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边陲小县,何以深藏一座武侯祠?‖ 章夫

作者:章 夫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7-17 15:55:52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 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6期

边陲小县,何以深藏一座武侯祠?

章 夫

我站在越西县一条名叫外南的小街上,凝望着额头前那块“诸葛忠武侯祠”的门额出神。斑驳的字迹任由时光浸噬,日渐模糊,不断进阶的灰尘,正在不惜一切地恣意掩盖这里的过往。我睁大双眼,仔细辨认那6个遒劲的正楷大字,字迹的描红正在慢慢老去,笔直的錾印清晰可见。坚硬的石材依然固执地镶嵌在门楣之上,顽强鼎起头顶那片历史烟云。托起这匾额的,还有一片石雕的祥云,石额上祥云正中间,一只振翅欲飞的朱雀跃跃欲试。

历史告诉我们,1800年前,诸葛亮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主要任务是南征。这时的诸葛丞相,已位极人臣,而眼前这座武侯祠修造于清道光年间,距现在仅仅百余年。但关于越西武侯祠的文字记载还是很少。我不懈努力,在一本叫《越嶲厅全志》的地方志中找到一些记载。“武侯祠,城南关外,清光绪八年(1882),同知蹇诜建修,栋宇宏丽,回廊曲折,亭池竹木,极其幽秀。”这是迄今为止,我查到的关于越西武侯祠最权威也最详细的记载。

书中提到的蹇诜,乃贵州遵义人。初无意仕途,因有才干,受时任四川总督丁宝桢赏识,于清光绪年间任越嶲厅同知。

“同知”乃明清时期的官名。正五品,原为知府的副职,其职责是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从蹇诜修建不难看出,这应该是一个相当有实权的地方官职。

同知的办事衙署被称为“厅”。这样,我们不难理解“越嶲厅”的来历。

据称,蹇诜为官时“体察民情,为民兴利,教民纺织,又修孔庙,有循吏风”。或许正因为此,他才有眼光、有能力在任内修建了武侯祠,并利用手中权力让武侯祠“栋宇宏丽,回廊曲折,亭池竹木,极其幽秀”。从史料记载得知,蹇诜修建武侯祠是清光绪八年(1882),而他在越嶲厅同知任期是光绪元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875—1907),也就是说,他到越西7年后就开始修建武侯祠,之前的岁月,应是在积蓄力量,做各种准备。

古之士大夫都有一种家国情怀。我们今天不难体悟到,无论是做官还是为人,蹇诜都是在以诸葛亮为楷模。这一点,从武侯祠标志性的大门可一窥其豹。

清末,以“纵七横五”的“公侯”级别来定义诸葛亮的地位,也不难理解。更为重要的,单单从门钉的规格就能看出,此乃遗存的众多武侯祠中,最为光鲜亮丽的一扇门了。就是闻名中外的成都武侯祠,也没有“门钉殊遇”。

风雨如晦。这道门因有了匾额、祥云、门钉和铺首,至今仍不时泄露出高贵的气质。只是放在这有些许杂乱的偏僻小街上,今天看来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从诸葛亮管窥蹇诜,应该可以找出诸多佐证。他的“体察民情,为民兴利”,也正是诸葛孔明一生所倡导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蹇诜内心深处想表达的,修一座可以实证的武侯祠,也是一种精神寄托与人格体现。

只可惜其人英年早逝。最终“死于任所,时年59岁”。

我双眼紧盯着这标志性的大门,脚步渐渐后退,如摄像机从特写镜头转换到全景镜头一般,眼里渐渐一窥武侯祠全貌。但见左右两旁被拥挤的民房牢牢包裹着,那块“诸葛忠武侯祠”门额上方的屋顶,也全是横竖斜盖着的层层瓦片。那些瓦片散落开来,与小街上其他民房无异。也就是说,这“祠”顶的瓦,应该是后来这里的居民重新换上去的,原来所盖之物,已不复存在。

从大门上的一块门牌号,我记住了武侯祠的地理方位——越西县越城镇外南街243号。标识这地理方位的,还有一块坐落在门外的石碑,上书“越西县文物保护单位”。它提醒人们,这里有一件文物——哪怕是县级保护单位。

如今,这里已是一户居民私宅。我循着朱红大门往里看,但见一应俱齐的锅碗瓢盆。见来了外人,家庭主妇怯生生地盯着我们,我略作解释,眼睛即紧盯着武侯祠仅存的两间房,想寻出不一般来。可映入眼帘的,已是老态龙钟。后院一大片有些杂乱的空地上,残存着昔日拆过的影子。

很少有外人知道,这里还有一处名叫武侯祠的遗迹。我庆幸,越西县文联主席余寒先生领我翻山越岭,考察过与诸葛亮有关的小相岭后,无意中介绍起这一处遗迹,我便兴趣甚浓,坚持一定要前来看看。

更为庆幸的是,这块属于诸葛武侯的遗迹还得以保存——虽然已沦为居民私宅。

中国历史长河星汉灿烂,诸葛亮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原籍山东琅琊,长在荆州,隐居在南阳,功名在成都。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一千多年来,虽然历代仁人志士对他褒贬不一,但却难以影响人们对他的喜爱。全国不少地方一度风起云涌建武侯祠,便是一个极好的明证。

可以肯定的是,于一个人(而不是神)而言,死后能享有如此崇高礼遇,能与诸葛亮比肩的,历史上应该不多。

漫漫历史长河,留下的如雷贯耳般名人无数,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茫茫中国大地,大大小小祠堂无数,没有哪一座能像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崇敬、无尽思考和深深遗憾。

从越西那残缺的武侯祠出来,我心里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中华大地上究竟有多少座武侯祠?查阅史料,竟难以找到一个确切数据。据一些地方史有限的记载,当年蜀汉所覆盖的辖区内,武侯祠仅在四川地区就有40余座,其次是云南和贵州。

比较有名的,有河南南阳西郊卧龙冈上的武侯祠。建于元代,明、清时屡加修茸。这里因为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草庐对策”而引人注目。

陕西省勉县武侯祠,系全国众多武侯祠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皇帝(蜀后主刘禅)下诏修建的祠庙,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在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下,因诸葛亮安葬于此而得名。这里是诸葛亮晚年北伐最为悲壮的前沿,也是诸葛丞相人生的归宿地。当他病逝五丈原,国倾梁柱、民失相父时,百姓请愿建祠庙,直到29年后,后主刘禅为顺应民意,方于263年下诏“在沔阳(今勉县)近墓立祠”。

影响最大的,要数成都武侯祠,这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约始建于公元5世纪,唐、宋时已是成都一大名胜。实际上,成都也存在过数量众多的武侯祠,如弥牟镇武侯祠,诸葛亮的八阵图遗址就在这里,武侯祠就建在遗址旁;如成都北郊的九里堤诸葛庙,传说诸葛亮当政时为遏止柏条河水于此筑九里长堤,故名,又名诸葛堤;如诸葛井武侯祠,建于成都江南馆街诸葛井旁。除此之外,四川其他一些纪念地也留存有武侯祠,如泸州市城西忠山上的泸州武侯祠,因诸葛亮南征返回途经此地,于宋代所建;如广元市城北筹笔乡的驿军师庙,因诸葛亮北伐时,曾驻此运筹谋划而得名。不仅如此,诸葛亮的后代也因此被后人记住,如绵竹县城西郊的诸葛瞻父子墓,就是诸葛亮之子、孙兵败于绵竹时的捐躯之地,清代时该地曾建有诸葛祠,以祭祀“三代诸葛”。

另外,比较有纪念意义的,还有——

襄阳古隆中武侯祠,诸葛亮在这里隐居长达10年之久,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三顾茅庐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明代于此重修,其后屡加修建。

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在奉节县东白帝山上的白帝庙内,刘备临终在此托孤于诸葛亮,唐代即于此建立了武侯祠。

临沂武侯祠,在山东临沂市。临沂市一度有3座武侯祠,只因诸葛亮是临沂人。一座在城北17公里的白沙埠乡,为明代重建;一座在城区北门城楼上;还有一座在城内,又名五贤祠。

五丈原诸葛亮庙,在陕西省岐山县五丈原。因诸葛亮于此病逝,故建庙。初建于元代,明、清时重修。

祁山武侯祠,在甘肃省礼县祁山堡上。“六出祁山”是诸葛亮晚年的精心之作,这里曾是诸葛亮领兵伐魏的营地和战场,清代乃于此重建武侯祠。

云南境内,比较有名的有昆明武侯祠,建在昆明市五华山上。云南省嵩明县城南郊,建有嵩明武侯祠。相传系诸葛亮降服孟获后,在此与之誓天结盟,故称古盟台,武侯祠就位于古盟台旧址上。还有3座建在保山市,一座在霁虹桥旁,始建于唐代;一座在城南诸葛营;另一座在太保山顶,乃清代重建。

……

我们不禁会问,为何那么多武侯祠会繁星林立?人们为何如此尊崇诸葛丞相?

诸葛一生惟谨慎。能成为历代皇帝称赞的能臣与忠臣之楷模,当然是其重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纷乱年代,以自我智力和谋略,成就蜀汉基业,对蜀汉治理卓有成效。百姓眼里的诸葛丞相,是“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的两袖素净清风形象,以至于千年过去了,从未听闻诸葛墓有被盗过。

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诸葛亮做到了。一个人,能够在死后千年,还能博得万民喜欢和尊重,夫复何求。

我们知道,诸葛亮生前被封武乡侯,死后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这才方有后世如雨后春笋般的武侯祠生长出来。

前面讲了,诸葛亮与越西这片土地的关系,主要是因为他的南征。史载,“建兴三年(225)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成都。”

南征的主要对象是南中。后汉时期,南中包括四川大渡河以南、云南、贵州大部及广西北部延边地区,古称之为“夷越之地”。南征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此乃蜀汉政权大后方,是其巩固统治并进而北伐曹魏、东下江陵,完成统一大业不能动摇的战略支撑点。

“三月出发”“五月渡泸”“十二月班师回朝”。古代战争史上,这一速度应算是速战速决。

南中对于蜀汉政权而言命运攸关,没有南中的稳定,蜀汉政权很难稳定,更谈不上北伐中原统一全国。于天下而言,诸葛亮意在北方,南方稳定是北伐的前提。于诸葛亮而言,南征是一道不得不做的选择题。相对于后来的北伐,南征在战略上的意义或许更大。可谓生死攸关,势在必得。

为便于叙事,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时间表,放在三国大历史的角度,一窥诸葛亮南征的时代背景——

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正式称帝,改元章武。7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

公元222年(章武二年)4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是年底,汉嘉郡太守黄元听说刘备病重,据郡反叛。之后又进兵临邛,迫近成都。刘备弥留之际,蜀汉半数以上版图笼罩在反叛的烽烟之中。

公元223年(章武三年)4月,蜀汉皇帝刘备在永安病逝,时年63岁。5月,刘备的棺椁从永安运回成都,谥号昭烈皇帝。是年,年方17岁的刘禅登基,改元建兴,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

刘禅刚刚开启建兴元年(223),就迎来南中四郡叛乱。可以说,刘备的死让南部的反叛更加无所忌惮。情势紧急,箭在弦上,诸葛亮欲南征迎敌,此刻,屯骑校尉兼丞相长史王连进谏,陈述利弊,诸葛采纳,遂“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

建兴元年8月,刘备下葬惠陵。

建兴二年(224),诸葛亮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诸葛亮知道,“益州南部的反叛与孙吴牵扯在一起”。为对付强大的魏国,诸葛亮运筹帷幄,是年夏,吴蜀摒弃前嫌,正式恢复联盟关系。

建兴三年(225),曹丕大举兴师伐吴。诸葛亮没了后顾之忧,方腾出手来,亲率大军,开启艰难的南征之旅。

建兴四年(226),魏文帝曹丕病死。几乎同时,诸葛亮北屯汉中,着手北伐。

建兴六年(228),诸葛亮正式开启北伐之路。

“速战速决”留下的隐患显而易见。换句话说,诸葛亮匆忙的南征平叛,并没有真正平定南中。《三国志·蜀书·张嶷传》载,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诸葛亮攻心战后,南中又多次造反,蜀汉后院不断起火。建兴九年(231),汶山羌族反。建兴十一年(233),南夷刘胄反。蜀汉延熙十年(247),汶山平康夷又反。

后来诸葛亮又花了近5年时间来“熬”这锅夹生饭,真正弥平南中叛乱。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历史上“七擒孟获”的经典故事。听闻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为当地人信服,诸葛便想生擒他,于是采用了出征前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

南方既定,才有了诸葛亮平生5次北伐,《出师表》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挥就的。

诸葛亮南征所伐南中四郡,其中的越嶲郡,便是今天越西县一带。

越西县境内,诸葛亮南征的痕迹仍可寻见。比如今日山头,比如小相岭、相公岭,比如孔明鸟道。一个初夏的上午,我特地驱车前往越西县,从成都出发,车过雅西高速,出小相岭隧道后,“南方丝绸之路零关古道越西段”文化浮雕墙便映入眼帘。浮雕墙做得很精美,行进其间,有如穿越时空隧道。再抬头一望,但见一兀起的台地之上,矗立一组群雕。远远地,有古式旌旗迎风招展,以为是一古城堡,走近一看,“今日山头”四字映入眼帘,一看落款是“诸葛亮”,我不禁一惊。这略带隶意的四字,写得有些飘逸而随意。我略懂几分书法,也看过疑似诸葛亮的书法作品,因年代久远,专家具存疑。以我的基本判断,“今日山头”四字随意得有些草率,以诸葛严谨的风格,同样让人存疑。

“今日山头”就镶嵌在雕塑底座前。这组雕塑看上去甚是雄浑,士兵身披战甲,战马仰天长啸。身着长衫的诸葛亮,手执羽扇,在石壁上奋笔疾书。有意思的是,雕塑上书写的“今日山头”四字是篆书,而不是底座前“诸葛亮题”的隶书。险峻的山坡、形态各具的人物,还有动感十足的战马,均系青铜所铸,中国式的传统审美情趣十分到位。

同行的当地旅游专家向我介绍了一些历史背景,武侯自率中军入越嶲,整修古道零关,兵马相接,粮草不绝。旌旗所向,四方归服。特别是智取孟获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心情大好,在零山主峰慨然挥笔,喜题“今日山头”。意即山登绝顶,此峰舍我其谁。一种胜利者的心态与姿态荡漾心间,表露无遗。

这些都是听来的故事,我宁愿“信其有”。诸葛亮南征的历史事实本身真实无疑,一些历史细节,为丰满历史人物肯定或多或少有演绎成分。南征得胜之后,后人为纪念诸葛丞相,将原来连绵的零山改名为“小相岭、相公岭、南天相岭”,据称此说源于古代“臣相为相公”的尊称。以至历史走到今天,人们只知道这座山名叫小相岭或相公岭,而不晓得有零山了。

相比之下,我对小相岭更感兴趣。只缘于这是座“有故事的山”——不仅是诸葛丞相南征的重要战场,还是川滇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最为险要的一段。

暮春时节晴好的上午,山间流漫起一层薄雾,我深吸了一口气,沿着已修好的栈道,开始向上攀登。每向前走一步回望,远眺森林茂密,草甸成片,沟壑纵横,绿苔如毡;近观草木葱茏,古树成荫,鸟兽争鸣,奇花吐艳。

新修的栈道约莫三四公里,之后便是原始的小山(当地人习惯称小相岭为小山)古道遗址。古道沿山沟侧坡蜿蜒而上,驮马踏踩的花岗石路面,留有深深的蹄印,背夫杵拐留下的拐子窝印清晰可见。

战争早已远去,这里留下的,更多的是商旅的痕迹。山风徐来,步行在草石相间的古道上,山间的小路寂静无声,间歇的鸟鸣更显幽静。习惯了城市的喧嚣,这里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越往上走,山势愈加险峻,眼前角峰峥嵘,岩石裸露,崎岖险峻,路陡弯急。清代学者钟骏声曾留诗为证——

登高一望何雄哉,万山合沓风雨来。日却终古照不到,四时无夏多阴霾……

钟骏声,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秀才,咸丰八年(1858)中举,十年(1860)大魁天下,授职翰林院修撰。十一年(1861)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八月转四川学政(修撰衔)。清光绪二年(1876)出任乡试主考,仍为修撰。后,官至侍读学士。卒于京邸。

浙江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即浙江状元在大清“始于史,终于钟”。这个“史”,便是史大成,此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成为清朝浙江籍考生第一位状元。而这个“钟”,便是钟骏声,他是浙江籍最后一个状元。

由是,“始于史,终于钟”有些饶舌之说,便充盈于民间杂谈。

钟骏声在川仅3年时间。清同治六年(1867)成为湖北乡试副考官后,以翰林院修撰提督四川学政。清同治九年(1870)便请假回籍修墓。

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呼吸也有些许急促,可以想见,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商贸驮物,要翻越这座大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前面就是小相岭顶峰,前路已是崔嵬高耸,阴晴不定,古道难行。回头一览众山小,只见重山薄雾,一道道山梁轮廓清晰可见。再望天边流云,淡淡地如静谧薄纱在山间游弋。

同行的越西县文联主席余寒先生告诉我,小相岭忽晴忽雾,忽雨忽雪,“一日可逢四季”“四季精彩纷呈”。他还告诉我,小相岭内有大大小小20多个湖泊,散布在海拔3600—4000米的幽深山林间,梯田状的九海、串珠状的连三海……那些湖泊在花岗石基岩色泽及周围植被色彩的衬托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我听后垂涎三尺,可惜已迈不开双腿了。

原来,小相岭就是阳糯雪山的南脉。特别是主峰铧头尖,终年积雪,旭日东升时,铧头尖上顿现万道瑞光。雪山境内群山起伏,峰峦叠翠,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不绝。日出、晚霞、云海、烟雾尽收眼底,山花烂漫,花团锦簇,草木葱茏,泉水叮咚……构成一幅动静皆宜的优美画卷。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通零关,桥孙水,以通邛笮。”“孙水”即今安宁河流域,“邛笮”即今西昌、木里一带。“通零关”,必得翻越小相岭。这里至今人迹罕至。正印证了古人所喻,“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

小山古道遗址位于越西县南箐乡小山村,是零关古道的一段。越西县城南通往文昌帝君所在的文昌庙路边石崖上,至今仍镌刻着斗大的“零关”二字(据悉,此为清代浙江人氏、民国初任上川南观察使粱正麟所书)。这是南方丝绸之路零关古道上留下的重要遗存。距“零关”二字百米开外,有一处不舍昼夜的越西河,河面有一陈年老桥唤名零关桥,此桥建于明嘉靖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因由两块达10余吨的巨石搭建而成,又得名双石桥。

这双石桥桥梁设计师傅特意将桥墩设计成石锁,桥面的石梁被桥墩“锁”住。500多年,依然屹立。溪流顺古道而下,古桥因溪水而建,古桥、溪水、零关石刻浑然一体,系越西县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惊奇地发现,双石桥横卧的两块巨石上,布满凹凸不平的古老印痕,那些特殊的印痕与小山古道遗址上的“蹄印”和“拐子窝印”惊人一致。瞬间,我有一种醍醐灌顶般开悟,理解了个中必然的历史逻辑关系。

零关,零关桥,小相岭,时隔千年,它们仍在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作无声的对话。

越西县古称越嶲,处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东北麓,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北部,境内山脉主要以横断山脉为主,山川南北纵列,地势南高北低。

越西县小住的几天时间里,我穿梭在城镇乡野,寻常巷陌,贪婪地探访着这里丰厚的人文遗迹。独具特色的四合院,形制考究的碉楼,文昌帝君的遗迹(越西是文昌帝张亚子的出生地)……这些极具浓郁民族风味的一切,都让人咀嚼受用。

看我兴致甚高,余寒先生告诉我,越西县还残留有一段明清时的城墙,不过已很难找了。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兴奋地拉上他,在繁华的越西老街上寻觅。我们穿梭在一条又一条小巷里,避过人流与车流,询问当地街坊老人,终于在城西边一条名叫城隍庙的小巷里,找到那段仅存几米的老城墙。城墙已成为一幢高楼的地基,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很难发现这一十分珍贵的历史遗存。

我侧身来到城墙身旁,斑驳的石条还层层叠叠一丝不苟地列阵般站在一起,虽已日渐风化,也难掩它们为这座城市护过航。我凝视着快要被日新月异的城市遗忘的坚硬之物,蹲下身子,久久不愿离开。

幸好在小巷的僻静处,立有一块矮小的石碑。碑文载——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初建土城,明永乐初年(1403)包砌为石城,拱四门,明嘉靖年间重修,清代曾多次维修。原古城墙身长651丈,高(加城垛)1丈9尺,宽1丈余,全用青白色石嵌成,城墙上垛口用专制青砖砌成。工程坚固,远近闻名。

原来越西城东南西北开有4道城门,北门曰迎恩,意为京城在北方,皇恩浩荡自北来;东门名光化,为光天化日之意;西门谓仰止,指城西阳糯雪山高高耸立,意为高山仰止;南门称阜财,意为南来北往的货物都要经过此门厚积城中。每一道城门上俱有城楼,供守御之用,还有水洞,供雨水及平时废水流出。南北两城门是两个城门洞,除正门外,还有一稍小的附门,古称月城。城内,还有东西南北4条大街,钟鼓楼居中。西街有小鼓楼,居南北两小街之中;南为方寿街;北为武曲街。有寺庙20余处遍布城内外,规模宏大的为文庙和武庙。

史载,城中最高建筑为钟鼓楼,居东南西北四街交汇 处。历史上钟鼓楼因火灾曾多次毁坏,最后一次重建在清光绪十年(1884),楼上塑有魁星财神并有“秀毓天南”题匾。楼为三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木柱都是一抱多粗的上好木材,四面皆空,方便四街相通。

可以想象,昔日这座边陲小城的样子,一定是十分精致。

“只可惜,大部分城墙毁于‘文化大革命’前后,现仅存47米。”余寒讪讪自语。

夜色渐浓,华灯初上。我独自徜徉在越西河畔,眺望满城的灯红酒绿,努力寻找着这个边陲小县,深藏一座武侯祠的理由。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章 夫(成都商报社)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