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1000年了!货币网红在四川

作者:边钰 成博 来源:天府新视界 发布时间:2024-10-13 15:56:12 浏览次数: 【字体:

1000年了!货币网红在四川

边 钰 成 博

2024年国庆假期,在各种出游选择中,通过精美文物回溯历史与文化的文博游“圈粉”无数。而在一众文博展览中,10月1日在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开幕的《纪念纸币诞生千年专题展》无疑是最具含“金”量的一个:

虽没有金银展品,但包括北宋交子相关文物资料,以及金代钞版、元明清纸币、民国时期纸币、红色货币、第一至五套人民币、西方近代纸币在内的500多件珍贵实物,却切切实实让观众感受到了从古至今人们“造钱”与“花钱”的智慧。

北宋天圣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公元1024年1月12日),北宋政府在成都地区设立益州交子务,标志着早先流行于民间的“交子”,正式成为当时的国家法定货币,这比欧洲纸币早了600多年。

在人头攒动的展厅,当我们回溯时光深处,这才惊觉,一纸交子,从四川走向世界,开启了人类货币史的新纪元。世界货币体系分水岭由此开启,从金属载体走向纸质载体,金融革命奔涌向前,千年风华,历久弥新……

“交子”是四川地方俗话,也是票证、票券的概称,有“合券取钱”之意,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

为什么是四川?诞生背后,有何深刻社会缘由?

唐代,成都所在的益州地区享有“扬一益二”的美称,成为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两宋时期,成都更是百业俱兴,商业贸易也达到新高度。然而,在货币使用上,蜀人却有着不能承受之“苦”。

北宋初年,蜀地实施专行铁钱的货币制度。这意味着,宋初在四川买一匹布,要付130斤重的铁钱。“百斤钱买三丈布,五车币易十匹缎”,铁钱币值低、重量大、流通不便的痛点,让花钱变成了一件“沉重”事。

敢为天下先,一种新模式在成都应运而生——经营铁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其操作模式简单:存款人把铁钱交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券上,再交给存款人作为取钱的凭证,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即“交子”。起初,交子由民间自由发行,票面金额根据存款金额临时填写而不固定,因而有“私交子”之名。

这种民间模式,隐患重重,后因一些交子铺无法及时兑付而引发金融动荡,因此被禁止。后蜀地官员多次上书,交子才迎来新生。北宋于天圣元年(1024年)正式设置益州交子务,交子的发行权收归官府,交子迎来发展春天。

交子的诞生,还有技术的助力。“一页宋版一两金”,两宋时期,刻版印刷业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四川蜀刻本更是引领宋代风骚。这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却在历史的节点交汇,成为点燃时代的引线,为交子的诞生奠定了必需的技术基础。

“蜀民以钱重,难于转输,始制楮为券,表里印记,隐密题号,朱墨间错,私自参验,书缗钱之数,以便贸易,谓之交子。”元朝人费著的《楮币谱》,简明扼要地记述了交子的产生背景及其形态特征,让今日读者窥见金属货币向纸币过渡的历史大势。

交子博物馆(田源 摄)

交子能在巴蜀大地广泛传播,最基本的一点是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纸币的信用问题。在官办交子正式发行前的“私交子”阶段,十六家成都当地富商已经就商业票据可以彼此背书转让达成一致,这使民间发行的交子已经能在本地商业领域流通。1024年政府接管并发行官办交子后,政府的权威和准备金制度奠定了纸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地位。政府通过交子发行、兑付和更新等手段激励商业、经济活动和实现军事与政治目标,卓有成效,形成了货币政策的雏形。

与此同时,交子的兑换、担保、流通、防伪等各方面,都十分先进。其中,各种防伪举措的建立,也让我们看到古人在纸币发行中的审慎。比如,北宋政府采用从不同植物和纤维中提取的特殊颜色,防止伪造。同时,如同费著所说,交子上已经具备了统一编号、防伪图案等形态,以防止流通环节的造假行为。这种古老的防伪智慧,在现今各国的纸币发行中依然在延续,并且得到了不断强化。

当国际贸易不断发展,交子等中国纸币逐渐显现出国际货币的特点,并且启发着周边国家的纸币实践。绵延300余年的两宋,由于官方对商品经济的支持,使当时的中国成为东亚乃至世界的商品贸易中心,与周边的辽国、西夏国、金国,以及日本、高丽和东南亚等地都建立起密切的经济关系,宋钱因此被周边各国广泛接受和使用,金国仿照宋朝纸币发行的交钞就是这种国际影响力的体现。

青铜块、铜贝、空首布、尖首刀、圜钱、马蹄金、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金铤、银铤……这些曾流行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货币,尽管它们的形态不断变化,充满时代特征,却始终没能改变金属货币这一本质。当我们回溯漫长的货币演变史,更能看出交子在货币史上的划时代意义。

从传统的以物易物,到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纸币成为货币领域的主流,再到当下移动支付、数字货币蔚然成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都会在货币形态变迁中得到体现。

交子连接世界的金融大格局,也激励现代金融创新。在首创交子的四川,金融创新的滚滚春潮,流淌千年。

图据成都高新区

如今,交子大道、交子公园等以交子命名的地标,见证着交子背后敢为天下先的创新。1980年,新中国第一只股票“蜀都大厦”在成都诞生。这是新中国第一例“股份制”样本。1992年,成都自发产生了买卖内部职工股等未上市股票的市场——红庙子,这是全国第一个民间股票市场,也是全国第一个股票场外交易市场。2014年,成都在全国率先推出“科创通”平台,将传统的“拨款”改为“贷、投、贴”模式,与银行共同成立风险担保资金池,设立“科创贷”产品。2021年,成都又推出“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创新金融产品。

2024年9月12日至16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在北京举行。四川首次担任主宾省,“成都金融周”也首次登上服贸会舞台。2024年“成都金融周”以“拥抱世界:金融赋能创新”为主题,旨在服务成都、西部和中国金融开放,支持中国高质量和创新性产融出海。

近年来,从成都成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到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成都打造“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再到成都入选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当巴蜀儿女的敢想敢干,遇到金融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看到的是人们生活更便利、商业贸易更高效和社会面貌更繁荣。

交子文化,是中华文明开拓创新、勇于突破的生动注脚与写照。勾古连今,薪火相传,这个汇集创新与诚信的精神符号,跨越时间洪流,依旧星光璀璨,带领着巴蜀儿女开启又一场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金融旅程。

来源:天府新视界

撰文:边钰 成博

来源: 天府新视界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