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北大二院见证觉醒年代(以物鉴史)

作者:金安平 来源:《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20日 第 06 版) 发布时间:2021-11-20 18:16:55 浏览次数:327 【字体:

金安平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20日   第 06 版)

1918年8月北大红楼建成,被称作北大一院。位于京师大学堂旧址、北京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和59号的北京大学就被称作北大二院了。它经历了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的转换,见证了中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新旧势力在建立京师大学堂议题上达成一致。清政府将景山马神庙街曾是乾隆女儿和嘉公主的偌大空闲府第,批给大学堂作校址。内务府拨款抢修了正殿、配殿、公主梳妆楼等340余间并新建130余间,京师大学堂得以在1898年12月正式开学,一年多后因八国联军侵华停办。1902年京师大学堂重开,增建了许多西式建筑。北京大学档案馆收藏了一份1904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期末试卷,一个叫孙昌烜的学生以《大学堂讲舍图说》为题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校舍:“大洋楼为新班公共科讲堂,工尚未必”。这个“大洋楼”就是竣工于1905—1906年间、至今保存完好的理科楼。中西杂糅是当时几所中国官办大学校园的共同特点,体现了新旧文化共存。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走进北大。1月9日,大礼堂响起蔡元培的就任演说。11日,蔡元培具呈教育部,要求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13日即获批准,15日陈独秀携《新青年》入职北大,执掌文科。1918年1月,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图书部(原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走马上任,此后近一年,他都在这里工作。

蔡元培上任不久即在陈独秀协助下大力整顿教学秩序。各种学会社团纷纷成立,新学之风吹遍校园。一个新北大为一场新文化运动的到来积蓄着能量。

1919年3月,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等发起成立“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团址设在北大二院。这是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地区重要的学生社团,一批进步学生在李大钊等指导下,活跃在北京街道、郊区和长辛店工厂区,向工人农民宣讲新思想、新知识,唤起民众觉悟,对五四运动发生起到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讲演团成为党的外围组织,团员最多时150余人。

二院理科楼是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活动的地方,《京报》社长、新闻学研究会导师邵飘萍常来这里讲座。1919年3月10日晚,李大钊做了“新旧思想之激战”演讲。会员毛泽东听了这场讲座,不久回到湖南,参加当地五四运动。

“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是五四运动中成立的学生爱国运动的枢纽组织,会址也设在北大二院。沙滩红楼北大一院、马神庙北大二院与北河沿北大三院,是见证五四运动的3个阵地。

5月2日,学生联合会在二院大饭厅做出3日召开北京各校学生代表大会决定。3日晚,北大、清华、高等师范、中国大学等13家学校1000多名学生代表集会北大三院大礼堂,邵飘萍介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斗争失败情况,号召学生挺身而出,救国图存。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咬破中指,裂断衣襟,写下“还我青岛”4个血字。与会者声泪俱下,群情激愤,当即通过了5月4日到天安门游行集会决定。北大学生写标语、做旗杆,几乎一夜未眠。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大二院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学校总务处给了“两间颇宽大的房子”,会员们在房间挂起马克思头像,贴上“出研究室入监狱,南方兼有北方强”对联,这便是著名的“亢慕义斋”,他们收集英、德、法等各种文字马克思主义文献及报刊几百种。李梅羹与翻译组同学将德文版《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并印刷少量油印本,在校内外传阅。他们还翻译了《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传》等著作。这些马克思主义图书上都盖有会员自刻的蓝色印泥图章:亢慕义斋图书。1976年,北京大学教授萧超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浩如烟海的藏书中,发现8本盖有“亢慕义斋图书”印章的德文书籍。二院理科楼“伟大开篇”展览中,可以看到这8本珍贵文献复制件。根据当事人回忆,在今天理科楼二层对“亢慕义斋”做了复原。

1920年5月1日,中国第一次公开大规模纪念国际劳动节,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工人游行纪念。在北大二院也组织了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当天停课一天,由李大钊、邓中夏等在二院礼堂召开校工、学生参加的纪念会。纪念会惊动了警方。今天理科楼“伟大开篇”展览中有一份珍贵文件,是当时北京中一区警察署署长焦鼐炳奉命出警北大二院后向警察总监提交的报告:“本日上午八时,北京大学第二院开校役演说会,派员前往监视,到会者均属该校校役,约二百人,每人各持具油印讲义一份,由斋务课课长胡春林演说,谓阳历五月一日为世界劳工胜利纪念日,对于此日历有特别表示,以资庆祝……”会后,平民教育演讲团学生分乘两辆挂有“劳工神圣”“五月一日万岁”横幅汽车,沿途演讲并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传单。李大钊写文呼吁:“希望中国工人把它(1920年5月1日)看成是觉醒的日子!”

今天,走在二院理科楼里,木制地板楼梯发出咚咚的声音。这些历史回声与历史建筑浑然一体,凝结成一种传统与精神,永远延续着。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