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去惠州看东坡 何以“不辞长作岭南人”‖王鹤

作者:王 鹤 来源:《成都日报》2023年9月1日第10版 发布时间:2023-09-27 14:58:47 浏览次数:1731 【字体:

去惠州看东坡 何以“不辞长作岭南人”

王 鹤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黄州、惠州、儋州时期,既是苏东坡一生的苦难期,也是文学创作的高峰期。

“一从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年过六旬的苏东坡在惠州近三年,主持修筑“两桥一堤”,尽力为百姓办实事,建白鹤居,凿“冰湍”井,啖荔枝,烤羊脊骨……他喜欢这里的山水秀邃、人情温暖、蔬果美味,留下了500多篇诗文。

徜徉在东坡曾涉足的惠州西湖畔,热腾腾的烟火气里,满眼都是东坡所爱的风景好物、美食茶酒,约略体味到几分千年前的岭南意境以及东坡彼时的心境。

白鹤居成东坡祠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二日,苏东坡从北疆边城定州南下,经半年长途奔波,抵达边远小城惠州。同行的有幼子苏过、侍妾朝云与两个老婢。

东坡引发的动静似乎不小,大家惊讶、感叹又热情地迎候他,“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他觉得惠州并不陌生,仿佛曾经旧游。后来,因为山水秀邃、人情温暖、蔬果美味,东坡多次表示对此地的喜欢,住了不到三年,却留下500多篇(首)诗文。他被朝廷贬谪,明哲保身之辈自然懂得见风使舵,但总有一些人乐于亲近他,不时送来米面茶酒等。两任知州詹范、方子容都是仁厚君子,十分照顾他。

东坡的种种善举让人念念不忘。他到惠州一年后衣食渐窘,仍多次捐资,助修桥梁,营造义冢埋葬无主尸骨,施舍药物治疗瘴毒,帮助农夫改良农具……因为东坡的一些建议言之有理,缴税不公、军民杂居等积弊得以消除,惠州和广东的民众因此受惠。谪臣通常闭门索居,以免招惹麻烦。东坡同样尽量谨小慎微,却忍不住要兴利除弊,确实如弟弟子由所言:“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

惠州夏天炎热,出租车师傅说,冬天最冷时不过添件长袖而已。东坡多次提到此地的暑溽、秋热难耐,最后选择在江边小山白鹤峰建房,这里地势稍高,能够相对凉快、干燥一些。当然也得忍受爬坡上坎之累。

白鹤居花了十来个月建造,耗尽积蓄。本以为可以终老于此,却只住了三个月就不得不离开——绍圣四年(1097年)二月十四日迁入白鹤居,阔别近三年的长子苏迈、次子苏迨带着三房家眷从宜兴南下,一家三代终于团聚,但很快朝廷就追贬东坡为琼州别驾。苏过陪他启程,苏迈带着其余家人长住白鹤居,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父亲从海南遇赦北归。

此后,惠州人将白鹤居改为东坡祠。州、县主要官员上任,总会拜谒东坡祠。从北宋立祠至清末的810年间,东坡祠有过30多次重建、扩建或维修,现在的东坡祠是2018年完成重修后开放的。

之前曾疑惑,白鹤峰到底有多高?不会突兀耸立吧?否则,六十多岁的东坡出门岂不是太辛苦。后来看到惠州学者张友仁的《惠州西湖志》说,白鹤峰高五丈。算来差不多五层楼高,还好,不觉舒了一口气。

从东坡祠入口处的小广场拾级而上,台阶两侧植物掩映,琴叶珊瑚的密集小红花已近尾声,却依然兴兴头头的,金边黄杨、花叶艳山姜等,仅叶片就足够鲜丽。

东坡祠内植物繁茂

营造白鹤居时,东坡请友人程天侔帮他找树木,柑橘、松柏、柚子、荔枝、杨梅、枇杷、含笑,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很多是蜀中常见的。白鹤居被植物环绕,东坡在诗中表示满足,堂前屋后的山丹、秋菊、竹叶、榴花也很可人,他时不时要看几眼、嗅一嗅。

东坡在松林中发现一株很有年岁的野生茶树,被荆棘杂草荫蔽,长得瘦弱矮小,他将这株遭天公遗弃的茶树移栽白鹤峰,期望它从此日渐茂盛,忘掉曾经的流转之苦。

景区里能见到东坡从小熟悉的竹子、金弹子、芭蕉等,也有木棉、蒲葵之类的热带植物,还有极美的引进树种蓝花楹。

堂前犹有东坡井

前庑墙上挂着五幅古色古香的《东坡祠重要建筑景点示意图》,布局跟北宋时期基本吻合:正前方为树木错落的“古道”;其下右方是东坡可以赊酒的林婆酒肆;翟夫子舍位于古道左侧上方,几间瓦屋比林家稍大。文士翟逢亨学问、品性俱佳,东坡不时找他聊天喝茶,消减一些身在异乡的孤寂。人们不忘这位好邻居,宋代、清代与今天的东坡祠里都有翟夫子舍。

古道尽头就是东坡祠。德有邻堂居于核心,其前后各有一进天井。后院的东西两厢为东坡居室与思无邪斋。南宋至明代,东坡祠周边陆续新建了斜川佳处、江山千里、燕古殿、娱江亭、睡美轩等建筑,其规模至清代最大,增加了文昌宫、三贤祠等。

东坡住在嘉祐寺时为书房取名“思无邪斋”,在这里他将客厅命名为德有邻堂,分别取意于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与“德不孤,必有邻”。他亲自为两处题榜。清嘉庆六年(1801年)惠州知府伊秉绶重修东坡祠时,匾额仍在。伊秉绶担心木匾腐朽,便亲自摹写,让工匠刻石。东坡祠毁于日军炮火后,石刻被妥善转移,现藏于惠州西湖孤山的苏东坡纪念馆。

惠州西湖,系当年东坡所冠名

德有邻堂外面天井的东侧是东坡井,被雕花石板构成的井栏围护得很周全。井前方的大灰石上安置了说明文字。该井为宋代圆形井,深约14米,清代加建了井栏并镶嵌关槐书“冰湍”石刻。“冰湍”二字出自东坡诗《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盘石,石尽乃得泉》。每天到江边汲水不便,东坡请四位工人来打井,好酒好饭地款待,忙活了十来天才挖到一丈深,下面还盘踞着坚硬细密的大青石,终于挖到湿润的土壤,大功告成,“晨瓶得雪乳,暮瓮渟冰湍。”他开始悠然自得地享受上天之赐,还请邻居共用井水。

井口直径大约两尺,井盖由小拇指粗的铁条焊成。平日遇到古井,下意识动作都是探头一望,在这里,游人却只能站在井栏外打量,无从窥见水井内壁。我宁可这样被阻隔,将好奇心完全按捺住。这是东坡汲过水、煮过饭的井,值得如此敬惜。

东坡井旁边立了一块“惠州市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示牌”。以前去过无数文物保护区,对这类牌子从来视而不见,这个公示牌是我有生以来读得最仔细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含井栏20平方米;从井口往外3米为重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外缘线往外20米为一般保护区……

不过是公事公办的规矩文字,居然读得鼻子一酸,好像井底突然泛起微澜。既感激于眉山老乡的遗迹,在三千里之外的异乡被如此郑重珍惜,也感动于先贤得到的敬重。在很多名胜古迹都能触摸到类似的虔诚,它好像已进入国人的基因。

东坡祠尽头的朱池、墨沼是东坡洗笔的地方。再走几步,是轩敞的仿古建筑娱江亭,紧临一堵城墙,登上二楼,面朝东江,有云水飘悠。900多年后,似乎跟东坡眼中所见依然大致吻合——他的《白鹤新居上梁文》写道:“古邑为邻,绕牙墙而南峙。送归帆于天末”;《答毛泽民书》则云:“新居在大江上,风云百变,足娱老人也。”今人喜欢盘点东坡住过的江景房,无论黄州、惠州,江风流云都抚慰过萧索的诗人。

烟火人间接千年

东坡祠外的滨江东路上,有许多装饰得精致唯美的餐馆、酒吧、烘焙店、咖啡厅等。往左拐进一条略显陈旧的老街——和平横街,人气更为旺盛,排列着售卖水果、中药、服装、小吃的店铺,离街口不远的桥东市场内人流如织。

市场里面空间不小,各色蔬菜占据了半壁河山,还有分门别类的猪肉、牛肉、烧腊、鸡鸭、海鲜等,物价便宜,淡水鱼与海鱼的品种比四川丰富。

特别想知道有没有羊肉卖,经人热心指点,果然找到两个摊点。货色充足,羊的各个部位都有,带骨肉每斤40元。我看得有点入神,似乎对那根从颈至尾的大羊脊最感兴趣,摊主的眼神满含期待。自觉很对不住她,空着手仓促逃离。

想起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但坡公自己当年在惠州,反而不能畅快地大嚼羊肉。城里每天仅售羊一头,他通常只买得到脊骨。东坡倒也自有妙招——将羊脊煮熟、滤干、去腥、炙烤,成就一道焦酥干香的美味。骨头上附着的肉太少,他就耐心地钩剔发掘,细嚼慢咽,相当享受。

顺着滨江东路溜达前往合江楼。江畔的红花风铃木估计是近年移栽的,下部用三根木棍斜撑,但身姿已足够高挑。深粉色的花朵丰腴稠密,挤挤挨挨,为江景添了一抹旖旎。这是南方花树的优越,总是开得爽朗、气派,就连暖阳下的簇簇落花都有一丝喜色。

东坡在惠州寓居嘉祐寺,也住过行衙合江楼,两处离白鹤峰都不太远。白鹤居与合江楼附近,既有芳树丽水,又云集着烟火气十足的副食品摊档,还有追求文艺味的店家,真是配得上东坡对美食茶酒的热爱,对风景好物的敏感。他若穿越过来,应该心满意足吧?

惠州西湖并杭州

东坡到处有西湖,史载“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进入惠州西湖风景区,没走几步就是苏堤。堤上柳丝摇曳,湖中水鸟悠然。西新桥在堤的中段,是一座造型圆润的五孔石拱桥,桥栏曲线舒缓起伏,花岗石铺设的桥面十分宽敞。说来,东坡助修的西新桥是一座木桥,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当年湖上长桥屡建屡坏,栖禅寺僧人希固主持重修,全部采用“坚若铁石”、不惧白蚁的石盐木,桥上还有九间飞阁。东坡不仅自己捐资,还写信找子由夫妇募捐。弟媳史氏慷慨助施了御赐黄金钱数千,而弟弟当时同样是谪居。那段时间,东坡经常兴致勃勃地去湖边看新桥施工。

到西湖前,曾在合江楼上俯瞰东新桥,它位于西枝江汇入东江处。东坡看到东新桥废坏,居民靠小舟来往两岸或冒险涉水,就倡议建桥并捐出了犀角带。为保证质量,他建议官府派一位能吏来总管此事,又推荐诚笃、内行的罗浮道士邓守安负责监理。建成后的东新桥“以四十舟为二十舫,铁销石碇,随水涨落。”

读懂了东坡的西湖,才算到了惠州

东新、西新两桥都于绍圣三年(1096年)六月完工。两桥的兴建,东坡不仅捐资与募捐,更动用自己的影响力谋求官方拨款,可谓功不可没。他的《两桥诗》及诗序却着意揄扬希固与邓守安主持修桥的巨大贡献,使这一僧一道得以留名。

走完苏堤,前方不远是苏东坡纪念馆。路边双人水泥椅子的靠背上,用红色颜料写着东坡的《新酿桂酒》《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等诗,里面有酒有菜有水果:桂花酒、葵菜羹,还有他称为“尤物”的荔枝,以及寒冬里安抚饥肠的滚烫夜宵——“牛粪火中烧芋子”(《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这是东坡的自在随意,信手拈来皆是诗,大俗大雅无所谓。他的《记惠州土芋》提到,好友吴远游(子野)推荐将芋子去皮,用湿纸包裹后投入火中煨熟,趁热吃松软细腻,还能益气充饥。东坡说,惠州盛产此物,人们习惯水煮后冷吃,坚硬乏味,还容易诱发瘴气。除夕前两天,晚上饿得不行,远游烤了两枚给我,味道太美啦。

西湖孤山的苏东坡纪念馆内,陈列着反映他生平与寓惠事迹的文物与图文。楷书石刻“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轼题”尤为醒目,十几个字硕大、沉着,再加上末尾的钤印“赵郡苏氏”,高度约一米,占了大幅墙面。

东坡的落款常见眉山苏轼、眉阳苏轼、东坡居士,还有“翰林学士眉山苏轼”等。他当过吏部、兵部、礼部尚书,从二品,还是清要、显贵的端明殿学士。现在这个闲职,遭流放的低品级散官,说来有点卑微,但东坡就这么大大方方地落款,字字端凝、安妥。套用一句苏词,他的草书恣意放逸,仿佛“千里快哉风”,这幅楷书就有呼之欲出的“一点浩然气”。

祠内有一间侧屋,陈列着几件造型简单的案桌、花几、圆凳,墙上有朝云(子霞)的画像。这是从清代开始设置的“王子霞影室”。白鹤居建成前半年多,她已病故。用朝云像陪伴东坡是后人的一番好意,在西湖孤山,离东坡雕像不远的缓坡上,有朝云墓与六如亭。墓上隶书石碑由伊秉绶题写,“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碑下有几盆鲜花,一枝莲蓬。花盆或乳白或淡青,材质有瓷有陶,摆放得不是特别讲究,看来是游人的自发祭奠。

清 朱耷 《东坡朝云图》

朝云临终时诵“六如偈”而亡,栖禅寺僧人在墓上筑六如亭纪念她。现在的六如亭系1946年重建,1984年维修,有绿色琉璃瓦攒尖顶和四根砖柱,柱上有两副石刻楹联。前亭柱上的楹联为清人撰写,部分化用东坡诗词:“从南海来时,经卷药炉,百尺江楼飞柳絮;自东坡去后,夜灯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

东坡朝云像。朝云随东坡南下惠州,东坡称她“敏而好义,忠敬若一”

离六如亭不远的那堵灰砖墙上是东坡书迹石刻,有他写于惠州的诗歌、书信与《朝云墓志铭》等,其中既有真迹,也有清代或当代书法家从苏帖中集字缀成。

再唱一曲《满庭芳》

惠州朋友推荐了西湖隔壁慈云路的黎记大排档。街上店家云集,客栈、西餐、东南亚餐,气象兴旺。黎记室内室外都可用餐,二楼店堂也容纳了众多食客。服务员说蒸鱼头、炒花甲、排骨粉肠煲、煎蛋角、芥菜咸蛋汤等人气较高。

坐在室内,落地窗的一侧是人流频繁的小街。正面望出去,一二十张中型矮圆桌都坐满了。因为气温宜人,选择在露天就餐的人更多。再想朝远处看,视线被一堵白墙阻拦,那是另一栋小楼的侧面,其上部约占四分之一面积的大灯箱,乍一瞥上面字句颇多,定睛细看,果然是行书《满庭芳·蜗角虚名》。

苏词立意高远、辞藻清新,历朝历代不知倾倒了多少痴心读者。据叶嘉莹先生评点,东坡这首《满庭芳》的议论过于粗浅率直,在苏词中不算佳作。这确实是精当之论,作为一首词,它欠缺一点深婉,不过它那股干脆利落的醒世、喻世味道,向来也招人喜爱:“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明代文学家李攀龙说:“细嚼此词而绎其义,自然胸次广大,识见高明……而不役于蜗名蝇利间矣。”

店家选取这首词,估计也是喜欢其中比较显豁的抚慰人心的说法:何必低回于那些劳而无功的奔忙、纠缠于心愿落空的失意?还不如在美酒千盅、皓月清风里自在逍遥——这与一家餐馆的主题十分吻合。客人来此间,正宜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嘛。

起身离去时,见旁边那桌摆了六七样菜,两位斯文的中年男子却很少动筷子,他俩端着酒杯,面颊微红,言语稠密,相当推心置腹。更多的是三四人或六七人的组合,萝卜干鸡煲、尖椒牛肉、炒鹅肠的登场率很高,几乎每桌必点。

美酒佳肴,就设在东坡经常涉足的西湖侧畔。这般热腾腾、香喷喷的情景,配上一曲《满庭芳》,果然搭调。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2023年9月1日第10版

文/图:王 鹤

来源: 《成都日报》2023年9月1日第10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