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剧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29

【川剧志音频】《川剧的前世今生》第10集:川剧表现手法之以实代虚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29 19:17:42 浏览次数:347 【字体:

历代川剧艺人在舞台实践中,为适应表现剧情、刻画人物的需要,在三面敞开的万年台上,创造出了许多奇妙的表现手法。运用这些表现手法,演员们可以化有限为无限,变无形为有形,用简陋的舞台条件展现无穷的大千世界。《四川省志 川剧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川剧表现手法中的“以实代虚”。

以实代虚,是一种借助具有代表性的实物道具,结合演员的表演来虚拟剧中景物的表现手法。在我们川剧的舞台上,有很多实物、场景以至于时空都是借助道具,用以实代虚的手法来实现的。比如说,川剧当中对“船”的表现,就是通过“以桨代船”来完成的,也就是演员手拿船桨作一个划船表演。这个时候台上虽然没有出现真正的船,但是观众通过演员手中的桨和他们的表演就可以意会到这是在划船呢。川剧中最负盛名的船上戏就出自《玉簪记·秋江》。

《玉簪记·秋江》剧照

《玉簪记》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宋代的爱情故事:女贞观观主的侄儿潘必正在道观中借读的时候,与尼姑陈妙常相爱。这事儿被观主察觉了,于是就逼着侄儿离开道观赴京赶考,陈妙常知道这个消息后,背着观主乘船追上了潘必正,并且以祖传的白玉簪相赠。后来潘必正高中,与陈妙常完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玉簪记·秋江》剧照

《秋江》这出戏呢表现的就是陈妙常雇船追赶潘必正,得到善良而又诙谐的老艄翁帮助的情节。整个剧以生动的驾船行舟的表演和幽默风趣的对白为特点,既塑造了两位性格鲜明可爱的人物——勇于追求爱情的陈妙常和助人为乐的老艄翁,又以虚拟的手法展现了“人在船上,船在水中”的情景。在演出中,饰演老艄翁的演员根据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借助不同的划船道具,如,船工最常用的桡竿和桨,运用一系列形象的程式动作,不仅将“划船”“靠岸”“搭跳板”“上船”“解缆”“离岸”“行舟”“摆浪”等行船的过程表现得真实可感,而且通过与乘船者陈妙常的配合,将一叶小舟在蜿蜒的“川江”中过险滩、搏激流,时而波翻浪滚,时而平水行舟的起伏变幻刻画得活灵活现。

《玉簪记·秋江》剧照

比如,在最开始的“雇船”一节中,陈妙常在“君去也,奴来迟”的帮腔中快速上场,旋转至台中亮相,一句“见面好把衷肠诉,忙到河下雇船只”,表明她已来到河边,准备雇船;这时内场传来“秋江河下一只舟,两旁撒下钓鱼钩”的渔歌声,并伴以锣声模拟的水流声,此时,在陈妙常的呼唤下,老艄翁双手持桡杆,以撑船状磨步上场,再用力撑杆使船靠岸,然后以身体轻微起伏的站姿站立,以显示他正站在轻轻摇动的“船头”。这段类似“序幕”的表演,以优美的唱腔、象征性的水声和艄翁撑船靠岸、站立船头等虚拟动作,对剧情、人物、景物一一作了介绍,而演员以竿代船、以船带水所营造的氛围,宛若在舞台上勾勒出一幅秋江渔舟图,极具美感和艺术感染力。

紧接着在陈妙常“上船”一节中。老艄翁先将手中的桡竿往地上一杵,使“船”定位,然后从“船头”跳下,躬身拉开“纤绳”,系于“桩上”,再跳上船,以数次半蹲半起表示船受力后的摇动,待船慢慢停稳后,才对陈妙常说:“姑姑,老汉来给你搭一个跳板哪。”边说边做抽板搭桥状,陈妙常问:“公公,稳不稳当哦?”老艄翁回答:“稳当得很嘛”,陈妙常说:“我没有赶过船呀”,老艄翁说:“没有赶过船嗦,没来头,我拿根蒿竿来给你支起,你把着蒿竿就稳当了。”随即老艄翁将桡竿横过去,陈妙常一边说:“公公,你拿稳哈”,一边以左手扶竿小心翼翼地踩着“跳板”上船,走了几步突然脚下一滑,险些跌倒,幸亏有老艄翁保护,才安然上船。

《玉簪记·秋江》剧照

这一段戏,演员凭借一根桡竿,以停船、上船的一系列表演,生动而细腻地虚拟了船上的纤绳、跳板以及岸边的纤桩,还通过船受力后的颠簸等细节,描摹了船和水的动感,使船的形象更加完美。其中,陈妙常脚踏跳板上船及老艄翁以桡竿做扶手等情节,加以地方特色的生活化语言,将富有驾船经验的老艄翁和第一次坐船的陈妙常刻画得栩栩如生。

除了《玉簪记·秋江》外,“以桨代船”的表演在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川剧现代戏《急浪丹心》当中也有着很精彩的展现。本剧讲述的是一艘满载化肥农药的木船,在嘉陵江中遭遇山洪暴发的故事。在江边湿润的沙岸,船工趋身逆江拉纤;在漩涡翻卷的滩头,船长登高观察水情;在急浪如山的漕口,桡片飞舞冲破击浪……演出时,演员们通过传神的“以虚代实”的表现手法,既生动的展示了船工们的劳动生活和与恶浪搏击的壮观场面,又使我们看到,传统的以桨代船、以人演船、人船合一等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在现代川剧中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急浪丹心》剧照

《四川省志·川剧志》带您感受川剧的魅力。

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感谢“杜建华工作室”杜建华研究员特别指导!

《四川省志•川剧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指导:杜建华

监制:王 祎

策划:凌 飞

撰稿:杨 睿

主持:葵 葵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