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四川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

来源:三线视点 发布时间:2024-03-13 14:40:15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

为加强国防建设,合理工业布局,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此后,中央迅速部署成立了西南、西北三线建设委员会。四川由此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

四川三线建设的组织实施

四川三线建设的组织实施离不开中央的重视、中央领导的关心、地方机构的组织实施和四川人民的大力支援。

为加快三线建设,1965年2月,中央专门将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办公机构设在四川成都,由西南局书记李井泉任主任,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程子华和西南局书记处书记阎秀峰任副主任,后来又增派彭德怀、钱敏任副主任。委员有国务院各部和四川、贵州、云南三省负责人等22人。与此同时,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都先后在四川设立了各自的指挥机构,负责本系统在西南三线建设中的组织领导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和重视四川三线建设,为使三线建设在四川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保证四川三线建设顺利开展,邓小平、彭真、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亲临四川三线建设第一线视察指导工作。1965年11月初,邓小平受中央委托,带领李富春、薄一波和余秋里、吕正操等中央部委的负责同志到四川、贵州、云南视察三线建设情况。196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贺龙来到四川视察,检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开展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贯彻落实情况。1965年11月,中央安排彭德怀到成都担任西南三线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彭德怀到任后首先花了5天时间听取三线建设委员会的情况汇报,并在汇报结束后提出了一点、一线、一片的观点。在四川三线建设过程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建委主任薄一波等,都曾到四川三线建设现场考察调研,解决了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使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建立在更加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保证了四川三线建设的顺利开展。

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后,四川省三线建设支援委员会也随之成立。支援委员会由省委书记负责,省人民委员会有关厅局负责人组成,负责搞好四川三线建设的后勤支援工作。相关地市县的支援重点建设领导小组也随后成立,配合三线建设单位的工作,提供劳动力和物资保障。同时,四川省委还在重庆、成都、自贡、渡口等城市和重点建设地区设立物资局,统一负责所辖地区内建设项目所需的物资供应。为保障三线建设,四川建设了一大批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从一开始就注重财力、物力、技术等各方面保证能源先行。为支持三线建设,四川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修筑襄渝铁路为例,从1970年5月起,四川省军区在川东北地区组织了21万民兵参加襄渝铁路的修筑。

四川三线建设的重点

四川三线建设的重点围绕着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国防工业建设和成昆、襄渝铁路的建设而展开。攀枝花的开发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进行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建设项目,也是三线建设第一阶段各方面倾注力量最多的一个重点建设项目。1970年6月29日,攀钢炼出第一炉铁水;1975年9月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国防工业建设包括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建设、航天工业、航空工业、核工业、电子工业和船舶工业建设。从1964年至1978年,四川先后新建、迁建了兵器、船舶、航天、电子、核工业等30多个军事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和80多个与之配套的机械、仪器仪表、冶金、橡胶、化工原料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备的以常规兵器制造为主,电子、造船、航天、核工业等相结合的国防工业生产体系。成昆、襄渝两条铁路的修筑是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全长1100公里的成昆铁路修筑虽然在“大跃进”时期上马,但随即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停工。1964年8月复工,经过34万筑路大军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正式建成通车。三线建设开始后,铁道部还提出修建襄樊至成都的铁路,后改定为襄樊至重庆。全长915.6公里的襄渝铁路从1968年开始施工,到1973年10月全线建成通车,累计投资36.18亿元,最多时动用员工达82万余人。

四川三线建设的成就与意义

三线建设期间,四川总投资规模达393亿元,新建、扩建、内迁了以重工业为主的项目250多个,加上地方工业的发展,到1982年全省工业企业达到46339个,职工人数达到1033.09万人。三线建设改变了新中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的原有格局,在交通闭塞、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自然资源却十分丰富的四川地区初步建立起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兴的工业基地。经过三线建设,四川的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行业和门类较齐全、技术装备较好、科技力量较强、能独立研制多种军品和民品的生产科研体系,成为我国战略发展后方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四川的工业布局开始由几个中心城市向全省扩展,工业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四川的基础设施有了质的改观,不仅适应当时战备的需要,而且为四川以后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三线建设主要在四川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地区布点和展开,对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线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它毕竟是以备战为出发点的经济发展战略,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投资建设规模盲目扩大,战线拉得太长,选点过于分散,布局不够合理,配套建设不够,综合生产能力很弱等缺陷,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央对三线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整和改造,四川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也随之展开。1985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四川省三线企事业第一批调整方案,共涉及39个三线企事业单位。

四川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采取“关、停、并、转、迁”的方法。首先是调整企业布局,对钻山太深、布局过散、厂址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分别采取就地改善条件、调整产品方向等措施;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科研院所,在中心城市建立技术开发部;对在原址无法生存的企业,依托中心城市进行迁并或迁建。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对产品和生产结构单一、专业性很强、转向不易的企业,按中央提出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十六字方针进行改造。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调整改造,四川三线建设存在的遗留问题和突出矛盾,均得到不同程度解决和缓解。

(本文选自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三线视点

来源: 三线视点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