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四川客家概述‖陈世松

来源:《四川客家志》 发布时间:2024-10-19 16:40:37 浏览次数:481 【字体:

蜀客调查

——川渝长江流域的客家移民分布

陈世松

一、长江上游流域(四川段)

长江流域是四川客家人的重要分布区。本节所指的长江,主要是指从宜宾开始,一直到重庆巫山的长江段,即俗称的“川江”。清代康熙末年开始,就有大量的客家移民沿江迁徙,形成了长江沿线的客家分布带。另外,一些客家移民还沿着长江以南的支流,深入到盆地边缘的山区。

在宜宾市,从城区以东到泸州纳溪区的长江沿岸,是客家人分布集中之所。沿江的各个坝区聚集了不少客家移民。从宜宾城区沿江往下,南岸坝、蒋家坝、瞌睡坝、李庄坝、天堂坝、罗龙坝、龙君坝、芦亭坝、瀛洲阁、阳春坝等坝区,多有客家移民在此落业。在李庄坝,清乾隆年间有大量广东、福建客家人迁入,至今客家人约占全镇人口的三分之一,大姓有罗、林、戴、钟、黄、陈、谢、颜、刘等。在罗龙坝、龙君坝和瀛洲阁,当地民谚有“广东人怕干,湖广人怕淹”之说。清代中叶,先后有谢、蓝、许、万、陈、张、曾、萧、戴、罗、余、温等客家氏族迁居于此,在坝上发展蔗糖和烟草业。还有不少客家人因经商而迁入城镇。如南溪城内的大族曾、包、陈、萧、张、王多从闽、粤迁来。在江安县,客家人主要分布于沿江的井口、怡乐、木头灏一带。在江安县北部的四面山、水清等镇,湖南移民的占比较高,和沿江的客家分布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宜宾市以南的深丘和山区,大量客家人经长江各支流迁入并散布其中。长江支流南广河,在清代是“滇铜入京”的重要运道,两岸场镇经济繁荣。沿河的文江、庆符、趱滩、嘉乐、孝儿、沐滩、腾达等渡口乡镇,雍、乾年间,陆续有隆昌、荣昌、内江、资中、富顺等地的客家人或商或农,迁徙而来,大姓有张、古、黄、李、陈、赖、江、廖、万、郑、朱等。另外,一部分客家人又沿着南广河支流宋江河和巡司河,继续深入川滇边境。在宋江河畔的罗场和筠连县城周边,有一批福建和广东客家移民聚居于此(注:筠连县吴氏祖籍福建永定,经商落业,在清代极盛,建有“公正号”、“世林号”、“广福号”、“丰盛号”四大商号,被地方人士誉为“吴半城”);在巡司河畔的巡司、武德等乡镇,也有不少清代中叶从荣昌、隆昌迁入的客家人。大姓有钟、罗、刘、陈、赖等。

在长宁县,客家移民主要沿长宁河分布,沿河的下场、古河、开佛、长宁镇(安宁桥)、竹海、双河都是客家人集中分布的地区。长宁镇和双河镇周边,客家人分布最为集中,大姓有吴、贺、王、黄、张、蓝、廖等。在竹海镇的山区,清乾隆时便有来自粤东和闽西的客家人迁入,在此开发林业。

在江安县,县南的留耕、大妙、底蓬、红桥到五矿一线的山区,散布着数量众多的客家人。当地客家人多是清乾隆年间因贸易或拓荒,从隆昌、荣昌、富顺一带迁来。大姓有王、邓、赖、曾、陈、钟、罗、李、萧等。

在兴文县,共乐、僰王山、晏阳、太平、莲花、古宋一带,多有客家人集中分布。民国《兴文县志》卷23《种族》云:“(该县)汉族多自赣、鄂、闽、粤来侨居边地······考其时间,大都明清之交也。”该地的客家人大部分系清代乾隆时从荣昌、隆昌一带迁入,置业于山谷间的坝地。另有部分客家人,尤其是福建和江西客家人,多迁入城镇,以商业为生,当地客家大姓有钟、卢、刘、陈、李、彭、周、张、赖、罗、蓝等。在县南的大坝一带,乾隆以后也有客家人迁入,主要有钟、詹、蓝等姓。此外,县西南的石海、仙峰有零星的客家人分布。兴文县北部的客家人和江安五矿、红桥,叙永马岭、天池一带的客家人关系密切,同属于一个完整的客家集中区。

在泸州市,沿长江一带的乡镇聚集了不少客家人。在纳溪区,临江的大渡口(原属江安县)、城区、新乐和棉花坡,客家人与湖广人杂居。从新乐沿永宁河上溯,沿河的天仙、渠坝、护国、上马等乡镇是本区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区域。当地客家人大都是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迁来。在护国镇(旧名叙蓬溪)附近,有不少广东客家移民分布于此,陈、钟、缪是当地客家大姓。此外,还有大量的客家移民在清初沿着永宁河支流丰乐河、白节河进入到纳溪的东部山区。周、邹、王、陈、巫、凌、袁等是当地的客家大姓。纳溪区的客家人,以广东客家移民为多,福建和江西籍较少。

叙永县位居长江支流永宁河上游,据民国《叙永县志》卷2《礼俗》云:“(该县)土著者少,寄籍者多,而以鄂省人为最。”客家人在该县数量有限,大部分聚集于永宁河沿岸的江门、马岭、兴隆、落卜、两河等地。叙永县的客家人,大都自清乾隆时迁入本地,一些是从荣昌、隆昌转迁而来,有陈、张、黄、刘、李、赖、钟、魏等大姓。境内客家人以广东客家移民居多,福建和江西客家移民偏少。在落卜一带,有福建和江西客家移民分布。

与叙永县毗邻的古蔺县,客家人分布较为分散,土著和军屯移民比例较高。客家人多散居于县城及东部部分场镇周边,如永乐镇、太平镇、二郎镇等。当地客家人多为清康熙至乾隆年间,由荣、隆和邻近地区迁徙而来,主要为广东客家人,在部分乡镇有福建和江西客家移民,但为数较少。

在泸州城区周边皆有客家人散居,主要分布于沿江的蓝田坝、罗汉、泰安、黄舣等地。在合江县,沿江各乡镇都有客家人分布,其中以白沙、玉皇观(属大桥管辖)、县城周边较为集中。另外,赤水河沿岸各乡镇,也有不少客家人迁入定居,其中以车辋、先市、九支一带较为集中。赤水河是客家移民入川的重要水道,清康熙末年以来,便有大量客家人定居于沿河两岸。清雍正以后,“仁岸”盐业的兴盛和“铜铅京运”通道的疏通,推动了赤水河流域经济的发展,不少客家人或农或商,散居于赤水沿河的各个乡场。咸、同时期,更有不少成都平原和岷、沱流域的客家人溯赤水河而上,深入贵州,在黔中落业生根。

二、长江上游流域(重庆段)

重庆境内的长江沿岸,从清初起,就有大量客家移民迁入。在永川区,长江从泸州合江流入本区。清代,因永川位于连接黔蜀的干道上,故有不少客家移民在此定居。城郊和区东的陈食、大安,以及区西的红炉等乡镇,因和成渝东大路邻近,故集中了不少的客家人。区南靠近泸州的吉安、五间等乡镇也有客家人分布。在长江边的朱沱镇,因为是水陆要道,清代有不少闽粤客家移民迁居于此。陈、谢、朱、钟、黄、蔡、赖、巫、邹、具等是区内的客家大姓。

在江津区,綦河和笋溪河在此汇入长江,在清初,綦江河和笋溪河便是客家移民由黔入川的主要孔道,故区内客家人以沿河分布为主。在江津西部,油溪镇和龙华镇周边的客家人较为集中,并向周边的朱杨、石门、白沙、吴滩等乡镇扩散。在江津的北部,北至德感坝、东至珞璜镇、西至龙门和刁家镇、南至李市镇的区域内,包含几江街道、鼎山街道、慈云、先锋、贾嗣、西湖和杜市等乡镇,是区内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区域。与区城一江之隔的德感坝,是区内福建、江西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大姓有陈、刘、李、吴、谢等。鹤山坪及其周边,也有大量广东和福建客家移民,大姓有陈、邹、古、刘、谢、周等姓。先锋镇场镇周围,也有大量福建客家移民分布,大姓有王、钟、吴、阙、江等。在龙门镇、刁家镇、慈云镇、李市镇和夹滩镇一带,清初迁入的客家人和土著混杂而居,人口比例可达到1:3,大姓有周、万、陈、古、戴、刘、魏等。在綦江河岸的仁沱场和真武场,清初有戴、翁、吴、钟、郑、马等客家移民迁来定居。江津南部的蔡家、中山、广兴等乡镇,也有少数客家人分布。江津区的客家人以广东客家和福建客家移民为主,江西客家人次之。吴、陈、钟、江、王、阙、谢、朱是当地福建客家移民大姓,刘、李、黄是江西客家移民大姓。

在綦江区,长江支流綦江河是川黔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清代川盐运黔的主要口岸。清康熙末年,大量的客家移民沿着綦江河北上入川。本区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綦江河两岸的古南、三江、篆塘、东溪、赶水和安稳等乡镇,大姓有龚、伍、吴、王、刘、张等。

重庆城区以下沿江的各个县市,因为地近湖广,故湖广移民较多,客家移民较少。在垫江县和长寿县,客家人主要分布在西北与邻水县接壤的明月山脉地带,如垫江县的澄溪镇、长寿县的海棠镇,都有一定数量的广东、江西客家人分布。在梁平县,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城区周边和双桂镇一带,另外在县西北与四川邻近的地区,如虎城、碧山和袁驿等乡镇,也有少数客家移民分布。在涪陵区,城区附近的李渡街道,在清代,有福建龙岩州客家人迁入该地。丰都、忠州、万州、云阳、奉节、巫山等区县,客家移民集中分布于城镇周边。在云阳,清初有福建客家移民来此经营烟草业,故云阳的福建客家移民较多,大姓有卢、赖、甘等。在长江以北的开州、巫溪和城口,当地客家移民多于清代雍正以后迁入,以开垦山地为生。长江以南的武隆、黔江、彭山、酉阳和秀山等区县,土著和湖广移民居多,只有少量的客家移民散居于此,大部分是清代中叶从渝西地区迁来。

《四川客家志》,2023年12月第1版,新华出版社出版。

(选自《四川客家志》第二篇《人口篇》第二章《四川客家人口区域分布》)

来源:《四川客家志》

来源: 《四川客家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