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解洪 在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2007年1月26日)
各位代表: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改革开放,保持了增长速度加快、效益稳步提高、持续发展看好、统筹协调加强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较好地完成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3.3%,比计划目标高4.3个百分点,达到8637.8亿元,连续4年跨上千亿元台阶。效益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6%,比计划目标高16.6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达到1034.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增长33.6%,达到430.7亿元。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低于3%的控制目标。
(二)三次产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从20.3%下降到18.6%,二、三产业比重从79.7%上升到81.4%。农业结构继续优化,优质水稻、玉米播种面积分别扩大60万亩和33万亩,全年肉类总产量1025万吨,增长7.2%,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7%。工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97亿元,增长24%,比计划目标高9个百分点,四大优势产业支撑作用加强,增加值达到1904.7亿元,增长27%。服务业稳定发展,完成增加值3259.1亿元,增长1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6亿元,增长14.8%,为近10年的最高增速,比计划目标高2.8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979.6亿元,增长35.8%。
(三)投资结构得到优化,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24.5亿元,增长30.1%,比计划目标高12.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比重达到49.3%。控制性行业投资得到抑制,钢铁投资下降12.8%,铁合金投资下降24.7%。薄弱环节投资得到加强,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35.3%,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5.1%。能源、交通建设力度加大,能源投资完成665.4亿元,新增电力装机容量427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2621万千瓦;天然气总产量达到160亿立方米,增长12.4%。交通投资完成331.6亿元,增长39.6%,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788公里。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8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34.3%,提高1.3个百分点。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新增有效灌面21万亩,新建通乡通村公路1.2万公里,新建沼气池45万口。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投资801亿元,紫坪铺水利枢纽、宜宾至水富高速公路、白马电厂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工程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锦屏一级、瀑布沟水电站、成都地铁一号线等项目加快建设,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康定机场、80万吨乙烯等项目开工建设。
(四)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加快,两市五县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积极推进,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6.9%,提高3.4个百分点。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全省实行备案制、核准制的项目达到90%。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改革加快实施,以政务中心为载体的服务型审批模式逐步完善。资源价格改革稳步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领域和深度得到拓展。
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9.5%,达到110.2亿美元,其中,出口66.2亿美元,增长40.9%,比计划目标高28.9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比计划目标高2.8亿美元,增长23.4%;引进国内省外资金1096.4亿元,增长53.1%;来川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25家,有实际投资的企业达到75家。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西博会,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的合作与交流更加深入和广泛。
(五)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资源节约初见成效
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深入实施,全年完成营造林690万亩,退牧还草1300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3%,提高1.3个百分点。环境保护和治理进一步加强,完成139家重点排污企业限期整治任务,32条小流域的整治全面展开,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已全部划定;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增强,污水处理率达到42%,垃圾处理率达到58%。空气质量和江河水质有所好转,全省空气质量达到三级以上的城市为91.7%,提高4.2个百分点,五大河流121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1.7%,提高0.5个百分点。资源节约力度加大,耕地保有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三大约束性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和企业业绩考核,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省“百户企业节能行动”和“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顺利开展。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增加,全省教育支出增长29%,科技支出增长20.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4.7%。科技事业得到重视,出台了支持企业自主创新10项政策措施,绵阳科技城、成都高新区、德阳重装基地和攀西钒钛新材料基地加快建设,西部最大的科技馆建成开馆。教育事业得到加强,新增8个县实现“两基”目标,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8.7%;“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农村学生平均减负271元,11.5万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基层文化馆、图书馆建设进度加快,全省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7%和96.8%,四川电视塔建成。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启动了628所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扩大到84个,覆盖农村人口3765余万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省十运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3‰,控制在3.6‰的计划目标内。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增长11.5%,比计划目标高4.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013元,增加210.2元,比计划目标多40.2元。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63.1万人,比计划目标增加1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控制在5%的计划目标内;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874.1万人,增加23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城镇各类参保人数达到2555万人次,增加231万人次,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人数达到107万人次;城市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扶贫工作成效明显,新解决2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通过免除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以及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让全省农民得到66.8亿元的实惠;安置被拆迁户36.4万户,基本解决了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遗留问题。
从总体上看,2006年我省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完成计划情况比较好,但仍有两个指标没有完成计划目标。
——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2006年我省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有所下降,但预计不能完成下降4%左右的计划目标。虽然我省按照国家的要求,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能耗水平比前几年有所下降,但由于我省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阶段,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能源消耗较大,同时存在认识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实施效果滞后等问题,节能降耗预计不能完成预期目标。
——粮食总产量
2006年我省粮食总产量3247.7万吨,没有完成年初粮食总产量3400万吨的目标任务。主要原因是我省遭受特大旱灾,受旱作物3100万亩,其中成灾1748万亩,绝收467万亩,导致全省粮食减产161.5万吨。
2006年我省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依然不高。从经济总量看,尽管我省生产总值排在全国第9位,但与发达省市的差距还很大,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人均水平看,我省人均生产总值不足全国的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全国的80%,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全国的85%。从发展阶段看,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低6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率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左右。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单位能耗高,我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高2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全国高35.9%。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的51%,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2%,废水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60%。
三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中低产耕地面积占70.6%,有效灌面仅占耕地面积的64%。2006年发生的特大旱灾,更暴露出我省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水利设施不配套和陈旧老化等突出问题。
四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较多。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不够健全,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同步,就业不够充分,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住房价格持续上涨,农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我们既要看到成绩,也要正视问题,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07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具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国内贸易和投资日趋活跃,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区域合作明显增强,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二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成渝经济区纳入国家重点区域布局,国家将加大对我省“三农”、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发展的环境进一步趋好。三是我省正处于经济增长的上升期,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将推动投资、消费持续扩大,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四是近几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生产要素供给能力稳步提高,“瓶颈”制约逐步缓解,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五是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显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发展的活力进一步焕发。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节能降耗压力加大,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
2007年是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按照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的部署,我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积极促进旅游经济强省和文化产业强省建设,切实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安排如下:
——经济增长指标
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出口增长15%。这样安排主要考虑到:一是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相衔接,确保“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二是我省在建项目规模较大,今年还将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汽车、住房、旅游、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投资、消费、出口需求都较为旺盛。三是今年计划目标比去年实际增速低一些,既充分考虑了产业政策、市场准入、信贷、土地、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利于引导各地把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上,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质量和效益指标
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利润增长13%。这样安排主要考虑到:一是为加快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全省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每年至少需要下降4%以上。二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有利于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入,解决就业、社会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和扶贫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三是工业强省战略深入实施,工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有利于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民生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城镇新增就业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6‰以内。这样安排主要考虑到: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二是就业不充分、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制约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三是新增劳动力不断扩大、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大中专毕业生明显增加,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对增加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步减弱,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四是部分生产资料产能过剩和消费品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五是随着经济的较快增长、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逐步完善,物价也有温和上涨的基础。
三、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围绕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我们将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把工作成效体现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增进人民福祉上。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是:
(一)认真落实宏观经济政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合理布局生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着力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稳步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做精做细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使农业由弱质产业向优质产业提升。做强做大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做好做优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水平,拓展服务业领域,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工业强省提供可靠支撑,为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有力保障。
2、调整优化城乡结构。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发展,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的重点放到农村,财政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城镇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共享。搞好成都市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改革试点,积极探索不同区域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3、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市场、法制、政务和舆论环境,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各个行业和领域,提高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
4、调整优化区域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特色突出、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格局。科学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做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和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5大经济区规划,研究提出不同区域的战略定位、发展重点领域、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完善优势互补、对口帮扶和政府扶持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鼓励成都等地区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支持丘陵地区加快发展,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
(二)夯实发展基础,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力争粮食总产量恢复到3320万吨以上,保障我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整治病险水库,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力争全省劳务输出1950万人,劳务收入950亿元。
2、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重点抓好100项技改项目和300项技术创新项目,工业技改投资力争突破1000亿元,技术创新投资完成92亿元。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优势资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做好资源的开发和转化,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流域的水电开发,加快建设全国最大水电基地的步伐,支持川东北地区搞好天然气开发,加快建设天然气化工产业基地,加快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航空、航天、核技术、军工电子等战略高技术产业基地。培育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以攀钢为核心的钢铁集团、以五粮液为核心的食品饮料集团,以长虹为核心的家电集团,以东电和二重为核心的重大装备制造联合体。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全省43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作用,引导产业化项目向园区集中,建设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
3、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大力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重点发展旅游业,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入境游。不断提升五大精品旅游区管理水平,加快新五大旅游区建设步伐,办好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和省旅发大会,促进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1150亿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交通运输等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商贸、餐饮、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主要面向生活的服务业。加快发展证券、保险、会展、咨询、中介等新兴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
(三)增强发展动力,努力扩大市场需求
投资重点调结构,消费着力扩规模,出口继续做总量,发挥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30亿元。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组织实施好300个省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60亿元,竣工投产新光硅业1000吨多晶硅、遂渝高速公路、成铁枢纽北编组站等6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成都80万吨乙烯、康定机场、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等90个重点项目,争取开工锦屏二级水电站、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普光气田、成绵峨城际铁路、兰渝铁路等60个重点项目,做好1000万吨炼油厂、内遂铁路等90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报批、用地、环保、资金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好移民、征地、拆迁等工作。建立项目管理长效机制,完善项目的监管和服务体系。优化项目布局,将政府投资重点转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积极筹措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支持,安排好省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推行BOT等多种方式融资,努力争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发行企业债券,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和外来资本参与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
2、不断扩大市场消费。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领域,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2亿元。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努力增加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增加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培育消费热点,努力扩大住房、汽车、通信、文化、旅游、娱乐、健身、保健等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农村商品流通市场设施和商业网点建设,鼓励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的监管,加快商业诚信体系建设。
3、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稳步扩大出口,抓好医药、电子信息、重大装备、新材料、猪肉等出口基地建设,鼓励机电、高新技术、纺织服装、精细化工、食品等优势特色产品出口,出口额达到76亿美元。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出口加工区内加工贸易向研发设计、自创品牌、物流配送、自主经营销售方面延伸,鼓励扩大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国内短缺的资源性商品进口。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积极发展服务外包。
(四)提高发展质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搞好生态保护。稳步推进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工程,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成果,加快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进一步加强川西北草原沙化和鼠虫害治理,合理利用水、森林、矿藏、土地等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
2、加强环境治理。重点整治工业、城市和农村污染源,抓好200家重点污染企业的限期整治,做好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的治理,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确保人民饮水安全。
3、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坚持依法依规、从严从紧、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的原则,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控制好用地总量,掌握好用地节奏,优先保证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和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建设项目用地。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清理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越权批地、以租代征、未批先用等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制止土地浪费的现象。
4、大力节能降耗。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节能降耗的政策措施,推动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工作。严格执行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强化工业节能、推进建筑节能、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抓好农村节能、提高机关节能。加快建设节能型产业体系,遏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推动能耗低、污染少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节能设备的研发、制造和使用,加快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抓好239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
5、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放、可循环的发展机制,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突出抓好6个重点城市、80个重点县(市、区)、100个重点园区、200家重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五)激发发展活力,改善经济运行环境
强化经济运行保障,拓展发展空间,缓解要素“瓶颈”制约,为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1、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县乡政府债务偿债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深入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社会资金引导机制。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国有企业监管体制,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快推进财政、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
2、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招商引资结构,以产业招商为核心,引导外来投资更多地投向四大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和其他优势企业加大在川投资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和参与境外资源开发。加强国内区域合作,推进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与长江流域、泛珠三角区域、川京、川浙以及西南6省市的区域合作交流。
3、改善金融环境。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土地、环保等政策的协调。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扩大就业、助学的信贷支持,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加大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4、稳定市场物价。把握公共事业和服务价格出台的力度和节奏,探索建立对城乡低收入居民的价格补偿机制。平抑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稳步推进资源类价格改革,加强教育医疗收费、药品和垄断行业价格的监督检查,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强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的预警预测。
5、搞好煤电油气运统筹协调。通过挖掘潜能、强化调度、优化结构,增强煤电气运供给能力。确保生产生活重点领域的能源需求,优先满足枯水期发电企业的煤炭供应,切实保障居民和重点企业的电力、天然气需求,尽量保证重大战略物资的运力需求。利用好丰水期富余电力和川东北天然气资源,做好资源就地转化开发,抓好枯水期电煤供应和储备,完善能源调度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能源生产供应中的突出问题。
(六)注重民生民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发展改革的成果。
1、积极实施“十大惠民行动”。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创新机制,精心实施就业促进、最低生活保障、教育资助、医疗保障、农村交通建设、安全饮水、农民工培训、农村安居、扶贫解困、环境治理“十大惠民行动”,把资金安排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把项目落实到群众受益最明显的方面,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2、努力扩大就业。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积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帮助“4050”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7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有1人就业再就业,统筹做好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城乡低保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救助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扩大到80%的县(市、区)。做好移民拆迁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完善失地无业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搞好扶贫开发,积极做好抗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把增加的财力更多地用于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群众直接受益的方面倾斜,更好地为农村和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抓好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和《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整体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增加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推进省博物馆、四川广电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建设,突出抓好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农村的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舍、乡镇卫生院、广播电视“村村通”、基层文化馆(站)、图书室的建设。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我们将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名 词 解 释
1、四大优势产业:指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
2、两市五县:指资阳市、德阳市和双流县、武胜县、茂县、屏山县、通江县。
3、备案制: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非重大和非限制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方式。凡未纳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专门规定禁止投资的项目以外,由企业按照属地原则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对实行备案制的项目,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主要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是否属于应予审批或核准的项目,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均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
4、核准制: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和限制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方式。国家通过颁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严格限定实行核准制的范围,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对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进行核准,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均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
5、泛珠三角: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口占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区,泛珠三角在全国的地位十分突出,具有“一国两制”和横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特征。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是在WTO框架下属于同一国家主权下不同关税区之间的合作。
6、五大河流:指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和长江干流四川段。
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社会综合能耗与生产总值之比,综合能耗是对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按热值进行综合计算所得的消费量,以吨标准煤作为单位。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越低,说明使用能源所生产的经济效益越高。
8、“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571号),促进重点耗能行业节能减排。千家企业是指2004年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18万吨标准煤以上,包括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个重点耗能行业规模以上独立核算的1008家企业。通过这一行动,“十一五”末,努力实现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行业领先水平,带动行业节能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实现节能1亿吨标准煤左右。我省有39户企业纳入这一行动,省政府已与国家签定了目标责任书。
9、“百户企业节能行动”:指我省2005年综合能耗3.5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200户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10、“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建设部、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457号),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是《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内容包括: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十一五”期间,可实现节能2.4亿吨标准煤(未含替代石油),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指标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
11、“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2、“普九”: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3、“两免一补”:指国务院决定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
14、主体功能区: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5、五大精品旅游区:指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
16、新五大旅游区:指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蜀南竹海度假旅游区、“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
17、“四个一批”:即完成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新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积极做好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18、BOT: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的缩写,BOT融资方式是政府与承包商合作经营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特殊运作模式,指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
19、“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商务部2005年在全国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和鼓励城市大中型流通企业延伸连锁经营网点到农村,在县城建配送中心(店),到乡镇和村建便民连锁“农家店”。在把工业品送下乡的同时,疏通农产品进城渠道。我省力争在三年内,在120个试点县建成200个县(市、区)连锁配送中心(店),3000个乡镇连锁配送超市,7000个村社便民连锁“农家店”。
20、“走出去”:指我国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开展跨国经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21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战略举措。
21、“十大惠民行动”:一是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城镇新增就业5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25万人,其中,困难对象再就业7万人。确保现有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工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二是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行动。把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镇居民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76元;农村低保保障对象达到160万人,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19元;把符合条件的“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新(改)建农村中心敬老院250所以上,新增床位2.5万张,“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20%;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875万人。城市国办老年社会福利机构的床位数增加2000张。三是实施教育资助行动。全部免除农村99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继续对289.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向85.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为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确保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解决20万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完成民族地区9个县“普九”任务,新增寄宿制学生1万人,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国家助学贷款资助高校贫困学生5万人,政府助学奖学金资助高校贫困学生5万人,资助高校贫困学生人数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10%以上;全省特殊教育在校学生规模增长10%以上,在校生规模达到3万人。四是实施医疗保障行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面扩大到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0%;建成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83个、覆盖城市居民850万人;资助150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特困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救助50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特困群众,人均医疗救助272元;城市低保对象年人均医疗救助补助标准达到50元;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到130万人。五是实施农村交通建设行动。建成通乡公路2500公里、通村公路7500公里,建成乡(镇)客运站(点)300个。六是实施饮水安全行动。解决24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72个县(市、区)的调查与区划工作,红层找水打井30万口,解决100万农民饮水困难。七是实施农民工培训行动。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工200万人次,其中,品牌培训70万人,获证140万人次;在60个县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培训骨干农民6万人,带动60万农户科技推广。全省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八是实施农村安居行动。解决2.5万户农村特困无房户和受灾群众住房困难问题。解决2万户民族地区特困农牧民住房困难问题。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搬迁5000户;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50万口。九是实施扶贫解困行动。解决20万农村绝对贫困群众温饱问题,改善60万农村低收入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按总体规划启动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十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进一步加强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污染治理,挂牌监管整治200家工业污染企业,5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监督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常达标运行;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内城市污水收集率达到:成都85%,自贡80%,泸州65%,绵阳80%,广元60%,遂宁80%,内江70%,乐山65%,南充65%,眉山70%,资阳55%,江油70%,简阳50%,阆中50%;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实施18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大力推进土地整理“金土地”工程,整理100万亩土地,实现新增耕地10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60万亩;继续推进和巩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建设工程,实施森林管护2.88亿亩,建设公益林343.7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273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
22、“4050”: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40周岁以上就业困难下岗失业人员。
23、零就业家庭:指在家庭成员中,有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即男18-60岁、女18-55岁,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但目前尚无人从事有收入劳动的城镇登记失业家庭。
24、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地区教育基本状况、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以及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主要目标:从2001年起到2010年,我省民族地区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强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建立基本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需要、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民族地区教育体系,在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使教育更直接地为群众脱贫致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要措施: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在10年内投入30亿元;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努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以卫星电视教学为重点的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双语教学;调整教育结构,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25、“两基”攻坚计划:是国家为帮助西部未实现“两基”地区在2007年前实现“两基”而实施的一项教育工程,从2004年开始实施,2007年结束,我省共有42个县列入该计划。
26、广播电视“村村通”:指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广电总局为进一步解决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而实施的一项广播电视覆盖工程。
(来源:20070206四川人大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