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清明特辑】清明节:悲与喜交织的二重交响‖蒋德均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04 19:50:21 浏览次数: 【字体:

清明节

悲与喜交织的二重交响

蒋德均

清明,一个清新美丽的名字,一出游春的时间仪式,一段承平盛世的历史记忆。人们在清明祭祀先辈,慎终追远,寄托思念,又在和煦的春风里,拥抱自然,释放情绪,放松心情,演奏一曲中华民族特有的悲与喜交织的二重交响。

我们知道,作为自然物候24节气的“清明”和作为传统节日的“清明”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时间概念,起到一种时间提示作用;后者是节日概念,具有人文意义的节日仪式。前者是古人将一年365年等分为24个时间节点,称为24节气。每相邻的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15天可再分为3个5天,每5天为1候,5是质数,不能再分,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太阳历中,候是最小的时间单位。后者是古人的一个民俗节日,不仅具有时间节点的提示性,更具有一些人为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节俗规则或曰游戏规则,这就是节日的人文性。

“清明”由节气概念到节日概念的演变,到唐代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这之前,主要是时间节点,之后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特别的文化内涵的节日节点。其中主要的节日内容就是扫墓和踏青。因此,清明节是我国唯一的一个集自然物候与人文约定为一体的传统节日。

作为物候节气的“清明”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淮南子》《历书》等古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以及“清明前后一场雨,好比秀才中了举”等农谚。可见作为时间提示节点的“清明”,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习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据传,这是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习俗。扫墓在秦汉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汉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固定下来。《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按照传统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我国古代,在清明节前还有一个与清明相连的重要节日——寒食节。关于寒食节就得提到晋文公重耳与忠臣介子推的传说。清明(寒食)除了讲究禁烟火、吃冷食、扫墓外,还有踏青郊游、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射弋等一系列传统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禁火,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锻炼以强身健体。这样,清明节便成了一个祭祖哀悼与郊游娱乐的悲喜交织的传统节日。它具有怀念、告慰先祖和自我勉励、自我强健的双重功能。

民俗学者认为,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合并,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节日让位于时间节气。这一变化大抵在唐代完成。《唐会要·休假》卷八十二记载:“大历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敕: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何故?因为时间节点具有不可改变性,而文化节日是可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的。于是,当这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清明”相遇时,作为具有人为约定的文化意义的“清明”最终让位于具有农事时间节点的“清明”,这就成了再也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大家知道,民俗的起源和内涵永远是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的,一种习俗的形成往往有一个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尤其是文人的记录或述说具有特别的意义。也许,它不具备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它具有人为的约定性和特别性。于是,人们尤其是普通民众更倾向相信它,代代相传,传说也可能成为历史,故事也可能变成真实,传奇也可能成为现实。这也是文化或文化传统的魅力所在。清明节的巨大感召力与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得力于文学尤其是中国传统诗词的塑形与传承。

关于清明节有哪些传统节俗内容,由于中国国土辽阔,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言说。一般认为,经历史演变发展,清明节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农历3月3)的习俗,杂糅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概括起来,清明节的基本主题是:祭祖扫墓与郊游踏青。

一、祭祖扫墓

扫墓在古代是一种礼制。《左传》有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可见,国家祭祀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是一种权力象征、秩序象征的重大仪式,而且有严格的祭祀规定。《礼记》有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所以,士以上的阶层才有宗庙,可以在宗庙里祭祖,一般老百姓并没有宗庙,只能在家里祭祖。

大概到了汉代才有墓祭之俗。东汉王充在《论衡·四讳》中有言:“古礼庙祭,今俗墓祀。”到了唐代,人们往往选择寒食节前后郊游并扫墓。作为普通百姓来说,在郊游的过程中顺带墓祭或扫墓后顺便郊游,这是省事省时的好事,但却显得有点不符礼法:郊游宜乐,墓祭宜悲,悲乐交加,于礼不通,与情可解。唐王朝曾颁布法令禁止“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对坐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结果适得其反,老百姓依然如故。唐王朝顺应民心,改而从礼制上承认寒食节扫墓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将它纳入五礼之中,成为国家的法定祭扫日。

《通典》记载:“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莹。……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唐玄宗还颁布命令,将寒食与清明合并放假。《唐会要·休假》卷八十二记载:“大历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敕: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所以,在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已经合流。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它凝聚着华夏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忠孝”文化的集中体现。有诗云:春光正好清明时,柳絮青冢寄哀思。就个体和家庭而言,核心是“孝”文化,尊祖敬宗,感恩父母。对社会和国家而言,核心就是“忠”文化,爱国情怀,具体表现为祭祀先贤、祭奠英烈。故有唐人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古往今来,大量的清明诗文作品是清明意义与习俗的诗意表达,而清明习俗则是清明诗文的演绎内容和行为诗篇,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郊游踏青

清明节气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据周代《逸周书》载:“清明之日,桐始华。”它是春分后的第一个节气。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净,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光。

清明节俗丰富,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关注当下的主题。这种一悲一喜的复调统一于清明时节,意涵着以“我”为中心的“我”与祖先的亲情血缘关系及“我”与自然的天人关系,表明中华文化对过往历史的继承,对先辈的尊敬,对呵护生命、对关爱生命的尊重。这种“天人合一”传统哲学理念在清明节得到生动而具体的体现。它深刻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与死问题的深刻思考,而珍爱生命与慎终追远便是这种深刻思考后获得的答案。这种生与死并置的文化现象,展示的不仅仅是向死而生的矛盾,更体现出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延绵不断的生命力。抒写这方面的诗文很多。比如唐人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一诗云:“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由此可见唐代清明前后郊外出游之况。唐人白居易在《春游》有云:“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宋人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璃,接踵联肩,翩翩赏游,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张先在《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写到:“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写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其他如著名词人柳永的《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等等都记录或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倾城出动,郊游踏春、寻芳觅胜的盛况。

清明,一个纯粹春天的节日,正是阳气升腾的日子,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好春光,人与自然和谐,这才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今天,国富民安,中国日渐强盛,民众享受着和平安宁的生活。当我们祭祀祖先、慎终追远的时候,更应热爱生命、催护新生。欣逢盛世,我们有理由也有条件张开双臂拥抱并享受这春天的盛大节日——清明,将这一传统节日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之中,度过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品位的节日!

作者简介

蒋德均,笔名文生,祖籍四川蓬溪,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新诗百年100位最具实力诗人,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李庄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宜宾首部大型动漫《战神哪吒》文学顾问,书剑创意写作工坊主人,新时代鲁迅诗歌奖(诗歌评论奖)获得者,宜宾学院十佳教师。曾先后担任宜宾学院中文系、艺术系主任,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古代文化、地方文化与企业文化。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写作》《商务与政务写作》主讲教授。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以及纪念馆展陈策划。已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等学术著作5部,文化随笔集10部,《文生抒情哲理诗选》《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等诗集2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册,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文章入选全国高考语文阅读材料和党政领导干部学习材料。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