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脱贫攻坚,从密切干群关系开始‖ 陈义安
脱贫攻坚,从密切干群关系开始
陈义安
南部县永定镇窑湾村位于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地区,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结对帮扶的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我担任了4年的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窑湾村密切干群关系,凝聚全村力量,是全省第一批完成村脱贫“一低五有”目标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时任四川省委副书记刘国中曾到村督导检查工作,四川省脱贫验收模拟现场会(全省第一次)、全省就业扶贫现场会先后在村召开。2016年,底窑湾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2015年6月,我被单位下派到南部县永定镇窑湾村担任第一书记,到2019年8月离开,正好50个月。这期间,我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行岗位职责,全心全意解决群众困难、收获了群众信任、赢得了群众支持,密切了基层党群干群联系,脱贫攻坚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有些事情现在还历历在目。
公开评定的农村低保
在驻村走访过程中,很多农户都向我提出要吃低保,理由五花八门:有年龄大没法干活的,有生大病长期吃药的,有娃娃读书生活困难的,有被村上占田占土要补偿的,有看到别人吃低保心里不平衡的;最极端的是认为吃低保就是吃“皇粮”,不吃低保别人瞧不起的;还有人认为村干部优亲厚友不公平要求重新评的。感觉问题多,但群众愿意告诉我这么一个“外来者”,至少说明了一种信任,如果解决不好的话,群众不稳定,还要影响村民对干部的信任。政策不落实,人心凝聚不起来,脱贫攻坚工作肯定阻力大。
我及时恶补了低保政策,并找村干部了解低保的事情,村干部又在我面前诉苦:每年为评低保户,经常要得罪人。有些低保户“又歪又恶”,邻里关系不好;个别群众把吃低保当资本来炫耀,老百姓不满意;有些事情上级安排了任务,又没有钱来做,只能通过低保“打弯洞”来解决;村上修路占地,没有钱补偿,也打低保的“弯洞”……每到年底,一拨又一拨的村民三番五次来要低保,村干部也觉得脑壳痛。
我没有批评村干部之前的做法,而是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一起商议低保的解决方法。我建议公开评:一是村上安排一个低保名额,由村民代表会来评,示范性开展这项工作。二是各社暂时保持原有低保数,由各社群众自己开会评,村干部到场监督,但不提名不发言也不表决;三是各社评定的低保户,若被发现不符合政策遭取消了,则取消好多就减好多,这个就降名额;四是搞动态管理,每年开会评。部分村干部担心这样做,群众矛盾大,工作不好做。还好,最后大家都同意先搞一年,根据实际情况再说。
2015年11月20日,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会评低保。那天有33人参加,包括各社群众代表、党员代表、老干部代表。会议开始我就先讲明了评低保的纪律要求,强调了村干部不提名、驻村干部不投票,由老百姓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名,还要讲理由,把主动权交给老百姓。最后,意见集中在了2个人身上,一位是上一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杨某,80多岁了,患有慢性病,长期吃药;另一位群众陈某,两口子都年近八旬,儿子视力残疾,孙子还在上学,家庭也相当困难。这两户都很有代表性,群众都认。
为更直观地体现群众意愿,我建议不发纸质选票,而是根据现场参会人数选了33粒小石子,并在两个玻璃瓶上分别贴上两家人的名字,参会的现场领石子,放到自己认可农户的玻璃瓶中。投票结束后,请在场老百姓推举了两名代表上台,公开计数,最后陈某比杨某多3粒,享受低保。整个会议秩序井然,老百姓相当认可。
随后各社又参照村上做法,开会评低保户,老支书最后在本社被评成低保。必须指出的是,评低保过后,当年仍然有两个社私下约定,第二年轮流坐庄吃低保。为稳定推进工作,我当时并没有制止这个约定,但第二年这两个社还是自觉地公开评了低保,并没有轮流坐庄,说明老百姓是真的认可了。这样做还有好处,就是村干部不再直接参与评低保,老百姓也不再无端地找干部要低保,干群关系变好了;那些邻里关系不好的农户也在改,乡风社风都好了。
把低保待遇留给最需要的人,成了大家的共识,再也没有谁提出轮流享受之类不合理要求。群众对党的政策越来越认可,对村上的工作越来越支持,这也带给我一些新启示:老百姓在乎的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是不是公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典型带动的脱贫攻坚
抓不住重点是做不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我继续以这种群众参与的思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2015年下半年,我建议以两户残疾人贫困户做典型来开展工作。二级肢体残疾杨林子,15岁后就没有站起来过,在公路边搭了石棉瓦竹棚居住,已经有地方开始垮塌了,很不安全。两个帮扶单位垫资36000元修建了2间房,一间住人,一间做小卖部,还按了电动卷帘门,国庆动工,元旦就修好了,一下子解决安全住房和稳定增收两个问题。小儿麻痹症残疾人李元银,有一个挂面加工坊但卫生条件差,群众印象不好。我同村干部和李元银一起商量改造方案,地面改成混凝土,天花板和土墙面都用塑料篷布封起来,避免灰尘落下来弄脏面条。不要带有红色油漆的层板做的案板,换成了实木的新案板,并支持他更换了新面条机。我特意购买了2套白大褂送给他,面条加工时必须穿戴整齐,随时看起来要干干净净的。每次做完面条后,必须将案板收拾干净、用具摆放规矩。因为他喜欢抽烟,我刻意要求他不准在加工坊抽烟。很高兴的是他也很配合,这样周围群众都认可了,面条销路也打开了。我每周回南充,也为单位同事和朋友代购一些,他们也很喜欢农村的手工面。两户贫困户通过劳动挣钱,通过做事致富,带动了全村其他的贫困户。
同时,为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我与南部县委办的驻村同志一起,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希望能加快改善基础条件的步伐。最后,窑湾村在全县率先引来了自来水,率先搞农村电网改造,率先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任务。脱贫攻坚向着群众,群众受益了,打心眼里高兴。
群众也愿意通过自己努力来过上幸福生活。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贫困户杨绍珍老人已届八旬,年轻时曾教过私塾,因儿子视力残疾,孙子尚未成年,家庭经济很困难,成了贫困户。2016年,当时的四川省委副书记刘国中来督导检查脱贫攻坚工作,老人家在自家院坝写下了毛主席的诗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还在墙壁上画了简笔画,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当刘书记问杨绍珍老人有什么要求时,80高龄的老人家饱含深情说:“窑湾村是一棵苗,希望各位领导经常来松松土、浇浇水,让窑湾这棵苗长得更壮、更秀丽”,语言很平实,感情很真挚。老人家没提个人要求,博得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杨绍珍老人还向省领导表达了自己强烈的脱贫信心,要“摘掉穷帽子,戴上富帽子”。村支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等不靠谋发展、自力更生建家园”。
2016年,全村硬化水泥路达到15千米,社社都通水泥路,80%以上农户入户道路也硬化了。通过整治小Ⅱ型病危水库和兴建山坪塘,全村有效库容增加到20万方,基本解决了村民生产用水难题。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1000平米、残疾人康复中心600平米。2016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村卫生室、村文化室也达标了,成为全省第一批达成村脱贫“一低五有”目标的贫困村。2018年,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科技支撑的产业发展
窑湾村之前进行了多次产业结构调整,水果、中药材、竹林、栽桑养蚕……等等,很多村民对发展产业都丧失了信心。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在班子分工时,我主动承担了产业发展的担子。如何重树村民信心,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当时村上还有大约35亩现成的果桑资源,是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的,已开始挂果,但缺乏管理,果桑菌核病发病严重,产量很低。这35亩果桑是村上的一个负担,不仅没有收益,还必须支付每亩地200元的土地流转费7000元,加上除草、治虫等,每年有1万多元支出,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经再三考虑,我决定以此为突破口来推动全村产业发展,一方面期望解决村上每年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利用村上现有资源。还有一个优势是我所在单位,本身就是四川唯一的蚕桑科研机构。
第一步确定业主是一波三折。之前是由村委会集体管理的,我提出由贫困户作为业主牵头来发展,第一年的土地租金村上继续承担,第二年业主承担一半,第三年业主才承担全部的土地流转费用,帮扶单位从技术、资金、肥料、机具、专家培训等方面予以扶持,还承诺通过科研项目解决一部分桑果的销售。很遗憾,没有贫困户响应。进而我向全村村民发出邀约,结果同样没人响应。动员村干部来做也被拒绝了。我心里其实很失望,但这个事情必定要做起来,否则其他事情也不好做了。为此,我通过私人关系联系了当地蚕桑局的师兄,他终于帮我找到了业主来承包桑园,优惠条件只是第一年村上承担土地流转费。从第二个年度开始,土地租金按每亩270元支付,以后每年上升10元。这样土地流转户能分享业主发展利益,也愿意支持果桑园了,逐年增加的土地流转费,也不会造成业主太大负担。
第二步是改造桑园。之前的桑树栽植时密度很大、树形凌乱,而且三四个品种混杂,还有一些不是果桑品种。制定改造方案前,我取得了单位领导和专家支持。改造时,单位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一株一株选,确保留下来的都是纯正的果桑品种。一些专家和课题组还送了省力枝剪、手锯等工具,单位补贴了2吨肥料,花钱也不多。这样认真做事的态度感染了业主,业主主动提出要在另外一片坡上再发展40亩。我当然很支持,与村两委迅速落实了土地。因为是熟土熟地,我建议土地租金每亩300元,同样每年上涨10元,双方都同意了这个方案。作为支持措施,村上承担三分之一的青苗赔偿,我解决三分之一,业主只承担三分之一。短短两个月内,老桑园完成了改造,新桑树也栽完了。这样,在驻村半年时,终于有了75亩标准的果桑园。
第三步就是桑果销售。由于规范的桑园管理,老桑园改造后的第二年就投产,产量虽还不高,但桑果个头变大,口感也变好,还联系南部电视台做宣传,吸引了周围以及县城的人来采摘桑果。第一年不愁销路,业主也放心了。第二年早早地与阆中一家桑果红酒公司签订了合同,基本上没有了后顾之忧。县蚕桑局每年在这里召开2次全县的技术管理现场会,无形之中扩大了窑湾村的声誉。现在,桑果大量投产了,村民除了土地租金还有务工收入。每公斤1.5元到2元的价格帮业主采桑果,一天可以收入100元以上,最多的人一个月挣了2000多块。要知道,这些采桑果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外出务工很难挣到钱。
在桑园改造前,已开始推动另外一个工作,那就是家禽养殖。村民一直有鸡鸭养殖的传统,量不大,一家一般养个10来只,都是散养,偶尔还会因为鸡屎鸭粪的事情造成邻里不和。村上有一位姓陈的养鹅大户,之前一年最多养八九十只,2015年养了500只。入户访谈时我才知道,他曾是赤脚医生,在当地人眼里是有见识的人。我去看的时候,鹅脱毛很厉害,癞子巴巴的,一看就长得不好,他也束手无策。我辗转委托了一些关系,紧急联系了西南大学的李明辉博士,他是专门研究家禽的。他说没看见具体的,不好确定原因,需亲自过来一趟。我喜出望外,连忙赶回南充,接到了李博士。他却是自己驾车从重庆北碚赶到南充的,这一点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李博士与我一起到村查看现场后,认为原因是养殖数量多,场地不足,而且没有专门的饲料来源。李博士提出解决方案后,我先后两次资助了大约2000元的饲料,最终该农户当年仅仅不亏本,但劳力钱是搭进去了的。李博士还另外现场指点了村上的几个鸡鸭养殖户。我邀请他为全村村民做一次技术培训,他爽快地答应了。镇党委政府闻讯后,又组织了全村其他的养殖户参加,一下子来了100多号人。我感受到了农业科技的旺盛需求。
培训结束后,我向李博士提出在窑湾村发展农村家庭养殖的想法,李博士认为可行,但要求农户必须先建好围栏,数量不要太多,避免养殖农户因为养殖条件不足造成损失。要做好防疫工作,避免瘟病发生。我在全村干群大会上提出了发展养鸡的建议,老百姓搭好10个平方的棚子,村上验收合格了,就可饲养不超过50只的鸡,鸡苗不需要养殖户出钱。限定在50只,主要是担心一些困难家庭,本身粮食可能都不宽裕,到时鸡鸭没吃的,人也没吃的,那就要出问题了。
第一批报名的农户有16户,其中贫困户有8户。为确保养殖成功,我组织农户到临近村的养鸡场参观。那个养鸡场的老板比较有经验,每批饲养5000只,养鸡场却没有臭味。原因是在糠壳做的垫料里加了发酵菌一类的东西。农户参观后都很惊讶,也开始慢慢接受这种没有臭味的养殖方式。在随后第二批发放蛋鸡苗时,我降低了资助条件,养殖户需自己承担一半的鸡苗钱,这次发展1600只。开始产蛋后,为同事代购土鸡蛋也成为我回家前的必选动作。
到2016年5月,在县委、县政府帮助下,我们与广东温氏集团联系,发展规模化养鸡。准备建4个现代化养鸡大棚,每个长100米,宽12米,4个棚每批可养4万只左右,每年大约能养16万只。只是投资有点大,建一个标准的养鸡大棚,连买设备和场地基建预计要27万元,每平方米政府和企业分别补助50元,一个棚有12万。村干部动心了,我却感觉心里没底,不想推动这事。村干部和老百姓意见也不一致,但最终项目确定要上。我又想到了李博士。
李博士告诉我,现在这种企业发展的规模化养殖,防疫技术一般是有保证的,只要销售体系不出问题,完全可以发展,并建议我到重庆璧山区考察一下。很巧,我有研究生同学在璧山某镇当镇长。联系上后,他很热心地邀请我去,早上6点陪我一起去考察肉鸡交易市场,并随意选择了几个家庭养殖户让我参观和访谈。更巧的是,在他没有担任领导之前,也曾亲自参与过这种模式的养殖,是挣了钱的。他告诉我这个事情可以做,并且说如果有项目资金补助的话,可以建10个,到时他可联系养殖户来承包,璧山这边因为环保压力,有些养殖户正在寻找基地。这个话,坚定了我的信心。随后,我带领镇村干部到璧山考察,实地了解,还参观了温氏集团在璧山的饲料加工车间。考察回来,全村干群的意见就比较一致了。
随后的发展确实在技术上没得啥子问题,只是配套水、电设施和粪便处理又增大了投资,总投资最后有130多万,其中省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解决了100万,29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周转金贷款入股14.5万,其他通过党员示范工程资金等来解决了。当年10月2日就投放了第一批鸡苗1万只。现在,养鸡项目每年至少为村集体创收8万元。2019年窑湾村又引进了养猪场,年出栏生猪3000头左右,也是没有什么臭味的,群众很支持。
在产业发展上,我现在有点感悟,总结起来就是12字:“栽得下、守得住、管得好、卖得出”。栽得下,就是要有特色,老百姓要认可,要适合当地的气候和生产习惯;守得住,就是要坚持个十年八年的,不能前脚栽下去,后脚就甩了,也不能三天两头搞调整;管得好,就是要讲科学,要找专家,不能蛮干;卖得出,就是要有领头羊,要考虑市场销路,不能等客上门,也可以搞电商。现在不当第一书记了,经常还是要搞农业技术培训,我也经常这样讲。
其实,回顾我的这段历史,我认为脱贫攻坚实现了“三个明显改善”:一是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发展能力强了;二是贫困户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增收渠道多了;三是党的惠民政策落实有了明显改善,干群关系好了。这三个改善使得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老百姓就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