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周敦颐与蓬安周子古镇‖邓四平

作者:邓四平(四川省蓬安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3-12 20:25:27 浏览次数:2036 【字体:

周敦颐与蓬安周子古镇

邓四平

蓬安县的周子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嘉陵第一桑梓的核心景区之一,被誉为四川最美古镇之一。据县志记载:周子镇系相如县建县即南朝梁代以来,陆续兴起的一座码头古镇,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被誉为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

周子古镇风光(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周子古镇由下河街、新华街、红军街、顺河街、上河街等古街组成,尤其是这个盐店街,过去这里是营、蓬、仪三县食用盐交易的地方。1933年因红四方面军红九军强渡嘉陵江和国民党军队作战时曾在此驻扎,现在改名叫了红军街,在街口至今仍完整地保存有当年刻下的“武装保护苏联”“中国共产党万岁”“取消一切苛捐杂税”3幅红军石刻标语。

周子古镇下河街(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现在周子古镇被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古建筑3000余套。这些民房沿着山坡而建,沿石梯两侧布局,建筑首尾相连,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别具情调。保存如此完好的古街区在整个四川都是非常罕见的。2008年4月,周子古镇和相如故城一起,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已成为有名的影视拍摄基地,《爱亦无声》《水雨童话》《少年朱德》《女子军团》《橙子熟了的时候》《寻找司马相如》等电影电视剧均在此拍摄。

周子古镇(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周子镇原名舟口,又称舟镇,取嘉陵江上往来舟船皆停泊于此之意。古镇码头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岁月的洗礼,但至今依旧保存完好。古码头上,青铜雕塑着驮盐的船工,贩运货物的马夫,赶场的农妇,古码头石墙上还雕刻着《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嘉陵江船工》等浮雕作品,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周子古镇码头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人文。清代诗人伍联芳有《周子镇》诗这样写道:“一条襟带隔蓬州,数里平沙接渡头。云里鱼鳞江上市,镜中蜃气水边楼。牛毛漩急滩声壮,龙角山高树影幽。遥想爱莲人已古,光风霁月至今留。”

蓬安县嘉陵江周子古渡(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为什么原来的舟口镇后来改名成为了周子镇了呢?这还要从北宋仁宗年间一个名叫周敦颐的人说起。北宋仁宗年间,湖南道县出了一个很有名望的人,名叫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而改名。谥元,称元公,学者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其在中国儒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周敦颐的代表作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浙江绍兴籍的文学家鲁迅(周树人)、周作人是其第32世孙,伟人周恩来总理是其第33世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篇我们耳熟能详的脍炙人口的名作《爱莲说》就是周敦颐先生的作品之一。

周敦颐《爱莲说》(蓬州闲士 摄于周子古镇濂溪祠,方志四川 供图)

周敦颐的父亲名叫周辅成(亦名怀成)于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因六举以上特奏名赐进士出身,曾为贺州桂岭县(今广西贺县桂岭镇)知县,后赠谏议大夫。北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时任桂岭县令的周辅成的儿子周敦颐降生在当时的桂岭县县衙。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由于大量广泛的阅读,周敦颐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一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为他而后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周子古镇濂溪祠内周敦颐像(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周敦颐14岁,其父病逝。于是他与同母异父之兄卢敦文随母投靠在衡阳的舅父郑向,至1037年郑向调任两浙转运使疏蒜山漕河,周敦颐同母随迁润州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因他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又酷爱白莲,郑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周敦颐负笈其间参经悟道。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郑家故宅后改为濂溪周氏宗祠(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处)。

周子古镇濂溪祠(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15岁时,他和母亲一同上到京城,投奔舅父郑向,当时郑向已是宋仁宗朝中的龙图阁大学士。这位舅父对周敦颐母子十分眷顾。在周敦颐20岁时,舅父向皇帝保奏,为他谋到了一个监主薄的职位。周敦颐在任职期间尽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周敦颐开始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的重要著作《太极图·易说》。它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论的体系。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还多方吸收了道家、佛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周敦颐就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宋元公案》中对于周敦颐的地位有这样的论述:“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这里所称的元公,就是周敦颐,元公原是他的谥号。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开山之祖的地位。

周子古镇爱莲池(蓬州闲士 摄 方志四川 供图)

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程颢、程颐两兄弟。程颐在后来回忆说,他年少时就是因为听周敦颐讲道,因而厌倦了科举仕途。立志要学习和探索儒家的如何为圣王的道。周敦颐死后,随着程颢、程颐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多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而周敦颐生前的确也以他的实际行动,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风范,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

当时的著名诗人黄庭坚就称赞他为“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jiao)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li:寡妇),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的人,仁宗宝元初(1038年),21岁的周敦颐被推荐为分宁县主簿(掌管文书、机要的州、县属官)。在任上,他明察秋毫,坚持原则、不媚权贵、明断狱案而闻名朝野。在分宁县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是不做的。”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周敦颐善于判案,在分宁县到任不久,这里发生了一件杀人案。相传,当年夏天,有一个人被杀死在路上,人们猜测是被强盗杀死的。周敦颐带了仵作去验尸,见死者身上有十余处伤痕,全是镰刀所伤。周身衣服、物品一样不少,认为这是仇杀,不是抢劫杀人案。于是叫身边的人退下,单独询问被害人的妻子说:“你丈夫平时与谁结仇最深?”被害人的妻子说:“我丈夫忠厚老实,从没与人结仇,只是前几天有个邻居名叫牛二,来向我夫借钱,没有借给他。他很不高兴走了,并说总有一天要报复。”周敦颐立即带了捕快来到死者住的地方,派人通知附近的百姓,叫大家把家里的镰刀全交出来,谁敢隐瞒不交,就要定罪。当数百只镰刀并排在空场上时,一群苍蝇叮在一把镰刀上。经查询,这镰刀正是那个借债不成、口出恶言的牛二的。周敦颐叫捕快将他逮住,那人不服。周敦颐说:“你用镰刀杀人,血腥招来苍蝇,还敢强辩呀!”牛二只得叩头认罪。分宁县的百姓惊奇地说:“周主簿真行,老吏也不及他呀!”周敦颐的名声就传播开了。第二年,周敦颐被调任合州(今四川合川市)通判。

那时,合州虽然已有一万多户人家,却没有一所全州学府,读书人不多。周敦颐决定把州学办起来,改变合州文化落后的状况。

合州城外嘉陵江东岸有一座山,名叫学士山,地处嘉、涪、渠三江汇合处——合州从民国起更名为合川也据此而来。由山顶往山下望去,江水悠悠,白帆点点,风景美丽得很。周敦颐心想:这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要是能把州学办在这里就好了。向人们一打听,原来这是合州大乡绅张宗范的私家花园。他决定登门拜访,与张宗范共商州学之事。张宗范十分崇敬周敦颐的学识人品,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把整座花园无偿捐献了出来。州学办起来后,周敦颐邀请张宗范主持学政,广招学生千余人,不论贫穷富贵,只要天资聪慧,都一一收录。他又遍请天下文人学士前来讲学,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等都曾应邀前来。合州学子读书蔚然成风,人才辈出,每年都要出一两个进士,合州州学名声大振。张宗范也由地方乡绅一下变成了开明士绅,成为了北宋乡绅的楷模。他感到十分自豪,请来能工巧匠,在山顶修筑了一座八角亭,本想请周敦颐题写匾额“八角亭”,周敦颐却挥毫手书了“养心亭”三字,写毕,意味深长地解释:“人,贵在养心也。”周敦颐任合州通判五年,治绩卓著。

说了这么多,那么周敦颐与蓬安的周子镇究竟有什么历史渊源呢?蓬安的这个古镇为什么会取名周子镇呢?

据志书记载: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夏末,周敦颐在合州当判官时,他在朝中当龙图阁学士的舅父郑向,叫他去四川南部县拜谒尚书左丞蒲宗孟。他乘船而上,经果州(今南充市)途经相如县舟口。当时,舟口对岸是相如县县城司马相如故宅所在地。舟口成为从相如县渡江从陆路往北至蓬州、南至广安、西至果州、东往达州的交通枢纽,是商业货物聚散的重镇。相如县的好学之士打听到周敦颐要途经舟口去南部,蓬州士子数十人集中在舟口岸边的码头上列队等候。周敦颐的船只刚到码头停歇,大家兴高采烈地将他接上岸来,请到下河街的水井湾为大家讲学。水井湾这个地方位于唐时就已是文化名山的龙角山怀抱之中,龙角山清泉淙淙,长年不断,当地人从山麓接引溪水造池,池内遍植荷花,水清叶茂,清香四溢;池畔环建长廊,竹柳相连,柔风送爽,迷人醉心。池下数百石级通达江岸,岸边停舟一片,箫笛笙歌,不绝于耳;江中商船如梭,江烟漫山,美妙非凡。

蓬安县嘉陵江周子古渡(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周敦颐对慕名而来的求学者讲道:“从前韩愈说得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要在学业和德行上取得进益,全靠勤奋和深思熟虑。苏秦悬发刺股,匡衡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终成名士。任何事物经过一动一静,都会发生变化。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源,绝对的实体,由于它的一动一静,产生出阴阳二气,由阴阳二气产生木、火、土、金、水这五行。五行之精凝合而生人类,阴阳化合而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然而求学,为人,贵在至诚,诚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当然,一个人的爱好不尽一致,比如世上可爱的花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偏偏爱菊花,李唐以来世人又多爱牡丹。我朝诗人林逋(字和靖)以梅为妻,终身不仕不娶。而我最爱莲花,你看它那出于淤泥而不被污染,濯于清涟而不显妖媚。中间通达,外部秀直,没有枝蔓,亭亭玉立,香远溢清,可以远观,而不能随意把玩。这四种花,好比四种人,菊花是隐逸之士,牡丹是富贵之人,梅花是高雅纯洁之人,莲花是人中君子。然而,菊花虽好,却幽居独处,孤芳自赏;牡丹虽艳,似富贵荣华,正合世俗;梅花虽孤芳高洁,岁寒时只与松竹为友。唯有莲花,端庄正直,清高不凡,具有君子风范,生活于世俗而不为世俗所污。如今世人争名夺利、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多。而不求媚、不攀权、胸怀通达、思想纯正、洁身自好、美德广布的君子甚少呀。”周敦颐的这番讲演,就是后来他著《太极图说》和《爱莲说》的思想基础。蓬州听讲的学士皆受到深刻启迪,都拜他为师。相传《爱莲说》就是在这时写的。后来人们把这里叫做周子讲学处,古迹至今尚存。

到舟口已过三天了,嘉陵江洪水已退,周敦颐登舟去到南部,登门拜谒尚书左丞蒲宗孟。蒲公见他才华横溢,一表人才,自己与其舅郑向交厚,格外亲热。在谈话中,知道周敦颐尚未娶妻,就把妹妹蒲小妹许配给他。周敦颐喜出望外,留居蒲家数日,然后带着蒲小妹双双回到合州。后来周敦颐任南昌知州,他的一位好友名叫程珦,在当军事通判,很敬重他的学识,就叫其子程颢、程颐向周敦颐拜师受业。周敦颐把平生把学知识和研究的理学,全部传授给他们,后来程氏兄弟都在朝为官,晚年以讲学为主。他俩继承和发扬了理学,又系统地建立了一套理学(又称道学)体系,深为朝廷重视和采纳,尊周敦颐为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一生,当过桂阳、南昌县令、郴州知州和广东转运判官,为官正直,明断狱案,为世人所敬重。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四十五岁的周敦颐以患病为由,请求任南康军知县(今江西星子县),他筑室于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取营道故居的濂溪之名,把这溪取名濂溪,开设濂溪书馆教学,世称濂溪先生。神宗熙宁六年(1073)卒于庐山,终年57岁。

相如县人民为纪念这位北宋哲学家曾在舟口讲学,于熙宁七年(1074年)在舟口下河街的荷花池边,新修一座濂溪祠,“濂溪祠”的“濂”字其实深刻蕴涵了人民群众对品行高洁,清白做人,廉洁做官的人士的无限尊崇和景仰之寓意。相如县人民还塑周敦颐的像于祠中,四时祭祀。碑刻《爱莲说》《太极图说》于塑像两侧的墙壁之上,祠堂前的荷花池改称爱莲池,祠旁广植竹树,清幽异常,遂把这里叫做周子讲学处,不久又将舟口改为周子镇,于古镇的濂溪祠旁立石碑刻铭诗以作永久地纪念。清代诗人周铭存诗咏赞《濂溪祠》:“潇洒风尘外,停车教可传。盘桓留胜迹,光霁忆当年。镇口楼台壮,祠旁竹树连。讲堂童子秀,群诵爱莲篇。”

周子古镇濂溪祠(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同时,相如县人民还把周敦颐游龙角山时所誉称的石蓬仙台、龙角峥嵘、苍松龙腾、太极奇观、秀阁飞云、仙洞响泉、夜月龙珠、银瀑红枫诸景,定为“龙角八景”。

作者简介

邓四平,1974年5月生,四川省蓬安县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馆员,蓬安全搜索、蓬安新文网、四川全网搜总编辑。1989年至今,在《中国教师报》《中国旅游报》《青年作家》《四川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篇,多次获国家、省、市各级文学奖,众多散文被选入各种文学选本和中小学生语文单元考试测验试卷。其中,《醉忆故乡醪糟香》被选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编著的现代文经典阅读教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邓四平(四川省蓬安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