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成都武侯祠大街——紧邻三国圣地武侯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16 22:18:11 浏览次数:664 【字体:

成都武侯祠大街

紧邻三国圣地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大街,起于一环路南四段,止于浆洗街,长1823米,宽21米,建于1981年。武侯祠大街,顾名思义,因有成都武侯祠而得名。成都武侯祠,也称孔明庙、诸葛祠,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与其他诸葛亮专祠不同的是,它的范围内还包含了汉昭烈庙、三义庙、刘备的惠陵等。虽有这些庙堂,但仍以武侯祠为名,可见百姓对诸葛亮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敬重之深。

成都武侯祠大门(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 供图)

成都是何时有武侯祠呢?正史对此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各种典籍、文学作品中仍可见端倪。据宋祝穆《方舆胜览》记载,武侯庙“在府西北二里今为乘烟观……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内,桓温平蜀,夷少城,独存孔明庙”。由此可知,李雄于公元304年在成都称王,则所建孔明庙的时间应在西晋末东晋初,位置在当时的少城内。

公元760年,杜甫曾春游武侯祠,留下流传千年的名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由此得知,在唐代,武侯祠已位于锦官城外。明初,蜀献王朱椿对武侯祠、昭烈庙进行了全面修缮和整合,将原来武侯祠的诸葛亮像移入汉昭烈庙,由原来毗邻的一祠、一庙,变成了君臣合祀的格局。康熙年间,清政府恢复重建成都时对武侯祠进行调整,形成如今的基本格局。

成都武侯祠前部汉昭烈庙大门 (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 供图)

武侯祠有上千年历史,然而武侯祠大街的历史却很短,它是由老车站街、新车站街、南郊路、澄清街、川藏公路初始段等几段道路逐渐演变形成。

南郊路是一条新街,因地处南郊公园附近而得名。南郊公园原为民国时修建的纪念川军抗战将领刘湘的墓园,后成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文化体验区。

川藏公路初始段,也就是武侯祠大门至高升桥路段,它是一条古老驿路,旧时统称通藏大道。至唐宋,这条路开始向西伸入吐蕃地区,成为朝廷与吐蕃之间交往的通道,蜀地茶叶和蜀锦由此道运往吐蕃换取马匹,诞生了著名的茶马贸易。明清时期,此路更是汉藏两地沟通的交通要道。

1968年,这几段路连同原桥南正街、原浆洗上街的一小段曾被更名为解放路南路。1981年,解放南路中的原南郊路、老车站街、新车站街、澄清街和川藏公路初始段四街一路段合并被命名为武侯祠大街。

武侯祠大街(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 供图)

20世纪90年代起,成都市武侯区将武侯祠大街两侧改建为仿古建筑,并在街口修建了标志性建筑——仿汉阙立柱,武侯祠大街逐渐有了今天独具特色的雏形。

2012年,成都市武侯区对武侯祠大街实施外立面整治,通过对其背景文脉的梳理,将街道按“千秋序曲”“蜀汉礼仪”“万里古道”三个部分进行打造,使其风貌与区域历史文化相辅相成,贯通古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