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

巴蜀记忆

  • 成都市的3条珠市街 成都东门大桥以南沿府河内侧的街道,过去一直叫珠市街。1999年,在对府河南河进行综合整治以后才改名为天仙桥南路,与北边的天仙桥北路形成一条沿府河内侧的南北向大街。 这里地处府河岸边,过去长期是成都东门繁华的水码头,...
  • 川观新闻记者 张庭铭 王眉灵 10月11日零时起,成都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进行改造施工。这个新中国首批投用的车站,在经历70年风雨和忙碌后,首次按下“暂停键”。1952年,成都站随着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而正式投用,至今已运营70个年头,已成为...
  • 儿时记忆之社会篇 李腾鹏 儿时最早的记忆是解放时的一些事。依稀记得解放军进军家乡前夕,社会上谣言甚多,很多人都举家逃难。姐姐、婶婶带着我们几个小孩到天全山区乡下姑妈家避难。刚从罗带渡口渡船靠岸,就见对岸有几个人将绑着的一个人从陡...
  • 早期土墙房的最后记忆 唐 军 土墙民居,冬暖夏凉,它能抵抗无法预料的地震,造价成本也非常低廉,厚实耐用。夯土建筑,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东南和西南大部分地区。 据最新考古发现表明,4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已经用夯土方法修建城墙和民居。如唐朝...
  • 新中国成立后的 灌县茶叶生产(上) 李 崎 三年困难时期的茶叶生产 茶叶,是灌县(1988年更名为都江堰市)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的主要特产之一。唐代时陆羽所著《茶经》和毛文锡所著《茶谱》就有称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叶从生产到收购,由私...
  • 20世纪80年代前的土法榨油 青世龙 油盐柴米是人们生活的必须,过去榨油的工艺最为壮观复杂。 一日三餐,每顿都离不开油,特别是菜油(什邡农村人见菜油明光铮亮,普遍叫“清油”),在“三高”症频发的今天,菜油的地位显得最为重要。菜油是在油菜籽...
  • 从四川乐山走出来的 八一将士郭沫若 陈龙狮 2022年11月16日,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书法家、革命家郭沫若同志诞辰130周年的日子。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时,郭沫若即担任起义...
  • 推 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记忆 青世龙 “推炭”这两个字,在今天对于50岁以下的人来说,已弄不清楚它的含义了。 “推炭”,就是用鸡公车到山里面的煤矿买煤,运回家中作烧火煮饭用的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 所谓“炭”,就是“煤”。煤炭,...
  • 诗词中的汉州鹅儿酒 广汉作为成都平原腹地,历来为粮油基地。酒以粮食为基本原材料酿造,是鹅儿酒这一美酿在此产生的基础。汉州鹅儿酒因酒色泛黄,似雏鹅毛色而得名,因杜甫《舟前小鹅儿(汉州城西北角官池作)》“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而进入...
  • 南溪江畔记忆之东门 何春梅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每当歌声响起,作为一个在江边长大的人,长江情怀便悄然地在心底翻涌奔腾。总想把情怀幻化成文字,记录下这里的山水、城门、人物等一切一切。 南溪东...
首页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尾页 共926条信息/共93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