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熊猫小姐”走了……她拍下的上千张国宝照片依旧治愈着我们
“熊猫小姐”走了
她拍下的上千张国宝照片依旧治愈着我们
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陈燮 江宏景
2024年10月13日
91岁的“熊猫小姐”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2024年6月19日,金勖琪在病榻上为熊猫社区pandaful留言(刘超 摄)
金勖琪
新华社第一代熊猫摄影师
40多年前,她身挎相机
开始与熊猫亲密接触
公开发表了一千多张熊猫照片
把熊猫介绍给全球的读者
被国内外的朋友亲切地称为
“熊猫小姐”
金勖琪19岁的肖像(四川省女摄影家协会 提供)
2018年11月27日,金勖琪在四川成都的家中翻看印有她拍摄的照片的画册(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2023年12月28日,以致敬四川摄影前辈为主题的《“时代缩影·那时花开”——金勖琪、乔琪丽、白山杉摄影作品回顾展》上,金勖琪在观看展览(四川省女摄影家协会 提供)
几十年来
她用镜头定格下的国宝影像
温暖和治愈着
全世界热爱熊猫、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的人们
1980年,饲养员给即将送往德国的大熊猫“宝宝”喂牛奶。
1980年,大熊猫“宝宝”啃起甘蔗来,津津有味。
1980年,成都动物园里这只馋嘴的大熊猫正在向饲养员要东西吃。
1980年,大熊猫“美美”和它33天的幼仔“蓉生”在舒适地甜睡着。
1981年,饲养员在给大熊猫“蓉生”喂牛奶。
1986年,出生20天的大熊猫“都都”在母亲“美美”的怀抱里。
1985年,大熊猫“全全”自己走上磅秤秤起体重来了。
1952年
金勖琪进入四川大学中文系学习
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四川分社工作
她深入川西的高山密林
记录和报道大熊猫的
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生育繁殖
以及人们对它的保护和研究
夹金山下海拔2800多米处箭竹丛生,是大熊猫经常出没的地方。
1979年11月11日,在四川省平武县海拔2000多米的木皮公社阴坪大队,一只雄性大熊猫正被运下山来。它是因冬天山上雪大,吃的东西少,跑来偷吃东西而被捉住的。
1980年,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只大熊猫爬到树上玩耍。
1985年,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正在吃新鲜的箭竹。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四川境内箭竹大面积开花枯萎
大熊猫面临食物短缺
生存受到威胁
金勖琪用镜头记录下
人们合力营救大熊猫的珍贵影像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洪石河大箭竹开的花穗。
“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左)和时任“五一棚”(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负责人王鹏彦(右)一起分析大熊猫的粪团,寻找它们的活动踪迹,以准确地投放补充饲料。
这只大熊猫幼仔,1984年4月26日被救回时,只有11.7斤,到5月13日,已长到20斤重。
原四川省平武县林业局助理工程师钟肇敏
自1965年起
一直从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和大熊猫的保护研究工作
金勖琪1984年拍摄的一组照片里
钟肇敏和家人
给坐在竹筐里的
野生大熊猫幼崽“龙龙”喂食
竹筐里的“龙龙”憨态可掬
一家人围在筐子边
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1984年,钟肇敏(左)和他的家人给坐在竹筐里的野生大熊猫幼崽“龙龙”喂食。
1984年,钟肇敏的妻子陈锡华(右一)在喂“龙龙”吃牛奶玉米粉粥。
1980年
金勖琪在密林里
邂逅了一只野生大熊猫
“这只熊猫喝水时,在平静的水面
它看见自己的影子
以为还有一只熊猫在跟它抢着喝
于是也拼命地喝水
喝到肚子胀的动不了
当时也没有攻击能力了。”
金勖琪说
她拨开面前的树枝
用镜头定格了这可爱又珍贵的一幕
大熊猫嗜水,有时水喝得太多而“醉”倒。这只“醉水”的大熊猫,肚皮涨得像只鼓。
2007年
退休后的她仍心系大熊猫
自费把自己多年拍摄的
大熊猫的特殊经历和照片
精心梳理后
出版了一本画册
用可爱的大熊猫影像
唤起人们心中对“国宝”的
爱怜和关怀
2018年11月27日,金勖琪在四川成都的家中翻看印有她拍摄的照片的画册(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2018年11月27日,金勖琪在四川成都的家中(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2016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
从濒危物种调整到易危物种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我国大熊猫的保护工作成为
濒危物种全球保护的典范
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
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
增长到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时的
近1900只。
“大熊猫是中国的,
也是全世界人民的。”
金勖琪说
金勖琪捧着自己的摄影作品集《心系大熊猫》合影(2023年12月摄,四川省女摄影家协会 提供)
谢谢您!
您的家人说
“您的骨灰将回归大自然
沿着当年密林巧遇醉熊猫的踪迹
长眠那片宁静的青山翠谷”
“熊猫小姐”
您一路走好!
来源:新华网
采写: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陈燮 江宏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