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凉山州>宁南县>详细内容

宁南县地情

宁南县人口游源状况

李传富

众所周知,今天宁南人的绝大多数是历史上移民迁徙而来的后裔。既有汉族,也有彝族、布依族。

祖先们是何时迁徙到今天的宁南现域,并由此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宁南县志》难以能涉细记载,文史资料中也无追溯。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和一部分彝族中已出现了理宗族、建族谱、立家谱的现象。然而由于社会历史原因与文化条件等因素所致,造成在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问题上,各持不一,说法离奇。为了不偏悖历史、不误导历史,对今后历史有个较妥贴的说法或有个较具体的交待,经过寻史访源、查阅部分宗族家谱、走访姓氏长老问史访流、考碑探源了解寺庙起建,都尽量从物证角度,追溯和查找了宁南人口流源状况及寺庙兴建等历史事件的时间情况。

一、宁南人口流源的时间是: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宁南境内就有人类栖息繁衍

今天的宁南县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日以当时会理州属地披砂分县划出建立的⑴;次年又将洼乌分县⑵划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l月,又划入云南省巧家县的江外属地(今景星、大同、骑骡沟、六城、倮格、跑马⑶)而形成今天的县境现域。追古溯故,查出今天的县境人口流源是:

据《宁南县志》载:“据双塘等地发掘出的石器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宁南境内即有人类繁衍”。“明朝以来,汉族、布依族相继迁入定居。逐渐形成汉、彝、布依、回、苗、满、蒙、侗、藏等九个民族杂居县。其中千人以上的汉、彝、布依族”⑷

从周邻地方志佐证看:会理“远在新石器时期即有人类繁衍生息”⑸。巧家“汉置堂琅,县地即有汉族先民定居”⑹。

可见,宁南县现域自古与巧家、会理的历史渊源,是一脉相承的。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宁南境内就有人类栖息繁衍,这应该是无争的事实。

二、彝族最早迁来时间大致在东晋康帝时期(344年)后迁入,大量迁来时间大致在唐朝时南诏政权(公元860年)左右

从《巧家县志》看,“按云南彝族先民北来说,公元前7世纪后,原居住北方的羌族向西南迁徙,并‘显然与黄帝时期就居住在西南的那部分羌族人口逐步融合了’。据彝族文献,‘六祖分支是彝族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自然迁徙’。……次房慕雅热、慕雅卧向‘洛博以北’发展为糯、恒两个支系,分布于今滇东北昭通和四川凉山一带;三房慕克克、慕齐齐向 ‘实夜中部’发展为布、默两个支系,分布于今云南会泽、东川、巧家、宣威、曲靖……。据县民委1987年调查,今四川凉山州布拖、普格、昭觉、金阳、宁南、会东、会理等的彝族,不少是明、清时从巧家、会泽、东川、鲁甸、昭通迁徙入川的”⑺。

从《凉山彝族自治州志》看,彝族的来源,“彝学界多种说法”。唐朝咸通年间(860—874年),“南诏地方政权统一凉山,从云南移民凉山以巩固其统治”“大理地方政权统一凉山时,彝族继续从云南迁入”⑻。这说明在唐朝时公元860年后是有规模性迁入。

从《会理县志》看:“会理彝族一部分世居本土,一部分系由滇黔两省迁来,其族源一般认为与羌人有关。远古西北羌人的一支向西南游牧定居,被广义地称为‘西南夷’, 在越嶲地区的共被称为‘越嶲羌’。其后支系繁衍,有‘昆’ 、  ‘叟’、‘僰’(变称‘濮’等)分支,会无(会理)最早为叟族居住的地方,也多濮族。这些都是彝族的先民。由于民族间的相互融合、迁徙等原因,约在东晋康帝时期(343--344年),现今凉山彝族的直系祖先古侯、曲涅两个支系,从滇东北迁徙进入巴布(凉山)。唐代至明清时期,黔西、滇东北的彝族,曾两次较大的迁移活动,渡过金沙江进入凉山地区”⑼。可见,会理的彝族最早迁来在344年左右,大量迁来在唐代南诏政权(860年)左右。

从《宁南县志》看,“宁南彝族自称‘诺苏’,大部分来源于古彝族后裔‘古候’和‘曲涅’两支系,另一部分是从云南昭通地区和毗连普格、会理、布拖、德昌等县迁入。据考古表明,彝族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中期就在宁南栖息,是宁南的‘土著’民族”⑽。

由此可见:宁南彝族除一部分属世居本土,最早迁来的大致在东晋康帝时(344年)左右、大量迁来的大致在唐朝时南诏政权《860年》左右。

三、汉族最早迁来时间:在北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69)前

从考古探迹分析:在1975年“农业学大寨”的改土造田运动中,他奉当时生产队安排,参加大关山用推土机推坡地造良田,见到过二、三十处被推土机推出的土地背干上有:在同一地下位置,  竟有骨骸三四层(具)及腐朽坏烂棺木;每层(具)间有尺、米土层相隔;有石垒之状:骨骸大致为重叠状,骨骸已腐朽如泥。在同一位置地下大致重埋三、四具骨骸的这一现象证明:①从民俗论,重坟埋人风俗所忌,必是不见前茔所致。(2)从风俗论,后代年年正月里要集代拜祖辈上坟。然而却产生这一现象说明,必是每座坟长期无后人管理后,任受风吹沙填雨涮近百年时间始而复始出现的。(3)从环境论,证明在第一座坟后近千年里,四周的远近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伐树风沙起,后人见空又埋新人。(4)从地点分析,大关山属依山而下的一片几百亩的斜坡山地,上无洪水可下,左右有沟壑,说明此地域干燥为主,若没有千年时间骨骸棺木能朽烂如泥?从古骸重叠现象表明,有二、三十处并非因个别的三、四代后人离迁的偶然所致。并且笔者在这时的暑假中,为挣“工分”吃饭,参加产队的黄家门老堡人工改土,也见到挖出古骨骸及洞穴十处有余,棺腐如灰,骨朽如泥。这些说明不仅止五六百年前而是近千年,洼乌街上(今华弹镇驻所)就有移民迁徙定居了。否则,骨骸没有上千年时间不会朽“如泥”。

2、从史志记载追溯看:洼乌最早以前曾经属于建昌路属地叫阔州,明清时属于会理州管辖。《元史》载:“阔州,州治密纳甸。古无城邑,乌蒙所居。昔仲蒙由之裔名科者居此,因此以名为部号,后讹为阔。至三十七世孙僰罗内附。至元九年(为元朝时公元1272年),设千户。二十六年(为元朝时公元1289年),改为州”⑾。《宁南县地名录》载,在“唐朝,一度为南诏国政权属地。宋时,为大理政权所辖科部(因乌蒙仲蒙由裔孙科为部号得名),属叙州(州治在今宜宾)。元属云南罗罗斯宣慰司都元帅府建昌路。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设千户。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改阔州(因科部讹为阔部得名),州治在今宁南县华弹公社(旧名洼乌)。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率军南证,大败礼右丞实卜及芒部诸兵,乌蒙土府等皆望风归顺。是置乌蒙、乌撒等卫指挥使司。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罢罗蒙庆等处宣慰司,闹州因之,改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后废。明末清初,增置土司。任命绶印,世代承袭”⑿。由此两处记载可见,“杨、黄之说”是有根有据的!证明了当时洼乌一带:在1272年设为“千户”、在1289年设为“阔州”、在1382年改“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已有汉族居住,并且已达到相当的数量。《元史》中与阔州同时有记载的:“黎溪州(治所在今会理县黎溪),古无城邑,蛮云黎驱,讹为今名。初,乌蛮与汉人杂处,及南诏阁罗凤叛,徙白蛮守之。蒙氏终,罗罗逐去白蛮。段氏兴,令罗罗蛮乞夷据其地。至元九年(为元朝时公元1272后),其裔阿内附,改其部为黎溪州”。可见,阔州也应属“乌蛮与汉人杂处”之地。

由此可见,今宁南境内原密纳甸、后称为洼乌的沿革历史证明:自北宋“太祖开宝二年( 969)至元世祖至元九年(1289)改为“阔州”的320年里,一定有汉族先民迁入洼乌一带的金沙江西岸(包括今华弹片及会东鲁吉片区)的广大河谷平坝、山平坝、二半坡居住了;并且已灰到相当的人口数量。

3、从古渡来考证分析:“老渡口”位于今会东大崇乡与我县华弹镇交界处一带。“民国《巧家县志稿》记为‘杨柳古渡’,称‘杨柳依依,夹荫两岸,商旅往来,扁舟横渡,自朝至暮,络绎不绝’。一说,此处就是诸葛亮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泸津’”。

“龙王庙渡口”位于华弹街与对岸巧家龙王庙处。“旧志记为‘阿屋’渡。清乾隆五十七年( 1792)刘汉鼎捐田置义渡”⒆。

由此可析,诸葛亮率兵渡金沙江时,宁巧两岸有无汉族人落居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没有在1792年以前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以上历史的人口数量与古栈道要塞形成过程,刘汉鼎不会有捐田置渡和“络绎不绝”的状况,前面提到的在1 550年前定有“汤姓”无凝。

4、从周边事件与汉族人口变化看:《会理县志》载: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置越嶲郡(今西昌)及会无(今会理),三绛(今会理黎溪境)等15县,外地少数汉族开始进入会理。但道险多艰,这种封闭型的少数民族群居部落仍属地广人稀,发展很慢。唐天宝后,属南诏大理地方领主政权统治,汉族以经商、农垦等到会理(时名会川)定居者日多”⒇。“秦汉之际,发动原汉族移民垦殖实边,‘割齐民以附夷狄’。汉族人口不断迁徙西南,亦当有进入会理垦殖定居的。会理矿产丰富,东汉时期即已开采,冶炼铁矿”(21)。“至唐末宋初,仍是‘境多乌蛮与汉族杂居,而汉族为数较少’ 。汉族大量进入,定居会理,是元明清时期”(22) “元代至元九年( 1272)设罗罗斯宣慰司,派兵驻守。开屯田,设站赤。首先是驻戍士卒道远不能更替,动员其家属随军垦殖,解决军粮和物资供应。寓兵于农,以屯养兵,谓之‘军屯’。至元二十三年始‘立会川路民屯’。其后动员大批内地汉族商人进入,今有‘商屯’之设。这些汉族商人从内地招募劳工为之劳动,以商带农,以农保商,在人口增加的基础上,生产得以发展。明代实行卫所制,继续开军、民、商屯,鼓励汉族迁入屯田,并给以优惠照顾。……‘会川以十指挥使分防,从军者多家焉’。随着会理铁铜诸矿的进一步采炼,汉族定居于此者日多。‘远方人士慕斯土之地沃俗厚,生计易图,挈族而来者相属地’”(23)。《巧家县志》载:“根据出土铜洗上镌铸的年号,产于东汉章帝建初元年(76)至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之间,其出土数之多,分布之广,铸造工艺之精,标志着朱提郡属下的堂琅的冶铜、铸铜事业,己形成可观的规模,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海内久负盛名的堂琅铜洗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24)。可见,会理巧家汉族的生存发展状况。那么,与宁南山水相连的远不过300里、近在咫尺的地域,自西汉后的公元1000年左右,定有汉族先辈因种种企求或原因迁入今宁南境内。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分析可看出:从我县现域沿革变化、周邻地所发生的历史事变及人口动因与洼乌古骸重叠现象等综合表明认为:在公元969年前,就有少量汉族从今天的东川、会泽、巧家、会理及会东方向迁徙到洼乌一带相继居住了。当然,也不排除继唐朝咸通年间(860—874年)彝族大量迁徙今凉山而随后迁入。另外,此时期从今西昌经普格方向迁入的还有待于考证。

那么,这些最早迁居的汉族先辈是因什么原因来的呢?分析情况有:一是南诏至大理政权的部落拉丁充勇或以屯戍边二是战争的伤残、俘掳、掠俘;三是慕会理和东川巧家一带矿宝与沃土富饶,寻矿、经商、垦殖;四是发配充军,劳役和饥荒;五是逃避战乱、劳役赋税和谋生存择居。

因此,基于全面分析,笔者反复斟酌权衡,选取北宋太祖开宝二年时“公元969年前”为今我县境内有汉族移民最早迁居的时间、无论移徙背景、成因、交通条件、生存因素等社会条件,较为妥切,故而取此。

四、布依族迁来的追溯

我县至今有人口上千人的除上述的彝族、汉族外,还有布依族。《宁南县志》裁:清朝“嘉庆二年( 1797),贵州布依族‘南龙起义’失败,毕节地区部分布依族人迁徙入宁南,在今西瑶乡的拉落村和新华、石梨等地定居”(33)笔者1991年到新华当乡长时,听中村的布依族老人讲,他们的先辈是从贵州迁来,首先来到的是拉落村,再后迁到此地的。

来源:宁南县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9-06-11 17:40:35 浏览次数:
终审:李群花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