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
一个地域的风物特产,受到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物产、风俗影响,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饮食文化和地方特色。内江地处沱江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富饶,为内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内江地方猪、冰糖、白糖、蜜饯、朝天椒、大头菜、冬菜、元红豆瓣辣酱、白马水心坝萝卜以及沱江流域数十种鱼类资源,为内江的烹饪发展提供了优质食源。内江的风物特产,历史悠久,特色风味鲜明,历来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内江蜜饯、罗泉豆腐、资中冬尖、周萝卜、黄老五花生糖、黄氏吹糖……沉淀着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工艺制作,成为内江一颗颗璀灿的历史明珠而闪烁着光芒。众多的品牌食品成为市级、省级的“非遗品牌,成为内江人的骄傲,展示了内江人的智慧和独特的工匠精神,有理由相信内江将会有更多的特色品牌进入省级、国家级 非遗 名录,在传承发扬的征途上,内江非遗食品将名扬世界。
内江境内传统小吃品种繁多,特色各异。清脆香酥的油炸粑(以糯米捣烂作皮,绿豆为馅),麻辣鲜嫩的刘抄手(馄饨),糯软柔的猪儿粑(糯米为主料,馅心有咸、甜味),香脆化渣的豌豆粑,皮薄馅饱的锅贴饺,嫩滑味美的豆腐脑,麻辣鲜香的凉粉、凉面,丰腴味佳的“一品大包”(肉包子),球溪镇的干巴牛肉、五香豆腐干,罗泉井的冬菜汆丸子,小碟红油嫩蒜杆、水晶泡菜、冬尖汁渍二冬、菜皮子、麻辣大头菜和酸辣粉、牛肉面、炝锅面、担担面、牛肉蒸笼、粉子醪糟、水煎包子、油果子、肉饼、凉虾、凉糕、凉皮、春卷、泡粑、米发糕、桐子粑、泡筒、爆米花、棉花糖等享有盛誉。
内江蜜饯 相传早在唐代已有了蜜饯的雏形,就是用蜂蜜浸渍果品而成的“蜜果”。到明代弘治年间,内江开始了种蔗制糖生产。蜜饯由蜂蜜浸渍发展到用蔗糖“煮制”。据《内江县志》介绍,蜜饯最先是由家庭主妇将各类瓜果、蔬菜、药材放进锅内,用制冰糖产生的冰水熬煮而成,或自己食用,或在逢年过节、做寿迎亲时款待宾朋,民间俗称这类制成品为“煮货”。内江蜜饯自1676年起开始制作,原料有瓜果、蔬菜、药材,具有“色泽透明,饱糖饱水,滋润化渣,味美香甜”的风格。到了清末时期,独特的蜜饯制品已是声名远扬,“冰桔铺’迅速增加。民国时期,铨源、大华、德华、美新、新华、协康、复兴荣、德孚等20多家蜜饯铺成为内江著名商号,常年产量约50 万公斤。
制作时将原料剥皮去核、制坯,浸漂、软化,放人沸水中煮,减除涩味。将漂煮后的坯子放人糖汁中煮熬,进糖后即起锅人缸储存。数日后,将坯子加热起飞丝,冷却后,裹上白糖即成。
种类主要有:
1.糖渍蜜饯类:原料经糖渍蜜制后,成品浸渍在一定浓度的糖液中,略有透明感,如蜜金桔、糖桂花、化皮榄等。
2.返砂类:原料经糖渍糖煮后,成品表面干燥,附有白色糖霜,如糖冬瓜条、金丝蜜枣、金桔饼等。
3.果脯类:原料在糖渍糖制后,经过干燥,成品表面不粘不燥,有透明感,无糖霜析出,如杏脯、菠萝(片、块、芯)、姜糖片、木瓜(条、粒)等。
4.凉果类:原料在糖渍或者糖煮过程中,添加甜味剂、香料等,成品表面呈干态,具有浓郁香味,如丁香李雪花应子、八珍梅、梅味金桔等。
5.甘草制品:原料采用果坯,配以糖、甘草和其他食品添加剂浸渍处理后,进行干燥,成品有甜、酸、咸等风味,如话梅、甘草榄、九制陈皮、话李。
6.果糕:原料加工成酱状,经浓缩干燥,成品呈片、条、块等形状,如山楂糕、开胃金桔、果丹皮等。
内江蜜饯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多个产品先后获得各种奖项。其中桔饼蜜饯,色泽红亮,滋润化渣,桔味浓郁,并有止咳化痰,开胃健脾等功能,1981年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1983 年获外经部《出口产品质量优良》荣誉证书,1988 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牌奖;樱桃蜜饯,形似玛瑙,色泽红亮,1985 年获四川省牛年群众最喜爱食品称号。1988 年获中国首届博览会铜牌奖;天冬蜜饯,色白晶莹,滋润化渣,甘爽宜人,并有润肺养胃、清热生津作用,1984 年获四川省“旅游产品”“内销工艺品”奖;冬条蜜饯,色白质嫩,淳甜爽口,1988年获中国首届博览会铜牌奖。2005年2月,“内江蜜饯”列人内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 年7月“内江蜜饯”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内江牛肉面 牛肉面其根源难以追溯。红烧风味的牛肉面最普遍的说法是四川老兵以成都菜“小碗红汤牛肉”改良而成。
内江牛肉面面条细滑,牛肉香、麻辣味浓,是内江美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誉,也是著名画家、美食家张大千先生喜吃善作的面食小吃之一。细面重碱、宽汤红油、牛肉臊子烧得入口即化,洒点细碎香菜,汤中还会别出心裁地添加韭黄调味,这也是内江牛肉面独到之处。
制作牛肉面,要用内江特有的含碱水面、牛肉。
先将牛肉切成两厘米的方块,入油锅加姜、蒜爆炒后放人郫县豆瓣炒香,加水烧约两个小时收汁备用。煮面时先在碗内放入花椒面、熟油辣椒、酱油、味精、韭黄、葱花,以及捣碎的姜蒜泥,适量加猪骨汤。在锅里把水烧开后,将水面放入锅内煮1分钟左右起锅,放进碗内,然后将烧好的牛肉臊子浇在面上,撒上香菜即可。
内江牛肉面好吃的原因:一是面含碱且很柔和,面条需用新鲜的机制面,也称“水叶子面”。这种面条比较薄,碱性比较大,煮面时用一口大锅烧水,开后把面条扔进去,用长长的竹筷划拉开来,煮1分钟左右捞起,这样面条不黏口,还有嚼劲;二是辣椒油要炼得好,辣椒晒干以后用油煎过,放石臼里面捣成碎片,炼油则要选择上好的菜油并控制好油温;三是牛肉要炖得好,牛肉选用上好的精肉,用老姜、香料、郫县豆瓣、酱油烧制而成牛肉酥烂入味。
调料里面有小葱、姜蒜水、酱油、花椒粉、味精、少许的醋,有的地方还加人猪板油,味道更鲜美。内江人煮面条喜欢放莴笋叶子或者香菜红彤彤的一碗面条上面覆盖着几片青翠欲滴的叶子,色香味俱全。
资中冬尖 资中冬尖有400余年的历史,2008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资中冬尖用资中特有的枇杷叶青菜(又叫冬菜)腌制窖储发酵而成,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即已驰名全国,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资中人民已有千年制作冬菜的传统历史,传说后周时期盘石县(今资中县)一对勤劳的农民夫妻,在女儿冬姑出嫁时,母亲用资中所特有的枇杷叶青菜腌制密封的一罐盐菜,作为婚礼送到丈夫家,好让女儿荒月不缺菜吃。新婚不到百天,小伙便被官府征去当兵打仗。三年后丈夫平安解甲归田。冬姑把那一罐盐菜打开,一股异香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再看那盐菜变得油浸浸的、黄亮亮的,放进嘴里一嚼,真是口舌生香。她将盐菜放进鸡汤里,汤味更香浓。她把盐菜切细放进回锅肉中炒,满屋飘香。冬姑端菜舀饭上桌,丈夫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问汤和肉中加的什么菜。她告诉丈夫是三年前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那一罐盐菜。丈夫高兴地说,今年我们多做点这种好吃的香盐菜。冬姑是个热心人,她把枇杷叶青菜腌制装罐贮藏后变得更香更好吃的方法,告诉了邻居,并请大家品尝受到众人称赞。从此她的这种用青菜做盐菜罐装发酵的方法就在资州农村流传开来。因是冬姑传授,民间便叫作冬姑菜,天长日久,人们又简称冬菜。民间便开始流传女儿出嫁时的陪嫁品必须有一罐冬菜。民间有首山歌道:“百里闻香不是花,鲜香浓郁冬菜芽,幺妹带上做陪嫁,赢得婆家众口夸。”此风俗习惯一直到解放初。
清康熙年间,资中人陈永礼对冬菜的历史颇有了解,特别对冬菜不加任何香料自然生香和冬菜在外地久负盛名极感兴趣,通过多方造访,决定大规模生产冬菜,便请一位李姓技师在冬尖传统加工制作的基础上进行批量加工,并对原料菜有特别的要求,须取枇杷叶、齐头黄青菜的嫩尖为原料进行加工制作,使其菜质更加嫩脆,在一些关键加工环节上进行改进,为大批量生产细嫩冬尖提供技术保证。开始资中细嫩冬菜尖的大批量生产,取名为“资州细嫩冬菜尖”(民间俗称“资州冬尖”,现称“资中冬尖”)。资中冬尖在清道光年间誉满巴蜀、驰名全国,远销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
资中冬尖具有鲜、香、嫩、脆的特点,地方官员便每年在兴盛永酱园中选其精品窑藏作为贡品举献朝廷。清朝末年,资中人骆成骧高中状元在朝中任职后,便托家人在资中兴盛永酱园购得上好冬尖一担分送各朝中大臣和学士,大学士孙家鼎吃后赞不绝口,便提诗一首赞曰:“枇杷青菜取其尖,巧制精腌有秘传。调味佐餐冠厨膳,资州冬菜不虚传。”事后连宫中太监李莲英也来向骆状元索讨,说是“老佛爷都闻到香味了”。
资中冬尖用途颇广。用刀将资中冬尖剁啐,可作饺子、包子、馄饨的馅儿,可作蒸肉、咸烧白的底菜,可以调汤,还可以合着猪肉宰成碎粒,再合人酒曲,炒成干馅子,用以下饭,可口无比,故而畏惧麻辣的北方人最为喜爱。
资中冬尖誉满天下。1957年在全国干腌菜会议上资中冬尖被评为第二名。1958 年由广州进出口公司出口50吨,销往香港和东南亚各国。197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歌曲《资中冬尖味道鲜》。1983年获四川省商业厅、经委联合颁发优质产品奖,并获得巴蜀食品节金奖,1997 年获中国食品行业优秀产品奖,2004 害农,2008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和“四川省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认可合格证书”。因此,资中冬尖也载人市级、省级“非遗”物质文化目录中。
“黄老五”花生酥 “黄老五”花生酥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生产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花生酥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畅销20多个省、市,广受顾客好评和喜爱。
“黄老五”花生酥是黄氏川酥第四代传人黄老五在继承传统的花生酥制造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改造、创新的结晶。黄老五花生酥系列食品,不含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其成品晶莹剔透,酣而不腻,酥而化渣,被誉为绿色食品。成功申报并列入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司运用现代食品营销手段,在成都建立黄老五食品销售中心,致力于经营管理、战略规划与资源整合,大幅提升企业价值,建立健全市场营销体系。黄老五花生酥正在一步步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立销售中心,并成功进驻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伊藤洋华堂、永辉连锁、红旗连锁等众多大型一线超市。
资中罗泉豆腐 罗泉豆腐是内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汉以前,人们只是用大豆加水制成豆浆,煮沸后作饮料和营养品食用。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隐居罗泉,潜心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在炼丹过程中,因豆浆与石膏偶然相遇成为豆花,吃起来感觉比豆浆还更鲜美可口。刘安叫人将豆花用布包裹,滤去水分,凝成洁白的絮状物,于是就成为豆腐。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罗泉镇,山清水秀,物产丰饶,其豆腐别具风味,成为美宴,盛誉巴蜀。据说这和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分不开。诸葛亮南征时,曾驻兵扎营在今罗泉镇的营盘山。因天干无雨,山上用水、兵马饮水全靠下山到珠溪河驮运。由于旱情持续,河水枯少,为了不与民争水,诸葛亮便派士兵在山间打井取水。几天功夫,井下涌出泉水,其色清花亮色、透明如镜,其味清凉甘甜、沁人心脾、远胜河水。诸葛亮闻讯大喜,亲到井边,品味山泉。见井如箩兜大小,欣然命名为箩泉井。后人为省事,将箩字的竹头去掉,就写成罗泉井了。最早的豆腐,用石膏点制。诸葛亮的伙头军,所带石膏有限,很快就用完了。罗泉在秦朝时即烧制井盐,制盐的附产物是胆巴。诸葛亮见胆巴晶体像石膏,便试用胆水点豆腐,一点便成,效果极佳,味道更鲜。从此以后,资州及其周围地区便用胆水点豆腐了。
罗泉豆腐以其鲜美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所喜爱的美食。罗泉豆腐之所以好吃,最重要的就是当地的泉水。罗泉的达摩山和营盘山出矿泉,泉水清冽,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用泉水制作的豆腐,状若凝脂,洁白如玉,吃来细腻嫩滑,口舌生香。罗泉豆腐还有美容、延寿之功效,所以罗泉不但百岁老人多,而且还有罗泉出美女的传说。
罗泉豆腐宴席。就是全用豆腐做菜。其中花色品种,难以细数,煎、炒、炸、烩、烧、汆、蒸、薰,食用方便,老少欢迎。罗泉豆腐具有细、白、嫩、绵的四大特点,加以辅料可烹调出麻、辣、烫的豆腐佳肴,如熊掌豆腐、麻婆豆腐、烂肉豆腐、锅边豆腐、箱箱豆腐、口袋豆腐、家常豆腐、六面黄豆腐、三鲜豆腐、桂花豆腐、丁丁豆腐、鱼香豆腐、白油豆腐、凉拌豆腐、鲶鱼豆腐、豆腐包子等几十个品种的豆腐,可以说是一桌丰盛的豆腐宴席。
说起板板桥油炸粑,还与朱德总司令有一段故事。1916 年朱德任护国军旅长时,与北洋军在内江县、隆昌县交界的牛棚子一场激战后,消耗体力过大,此时朱德的勤务兵送上来一些圆圆的饼,金黄呈亮。朱德吃得香酥可口,甚是高兴。朱旅长问:“这叫什么?”勤务兵回答:“油炸粑”,“哪里做的”,“椑木镇板板桥”。
资中鲶鱼 资中盛产鲶鱼,文庙照壁上“鲶鱼跳龙门”的雕塑图案和发现的鲶鱼化石诉说着资中鲶鱼悠久的历史,2009 年资中鲶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资中鲶鱼作为美食佳肴,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规模推上餐桌当时,成渝公路(321国道)鱼溪镇天马山路段几十家鲶鱼餐馆前车水马龙食客络绎不绝,形成最初闻名全川的天马山“鲶鱼街”。1995 年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后,取而代之的是鱼溪、球溪两地高速公路口新的“鲶鱼街”。打造出了“球溪鲶鱼”和“鱼溪鲶鱼”两张知名餐饮品牌。这两地“鲶鱼街”快速兴起和规模发展,把鲶鱼餐馆开到了大江南北。
聚集在鱼溪、球溪两地高速路口的鲶鱼馆基本是以老板姓氏命名“xx鲶鱼庄”,都悬挂有“内江名菜”标志,进任一家都能吃到正宗的鲶鱼美食。鲶鱼佳肴有麻辣味、家常味和白味,菜品有大蒜烧鲶鱼、麻辣鲶鱼、水煮鲶鱼、鲶鱼烧豆腐、清蒸鲶鱼、鲶鱼皮等,风味独特。其中尤以家常麻辣味最为普及、最为地道。鱼馆大厨在制作家常麻辣鲶鱼时各有手法,但基本制作工艺大致相似,现宰现烹,食材绝对新鲜。
独特的烹制工艺从选鱼开始,鲶鱼不能选太大的,3 斤左右的最合适,5斤以的鱼肉就显老了。季节不同,鱼的肉质不一,烹制的时间把控也不同。4-5在,鱼肉细嫩,需要更高的油温和更短的时间。10 月以后的鲶鱼就需久煮一,鱼肉的香味才能完全出来。取新鲜鲶鱼剖腹洗净,切成粗细均匀的小块,加入盐、红薯水淀粉腌制十分钟,腌制的时间长短全凭大厨经验。鲶鱼的煮法,秘诀只有四个字--猛炒慢煮,炒制底料时看辣椒的成色就可以判定料炒好没。炒好底料后下鱼,小火慢煮。很多人误以为鱼下锅的时候要大火,其实小火慢煮出来的鱼才有骨力也更嫩。起锅前加入姜、蒜末、葱、芹菜、泡菜、胡椒、醋等调味,再淋入一勺精心熬制的熟油海椒,最后舀人黄豆芽铺底的大盘中,撒上香葱就大功告成。一道色泽鲜亮的美食就可上桌了。
资中兔儿面 资中兔儿面是资中县的著名小吃。兔儿面面条筋道爽口,兔肉满口留香,肉酥而不烂,红白绿相间,色香味俱全,食之令人流连忘返。2007年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内江名小吃”称号。
兔儿面的特色究竟在哪里,能吸引南来北往的食客。
一是兔材好,资中产兔区域广大,农村遍地可养肉兔,加之兔称之为“美容肉”“保健肉”,低脂肪,少胆固醇,质地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肉制品,能让儿童健康成长,助老人延年益寿。
二是炒兔子肉,将兔肉宰成小块,将菜油烧至七至八成热,放入干辣椒、花椒、姜、葱、下兔肉爆炒后,再下豆瓣辣椒炒至酥香时,下盐及香料,掺汤焖烧人味后,即成秘制的兔肉馅。
三是碗底的调料好,兔子面的调料加人熬制的骨头汤,加上葱花、蒜末、猪油、姜汁、酱油、醋、红油辣椒、花椒面等。体现油大汤宽,色红味辣的底料味。
四是煮面掌握好火候,将又白又细的水面放人开水锅中煮,面条断生柔软细滑时,捞人带有小白菜叶或碗豆尖的调料碗内,将兔肉馅盛于面上,此时,一碗香喷喷的兔儿面就算大功告成了。
板板桥油炸粑 在内江街头巷尾,不时听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板板桥油炸粑”叫卖的声音十分悠扬。内江椑木镇板板桥油炸粑历史悠久,手工艺制作,油炸粑色泽黄亮、外酥内软、香酥味美、老少皆喜欢。在 2000 年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内江名小吃”称号。
为何叫板板桥油炸粑?在内江椑木镇后的沱江河小支流上,架着一座木板板桥,清朝末年,在桥头边上住的陈松廷,一面在自家经营山货铺,
一面在家制做油炸粑销售。由于油炸粑风味独特,在当地传开成为一款风味小吃。后来板板桥周围也有几家制作,但仍属陈松廷做得最好,久而久之,就被人称之为“板板桥油炸粑”,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1961年4月17日,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朱德来到椑木公社视察,问起了板板桥油炸粑,并说“这种小吃很好,还是要恢复起来嘛”。1916年到1961年,朱总经历了漫长的 45 年后,对板板桥油炸粑仍然不忘,印象深刻。
如今制作板板桥油炸粑相传已是第六代传人的魏国常,依然是手工制作,注重选择优质的糯米、绿豆、菜籽油。以其做工精细,仍然热锅热灶,现炸现卖,油炸粑呈灯盏窝形,金黄发亮,食之口舌生香,受到南来北往食客的赞誉。板板桥油炸粑已列为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氏吹糖 黄氏吹糖是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吹糖人”源于唐代以前,早期流传于中原及西北广大地区,曾一度失传,是明代刘基(刘伯温)恢复和发展了该技艺。据传,朱元璋登基后,欲诛杀众功臣。为避祸,刘伯温逃离京城,半路遇见一位卖糖稀的老人,互换服装后流落民间经营糖稀。此后,刘伯温琢磨出将糖稀吹捏成动物、人物,自此生意红火,大家都来讨教,他也毫不保留,来者必授。一传十,十传百,“吹糖人”广泛流传,因此,“吹糖人”艺人尊刘伯温为祖师爷。
20世纪80年代前,“甜城”内江盛产甘蔗,制糖业十分发达,从而催生了各种糖文化的发展,“吹糖人”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在内江城区、场镇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肩扛高凳和吹糖工具,走街串户叫卖的“吹糖人”。市中区黄氏吹糖人是其代表之一,于2013年3月被列为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江黄氏吹糖人共有三代,技艺由黄义秀师从他人传至黄海青,黄海青又传至其孙辈黄祖全、黄祖文、黄祖斌、黄祖容(已去世)。黄祖全12始从亲里习吹糖人技艺,与其弟黄祖斌、黄祖文同为内江黄氏吹糖人第三代代表艺人。如今,黄祖全仍隔三岔五地到东兴区和平广场等地表演“吹糖人”绝技,一些房地产商也会邀请他们去做“吹糖人”表演。
黄氏吹糖人的主要原料与其他吹糖人相似。20世纪80年代前,以糖稀(饴糖)为主,80年代后,以白糖为主。而糖稀分麦芽糖稀和以大米、大麦为原料,经混合、发酵、过滤、熬制而成的糖稀。首先,要用炭火将麦芽糖稀熬去水分,其间用小木棍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食用色素,冷却成糖稀块。以前,将糖稀块温火熔解即可,现在,大多以白糖预先熬制成糖块,制作时再将糖块加温变软。黄氏吹糖人制作方法以口吹手捏为主,辅以模印,主要技艺在于“快、巧”二字,通过挑、断、揉、盘、拉、包、捏、摔、吹等技术,将尚有余温的“糖稠”缠绕在小竹棍上,快速、巧妙地吹捏成龙、猴、老鼠、鸡、梨等各种人物、动植物等。吹捏出二龙戏珠、老鼠爬灯台、猴子捞月等民间传说和故事,具有很强的民俗色彩、文化内涵和艺术观赏价值。黄氏吹糖人制品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特别是“老鼠偷油”,一只老鼠钻进油瓶的样子让人过目不忘。
黄氏吹糖人在吹糖造型时要求手和气运用恰到好处,否则,不是糖稀软化、碎裂,就是难以成型。其次,熬制糖稀时,火候和用料也很有讲究。此外,还与季节密切相关,每年只有国庆节后至清明节前这段时间适于吹制糖人,当气温高、湿度大时,糖稀不易成型,一般不吹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