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聚焦三星堆】三星堆首创法天象地的规划思想——三星堆文化与历史

作者:孙 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来源:《华西都市报》(2022年1月10日A12版) 发布时间:2022-01-18 21:38:23 浏览次数: 【字体:

三星堆首创

法天象地的规划思想

——三星堆文化与历史

张 华

2021年12月27日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华教授,做客由封面新闻举办的“名人大讲堂”,带来一场题为《三星堆文化与历史》的精彩演讲,与大家分享三星堆的研究成果。

他长期关注古蜀文明的考古成果,并从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每逢三星堆考古发掘有重大成果对外发布,他都第一时间赶往三星堆。在他看来,三星堆新一轮的考古发现,会影响四川考古、中国考古乃至世界考古。

孙华教授“名人大讲堂”开讲(陈羽啸 摄,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

三星堆文化与古蜀历史

三星堆文化是分布在中国西南四川盆地内,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年代范围大致在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100年间的青铜文化,这样文化的典型遗址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它以强烈的宗教祭祀色彩的铜木像设、铜尊组合体为中心祭祀用器,以大量玉圭璋和象牙的使用为特色。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是四川盆地最早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的发现、确认和研究,改写了四川先秦时期的古蜀文明和古蜀历史。

四川盆地的古代文化呈现出这样一个特征:它在穿越秦岭巴山或长江三峡的古道畅通时期,与黄河中游或长江中游的文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这两条古道因某种原因被阻断的时期,它就在先前积累的基础上自身独立发展。这种文化的交互作用开始于三星堆文化时期,所以四川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传统以三星堆为源头,一直延续到秦灭巴蜀以后的一段时间,直到秦汉之际才逐渐又融合到秦汉文化之中,四川盆地的先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多元一体的很好的见证。

我们说了三星堆,再说说古蜀的历史和古蜀文明。

什么是古蜀历史?就是以四川古史传说和文献记载的先秦时期蜀人和蜀国形成、发展和融合的进程,及其不同时期蜀国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状况。根据相关历史信息,先秦时期的蜀是一个延续了近三千年的古代王国的称号,该王国尽管经历了数个时代,但“蜀”这一称号却贯穿始终。为了区别后来四川以“蜀”为国名的地方政权,应该采用有些学者的意见,将先秦以前的蜀称之为“古蜀”。

那么什么是古蜀文明呢?古蜀文明当然和古蜀历史有关,但是文明毕竟不同于历史。古蜀的文明如果定义的话,是以四川古史传说和文献记载的先秦时期蜀人和蜀国的中心制度、科技和艺术成就的一个统称,包括了古蜀时期的产业水准、政治制度、艺术创作,以及文字和文书的发明和使用情况。

三星堆埋藏坑或缘于一场重大政治变故

关于三星堆文化和古蜀历史及文明,它们最重要的历史信息就是来自于三星堆遗址,尤其是该遗址的一组埋藏坑。三星堆埋藏坑是在三星堆遗址发现的一组掩埋大量珍贵文物的土坑群的统称,1986年发现1、2号坑以来,发掘者认为它们是出于祭祀目的挖坑掩埋祭祀用品遗存,所以也有“三星堆祭祀坑”这样的一种解释。我认为,祭祀还不是这些埋藏坑唯一的或最为合理的解释,在还没有最后确定这些埋藏坑的用途和性质的情况下,将三星堆这组土坑称之为“埋藏坑”或“器物坑”,都比称作“祭祀坑”要更为妥当。

一号祭祀坑(图片来源:三星堆博物馆)

关于三星堆埋藏坑,我有一些想法及推论。

首先,我们说说三星堆埋藏坑本身,我认为它们都是神庙毁弃后的埋藏。1986年在三星堆发现了两个埋藏有丰富高品级器物的埋藏坑,2018年在原先发现1、2号坑的地点又发现了6个埋藏坑,从而使埋藏坑的总数达到了8个。这些埋藏坑,除了较小较浅的5、6号埋藏坑相对年代略晚外,其余埋藏坑都是同时有规划的埋藏。这已经被新发现的地层和文物所证实。

正在发掘的这些埋藏坑,坑里除了埋藏了大量被毁坏的神像、人像和供奉用器以外,还有红烧土、木炭渣、碎石板等建筑垃圾,埋藏的器物多有损坏,说明这些遗存都是损毁神庙里的东西。

我认为,当初在埋藏坑附近一定存在着神庙一类地面建筑和祭祀场所,神庙中供奉着三星堆人的神像,陈列着他们祭祀神的祭献用品和仪式用具。这座(或不止一座)神庙的位置,从后来成都金沙村遗址祭祀区域及建筑遗迹位于河边的情形分析,很可能就在三星堆土垄东北临近马牧河一侧,半月形的三星堆土垄将神庙及室外祭祀场所与其他区域分隔开来,保证了祭祀区域的封闭性和神秘性。

三星堆遗址的宗教祭祀区域,本来位于古城北部的月亮湾一带。大约在三星堆文化晚期,宗教祭祀场所才转移到古城南部的三星堆地点。就在三星堆城的祭祀区发生转移后不久,可能发生了一场重大政治变故,变故的结果则导致三星堆新建不久的神庙被焚毁,神像及其神庙内的陈设被砸坏和烧坏,三星堆王国的人们在变故平息以后,出于某种考虑不得不将神庙的这些物品埋藏在祭祀区附近。

二号祭祀坑发掘现场(图片来源: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国家有可能是两个贵族联合执政

由于三星堆埋藏坑的青铜像设给人们提供了前所未见的、新颖的、直观的形象,再加上四川地区遗留下来的数量不多、片言只语、人神杂糅的古史传说的启发,给我们提供了很丰富的历史信息。我们要从这些信息中获得正确的历史知识,首先要把这些埋藏坑放在三星堆遗址和文化的时空框架中,考察它们在三星堆遗址兴衰过程中的位置。

我们知道,三星堆遗址经历了三个文化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三星堆文化兴起之前的宝墩文化时期,那时候三星堆聚落的人们还在和其他宝墩文化的城邦打仗,成都平原还没有统一;第二个阶段就是三星堆文化时期,这时候成都平原已经完成了统一,其他城邦都已消亡,只有三星堆这一个城市存在,三星堆的人们在原先聚落的基础上营建了一个大城,修筑了宫殿和神庙;第三个阶段是十二桥文化时期,这个时期的三星堆,神庙被烧毁,神像被掩埋,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聚落。三星堆古城的统治阶级已经迁移,他们迁到哪儿去了?很可能迁到成都金沙去了。

在三星堆遗址的三个发展阶段,都有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的加入。在三星堆一期末,也就是宝墩文化向三星堆文化的过渡期,就有来自中原地区的人们来到了三星堆。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西面的仁胜村发现了一片墓地,这个墓地里有一些螺旋形的器物,是二里头遗址的很有特点的器物。我认为,在三星堆文化兴起、三星堆城兴筑的前夕,有一支来自中原二里头文化的人们进入到三星堆遗址,正是这支人群与三星堆本地文化的结合,改变了当地文化的发展进程,形成了三星堆文化和国家。而在三星堆文化末期,又有一股来自于四川盆地东部长江沿岸或长江中游的人群进入到三星堆,他们带来了新的技术和艺术,形成了三星堆埋藏坑埋藏物这样的精华。三星堆国家的覆灭,很可能与当时内部和外部势力的交互作用有关。

三星堆铜人像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头发梳成一条辫子,拖在脑后的“辫发”人,其发式好似清代的男人们;另一个族群是将头发挽在脑后,然后用发笄即簪子将其别起来的“笄发”人,这是中国中原地区数千年来人们的主流发式。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个族群的人像中,各有两个脸面上贴有金箔,另在包金竹木杖上所表现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也是两组,这就暗示着三星堆国家有可能是两个贵族联合执政的权力体系。

在这两个掌握权力的贵族群体中,根据三星堆2号坑全躯铜人像的发式及姿势,可以知道,那些从事宗教礼仪的贵族全都是“笄发”贵族。据此推断,三星堆的“笄发”贵族很可能掌握着国家的宗教祭祀权力,而那些“辫发”贵族则很可能掌握着行政军事等世俗权力。三星堆是一个由两个贵族族群共同执政的国家,维持好权力的平衡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三星堆国家的灭亡,可能就与这种平衡被打破有关。

青铜人头像 (图片来源:三星堆博物馆)

法天象地的规划思想系三星堆首创

三星堆文化有500多年的发展历程,古城也经历了几个阶段才形成了最终的形制。早期城址只是马牧河以北,也就是后来三星堆古城西北部的小城,也就是月亮湾小城。再往后城市扩展至马牧河以南,形成了后来三星堆小城和东部外城。再往后继续往南扩展,并且在东北部修筑了仓包包小城,才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三星堆古城的模样。三星堆王国的统治阶级,一直是以西北小城的宫殿区作为统治中心,早期的宗教祭祀区也在西北小城,到了三星堆文化的晚期,宗教祭祀区才从西北迁到西南,形成了世俗区与宗教区隔河相望的状态。伴随着宗教空间的转移,三星堆的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流穿城而过,河的北面是宫殿区,河的南边是祭祀区。由于都城不仅有神权贵族和世俗贵族,还有普通的老百姓,因而,三星堆城还有一道南北向的内城墙将城市划分为东、西两部分。

这种将都城用河流首先分隔为南、北两个部分,然后用城墙再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使得整个城市的平面呈现“田”字形的规划思想是在三星堆晚期才形成的,并且一旦形成,就凝固在人们的脑海中,三星堆城废弃后也没有消失,而是随着三星堆人的迁徙也带到成都金沙去了。金沙遗址的规划思想显然与三星堆城一脉相承。这种都城规划思想一直延续到晚期蜀国都城,就是蜀开明氏的成都,古蜀国最后一个都城,它还是被古郫江分成南、北两个城区。这种都城的规划思想可以用“法天象地”或“法象上天”来命名,这种城市规划思想的发明首创是三星堆人。

三星堆城墙及城壕 (图片来源:三星堆博物馆)

古蜀国的都城规划思想,在秦灭巴蜀后并没有消失,随着巴蜀文化的其他因素被整合入秦汉文化的体系中。中国古代采用“法天象地”规划思想而营建的都城,除了偏处西南一隅的古蜀国都城外,最典型的就是与成都同制的秦统一后营建的大咸阳。以后的西汉长安城,乃至于隋唐东都洛阳城等,也都还有法天象地规划思想的孑遗。

来源:《华西都市报》(2022年1月10日A12版)

作者:孙 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来源: 《华西都市报》(2022年1月10日A12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