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南充市>阆中市>详细内容

阆中市地情

商周时期,阆中为巴人居住区,人们狩猎耕作,慓勇尚武,喜习歌舞。

公元前314年,秦灭巴后置巴郡,推行秦制,并迁“秦民万家”入巴蜀。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加之关中文化的影响,境内民俗趋同中原。秦亡后,楚汉相争,境内土著继承先人传统,天性劲勇,惯于征战,曾助刘邦“诳楚安汉”“还定三秦”。

汉代,好学之风日盛,境内文臣武将、文学、天文学等方面人才辈出。

唐宋以来,兴科举,重人文,境内多出状元、宰相、士大夫,民风淳朴勤劳。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带来各地不同习俗,形成“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的特殊现象。清中叶以后,各地移民后裔相互交流和影响,并与本地土著人习俗渗透融合,民俗渐趋一致,形成具有阆中乡土特色的民风民俗。

民国时期,废科举、兴学堂、剪长辫、放裹脚,倡导“新生活运动”,民风民俗亦有改变。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风俗随之发生变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风民俗发生明显变化,传统的优良习俗得以发扬,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方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健康、文明、进步的新民俗逐步形成。保留下来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有巴渝鼓舞、阆中皮影、川北灯戏、游百病、亮花鞋等。

来源:阆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9-06-13 16:10:57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