南岸桥头焚香燃烛祭祀土地神和河神,两岸人们正在等待着观看“踩桥”仪式的到来。善于恶作剧的铁拐李掐指一算安员外的功德还没有做够,即使是修桥积阴功这一善举也还多少有一些个人杂念,于是便来了一个馊主意:“你看我给他踩垮两洞,要他再破费点银子来修复。”张果老说:“人家安员外为造福百姓,用自己的积蓄修了这座桥也很不容易了,你铁拐李就不要使坏了。”话还没有说完,叫化子打扮的铁拐李已挤出人群,手拄一根打狗棍,一拐一拐地走上桥来。
张果老知道,铁拐李上了桥一经作法后,脚下足有万钧之力,这桥是禁不住他踩的,便急忙高呼:“大家快看!那个跛子在踩桥了,快把他拉回来!”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桥两头分别有几个彪形大汉冲上桥面去抓这个跛子。铁拐李还没有来得及运用他的法力把桥踩垮,眼看就要被凡间人捉着,只得在桥上跳跃前行几步便跳下冰冷的河水中消失了。待人们回过神来,安桥已经成了“之”字拐了。
人群中恰好有位云游到此的得道高僧目睹了刚才这一幕,不由得说了一句:“铁拐李踩过的桥,连龙王爷发大水都不敢把它冲垮了!”从此以后,安桥就又名“拐子桥”了。
说来也怪,尽管桥面拐了几个弯,并且有些地方是上游高下游低,有些地方又是下游高上游低,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安桥却始终稳如泰山般地服务于来往行人。直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桥墩和桥面才发生了重大破坏。2009年有关部门拆除旧桥,投资60万元重建为钢筋混凝土板桥。新建安桥于2011年通车,桥面高度与两岸公路齐平,桥长35米,桥面宽度4米,5跨。
如今,安桥已成为连接安溪河两岸的交通要道,运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各种车辆往来其上。右岸有一棵2011年1月挂牌的“省重点保护”大榕树,苍老的树干和形如伞盖的树荫,向路人诉说着安桥的今昔。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