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

见闻故事

  • 生 为 军 人 杨献平 一 2021年10月12日,成都一家电影院,影厅里只有一个老人端坐,他在观看电影《长津湖》。全程,他都紧盯着银幕,神情肃穆、庄重,眼泪从他的眼睛中不断涌出,落在他军装的前襟上。影片最后,他站起身来,立正,举起右侧残臂,向着银...
  • 我的“病农”父亲与“军旗前照像”之谜 唐士军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兄弟姐妹看到网上系列党史文章及图片,尤其是父亲唐生禄(1924.8—1979.12)的“军旗前照像”及另一幅半身军照,浮想联翩。老家甘肃定西符川由远及近...
  • 烧 腊 曾旭临 小时候,家乡有种美味叫“烧腊”。这东西,小猪儿肉做的,整法不是“烧”也不是“腊”,所以我不知道它该不该写成这两个字,但是我敢肯定它就是这个叫法。 小猪儿害瘟病死了,或者给老母猪压死了,然后就被打整干净放柴火锅里加佐料煮...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今年以来,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全室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疫情防控...
  • 父亲的麦芽糖 王忠莲 麦芽糖,又叫饴糖,胶糖,老家的俗称叫麻糖。熬制麦芽糖是古老的传统技艺,有悠久的历史。我家有祖传的技术,父亲与姑妈都会熬制麦芽糖。 父亲熬的麦芽糖有两种:一种是半流体状金黄色的胶糖,父亲叫生麻糖,亮晶晶的像玻璃一样...
  • 难忘小雪腌菜忙 罗学娅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每到这个节气,我就会想起外婆教的这句谚语,想起矿山家家户户腌菜忙的那道风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艰苦,物资匮乏。我生活的煤矿,上千户人家,几乎每家人的定量粮都不够吃。要说“饭不够,菜...
  • 徐宁,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王黎明 徐宁离开我已快两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却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不仅没有淡漠,反而愈加清晰。 少年的记忆 我认识徐宁是在1944年,我们在延安保小四年级同班学习,我16岁,她11岁。当年的她剪个娃娃头,白皙的脸上一...
  • 烧耙红苕 邓维良 我祖上是烧窑营生的,在爷爷手中发扬光大,老家门口长满蒿草的那座废弃的窑子,是爷爷留给我们唯一的念想。我家大伯、二伯、五伯、父亲以及堂哥们都会烧窑,却因生产成本过高,竞争不过机制砖厂而被迫停产。 烧窑是技术活。将泥...
  • 立下君子之志 做“四有”好老师 ——《教条示龙场诸生》学习心得 何桂英 学习阳明先生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我了解到:阳明先生被贬官到贵州龙场驿后,他没有被诸多困难吓倒,又开始了讲学生涯。有一天,他教导学生们说:“诸生相从,于此甚盛...
  • 风雨前行六十秋 —李腾鹏— 第一次看到芦山县城,是公元1957年。那年我12岁,有幸考上了县立初中。那时,芦山仅有一所初中,每年招芦山、宝兴两县学生150人,感觉考上初中比现在考上大学还难,接到录取通知,无比高兴。 几个同学从飞仙关背着行李走...
首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尾页 共850条信息/共85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