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四川历史名人与美食(一)诸葛亮——蒸制馒头祭神灵‖徐敬国

作者:徐敬国(成都市 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09 20:13:35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历史名人与美食

诸葛亮——蒸制馒头祭神灵

诸葛亮不是美食家,但却与部分饮食有密切联系,尤其是馒头、煎饼等面食。馒头的制作历史悠久,相传是诸葛亮平定南中时所发明。

诸葛亮画(梅凯 作,四川省方志馆藏)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亲率五万大军南征,平定南中朱褒、雍闿、高定以及孟获等叛乱。十月,东、西、中三路平叛大军在滇池会师,为安抚南中各少数民族部落,诸葛亮与以孟获为首的南中部落首领率在滇池畔盟誓,共保南中平安。依照当地蛮夷的习俗,盟誓应斩108颗头颅以祭奠神灵,但诸葛亮却将首领们押解来准备牺牲的人统统解缚放开。他令军中庖厨用面粉制蒸饼,类于人面祭品,代替了血淋淋的人头,南中人们于是称之为“馒头”。他赐给各部落首领三样礼物,一是由他作画的南中图谱,二是象征权力的瑞锦铁券,三是一百面大铜鼓,皆设在当道关隘,既为传递消息的烽燧,又为供人尊崇的神物,南中百姓称之为“诸葛鼓”。除了这三样大礼,诸葛亮还为南中各地派遣农垦官,这些农垦官除教导百姓耕种,还帮助他们把村寨从山上移到平地或适宜农耕的山地。

另据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记载,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收降孟获,安排好相关管理事务,“皆即其渠率而用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开始班师回成都。再次横渡泸水(今金沙江)时,江面大风骤起,云雾弥漫,大军无法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和死去的军士魂魄在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奠,便立即会风平浪静。诸葛亮觉得用人头祭奠太残忍,于是吩咐军士面粉制成人头状食品,混上牛、羊等肉,以作人头替代品祭奠平叛之战中的亡灵。所有祭品抛入江中后,江面上即刻恢复平静如昔,大军安然渡江。后来人们称此面食为“馒头”。

此外,相传诸葛亮率军北伐,实行屯田制,以补充军队粮食供应时,还发现了红萝卜可食用,即令军士栽植,明何宇度《益部谈资》记曰:“诸葛菜,即古之蔓菁,今之红萝卜也。武侯谓视诸蔬有六利,四时各食其根、茎、心、叶,令军中所至咸种,蜀故以是名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徐敬国(成都市 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供稿: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