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剧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29

【川剧志音频】《川剧的前世今生》第11集:川剧表现手法之代角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04 19:11:24 浏览次数:330 【字体:

《四川省志 川剧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川剧表演艺术特有的一种表现手法“代角”。

代角,指的是由一个角色代演另一个与剧中人物有纠葛的角色,主要用于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冲突,强化戏剧的喜剧色彩或讽刺意味。在新中国成立后重新整理改编的川剧传统大幕戏《焚香记》中,“代角”的运用非常出彩,剧中先是由扮演焦桂英的演员代演丫鬟桂香,接着又由扮演桂香的演员代演王魁幻觉中的焦桂英,这一表现手法,将王魁“疑心生暗鬼,眼花错认人”的心理状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焚香记》源自南戏《王魁负桂英》,讲述的是人们熟知的“活捉王魁”故事:穷书生王魁饿倒街头,得到妓女焦桂英的救助,二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不久王魁上京赶考,临行前他和焦桂英一起去了海神庙,发誓白头偕老,不离不弃。不料王魁考中状元后,却为入赘相府休弃了焦桂英。焦桂英悲愤难抑,来到二人曾经盟誓的海神庙,怒打海神后自缢而死,随后,她的鬼魂为了报复将王魁活捉到了阴间。《焚香记》是川剧著名的保留剧目,有多种演出版本,剧情都大同小异。20世纪50年代,著名戏剧活动家席明真和川剧作家李明璋对《焚香记》进行了改编,他们将传统戏路中王魁被活捉的情节改为王魁因精神分裂而死。而根据这一剧情的需要,《焚香记》中有两处使用了代角这一表现手法。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焚香记》剧照

一是《入赘》一场。高中后的王魁权衡再三,最终决定抛弃焦桂英,做当朝宰相的上门女婿。入赘这天,相府红烛高照,喜气洋洋,但王魁却因为做了亏心事,总觉得惴惴不安。偏巧扶韩小姐拜堂的丫鬟桂香又与焦桂英长得很像,一时间王魁竟将桂香看成了桂英,心惊之下,他又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看走了眼。在这段戏里,丫鬟桂香由扮演焦桂英的演员饰演,直观地表现了她们二人在容貌上的关联,这既为王魁产生错觉提供了外部条件,又为后面的戏埋下了伏笔。

川剧《焚香记》剧照

本剧另一处使用“代角”的地方,是在最后一场戏《惊变》中。一天夜里,王魁在灯火如昼的宰相府内,正为自己的功成名就和美满姻缘沾沾自喜,却得到了焦桂英悬梁自尽的消息,他又惊又愧又怕,偏偏此时,丫鬟桂香又奉韩小姐之命给他送来了羹汤,于是这个长相酷似焦桂英的丫鬟再次让王魁在惊恐中产生了错觉,以为是焦桂英来到了自己面前。尤其桂香还传了韩小姐的话,要王魁 “早眠加被,薄暮添衣”,这与当初焦桂英送他赶考时的叮嘱完全一样,更让他确信眼前的桂香就是桂英。而在冥冥的幻觉之中,桂香也真的变成了桂英,于是王魁与幻觉中的焦桂英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面对焦桂英的义正词严和款款深情,王魁也有自责,但这自责却抵不过富贵的前程。为了保住自己的功名利禄,王魁不惜与焦桂英情绝义断,甚至还想斩草除根,置焦桂英于死地。最后,王魁在极度的惊吓中精神错乱而死。在这一场戏里,桂香仍由扮演焦桂英的演员饰演,先是桂香出场送羹汤,当王魁出现错觉时,桂香着装一变成了焦桂英,而当戏演到王魁恼羞成怒扑向焦桂英时,演员着装又一变成了桂香,此处“代角”的运用既形象又艺术地再现了王魁由于恐惧心理而产生的错觉与幻觉。

川剧《焚香记》剧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惊变》这场戏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发展。这折戏原名《活捉王魁》,演焦桂英死后变为厉鬼将王魁活捉去了阴间。清朝光绪年间,这段戏由晚清第一词人“赵熙”改编为《情探》,虽然仍保留了王魁被活捉的结局,但戏剧的矛盾冲突却是围绕焦桂英的鬼魂以感情试探王魁来展开,并由此对焦、王二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这样的改编,让整个故事情节更动人,人物形象也更丰满。“赵熙”既然被称为“晚清第一词人”,自然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因此,《情探》这出戏从剧情到结构到遣词造句都极为讲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欢迎,被誉为川剧剧本的典范。

《惊变》是在《情探》的基础上再度创作而成。相比传统戏路,《惊变》最大的出新之处在于,它将王魁辜负桂英的故事从封建的因果报应中剥离出来,把“活捉王魁去阴间”这个结局改成了王魁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精神崩溃而死。这样的改编让王魁的死亡有了合乎情理的、科学的解释,从而突出了对这一人物的道德谴责。

在剧本创作中,《惊变》继承发扬了《情探》文辞典雅、精于内心刻画的优点,如王魁在幻觉中与焦桂英面对面的这段戏,就是在《情探》中焦桂英以情试探和感化王魁一节的基础上浓缩而成,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焦桂英重情重义的善良本性和王魁良知泯灭的心路历程。在舞台呈现上,“代角”手法的运用,不仅使王魁的心理活动得以生动外化,而且将他精神崩溃的过程表演的十分传神,使得《惊变》这场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观众能够深深的沉浸其中,感受川剧的艺术魅力。

《四川省志·川剧志》带您感受川剧的魅力。

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感谢“杜建华工作室”杜建华研究员特别指导!

《四川省志•川剧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指导:杜建华

监制:王 祎

策划:凌 飞

撰稿:杨 睿

主持:葵 葵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