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抗战时期东方的“莎士比亚”——曹禺(上)‖ 胡平原

作者:胡平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02 19:07:31 浏览次数: 【字体:

抗 战时期 东方的

“莎士比亚”——曹禺

(上)

胡平原

曹禺(1910.9.24—1996.12.13),真实姓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曹禺笔名的由来是因为他姓“万”,而繁体“萬”字为草字头下一个禺。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而因没有“草”字的姓氏,所以故取谐音“曹”字,两者组合起来便得笔名——曹禺。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杰出的剧作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他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组成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六大杰出名家——鲁(鲁迅)郭(郭沫若)茅(茅盾),巴(巴金)老(老舍)曹(曹禺)。

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它被公认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和成熟标志,为此被中外文坛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从南京到重庆江安的戏剧教学

1936年,曹禺应聘到南京国立戏剧学校任教,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那时他充满青春和活力。由于《雷雨》和《日出》的相继问世,当时的曹禺已是颇负盛名的青年剧作家了。那时剧校的学生,有的是高中毕业生,有的是工作多年,特来进修戏剧、提高艺术的,有的还是由大学生改攻戏剧专业的。他们都有一定戏剧基础,因此要教好这些学生,曹禺就要有更高的戏剧教学能力。

作为剧作家,曹禺深知剧本在戏剧演出中的重要性。曹禺应余上沅之请到南京的国立戏剧学校任教,讲授《西洋戏剧史》《剧本选读》等课程。他聪慧勤学,在教学时对世界名剧如数家珍,对莎士比亚、易卜生很多名作中的名句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对世界名剧的分析详尽而精辟,至于惊奇、暗示、悬念、偶然、必然、等待、意外与意内等编剧技巧的运用,信手拈来,生动例举,同学们易于领会。他第一次的教学实践,就亲自把法国喜剧《迷眼的沙子》,根据中华民族审美观点,改编成中国老百姓所能接受的现代戏剧《镀金》。在第二届戏剧班上,他将学生分为5组,同时排练,直到试演。然后再挑选各组中表演比较好的,组成一台,正式公演。这种做法,既使每个学生都有亲身体验和直接接受老师指导的机会,又可从竞争中相互学习。这出戏公演取得的成功,不只为剧校增加了一个保留剧目,而且加深了师生情感,使学生学有所成,终生难忘。那时他的学生们都习惯地按照他当年的姓名万家宝,尊称他为万先生,根本没有人叫他曹禺,曹老师。

曹禺《雷雨》剧照

1937年秋,剧校已因抗战迁到长沙,原来在南京招考的第三届学生,在录取发榜不久,就因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华北、华东已成为战区,不能到此学习,只得就地补招学员。那时万家宝是主考官,到处招收学生,由于他招生的方法灵活多变,因此为国立戏剧学校招收了许多热血青年。1938年2月,国立戏剧学校迁到重庆。沿途跋山涉水,晓行夜宿,每到一处乡村集镇,师生都一起上岸宣传抗日。万家宝总是手持大锣,精神抖擞地走在队伍前头,为唤醒民众而疾呼呐喊。在万家宝积极主持和安排下,剧校第一批抗战小戏专场《反正》《炸药》《毁家纤难》等,很快排练成功,到各地巡回演出。遇到有剧场、礼堂或饭厅的地方,他们就整台演出。没有条件在室内演出的,则在广场上演《疯了的母亲》,万家宝亲自导演,受到当地人们喜爱。

青年作曲家张定和,先为剧专演出的话剧作曲,后也转到学校专教音乐课。但好景不长,因为剧专在重庆的校址,距国民政府不到两公里,处于日本飞机轰炸的目标区内。为保师生安全,学校奉命疏散,于1939年4月10日迁到川南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县城江安。在此上课读书学戏倒是安静了,但却因交通不便,没有电,很多老师不能再来。譬如黄作霖先生和金韵之先生不久又去了上海,师资力量逐渐削减。这时幸好张骏祥先生从美国归来,到校教导演学和舞台美术。杨村彬先生来校,讲西洋戏剧史兼导演,总算有所弥补。由于剧专第三届起改为三年制,这时就有在校三班学生上课。老师不够,万家宝的任务也就日益增加,除编剧外,《西洋戏剧史》《剧本选读》等,他都承包。而且他教学严肃认真,细读细讲。有些剧本,当时还没有翻译,他就按照原文,边译边讲。他本来也是一位很好的演员,他讲课既传神,又情感充沛,引人入胜,听起来就是一种艺术享受。正如后来剧专同学黄德恩回忆万家宝讲《剧本选读》课的情形:“他一上讲台,念了剧本的名字肖伯纳的《康蒂姐》,没有一个字的客套,立即亲自出马,扮演男女老少各种人物。他沉浸在剧作的规定情景中,充满激情,好象全班的同学都不存在。把优秀剧作的美,真诚地传递给学生,自己也在传递中得到审美愉悦。这里自然有内部和外部的技巧,有台词的处理,停顿和重读。但本质是他在用全部的生命力量来震撼我们的生命。”凡听过万家宝讲课或和他排演过戏的同学们,都颇有同感,无不受到他无形的感染。因此,他在某个班上课时,有些别班的同学也跑来听讲,连后排门窗外都挤满了旁听观众。

由于万家宝教学成绩突出,在江安办学时,他被晋升为教务主任。1940年,学校改名国立戏剧专料学校后,他仍担任教务主任。除协助校长聘请教师、组织教学、安排课程外,还要主持常规的演出事务,工作量相当大。从他的住处到学校,有不到半小时的一段路,他经常是手不释卷,边走边看。在这样繁忙而艰苦的教学生活中,他仍挤出时间写出了著名的抗战新戏《蜕变》和《北京人》,表现出青年剧作家对国家、民族兴亡的深沉关切和对广大人民群众、青年学生的无限希望。

在万家宝做教务主任期间,国内许多大专院校都云集重庆附近,经余上沉校长和万家宝的奋力奔走相邀,众多著名教授应聘而来,师资阵营空前强大,这时正是为剧专14年中的“黄金时代”。除了余校长和万家宝既主校又执教外,特聘了新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黄作霖讲西洋戏剧史和导演学,并兼任导演;金韵之(丹尼)负责表演的基本训练兼排戏;贺孟斧、陈白尘、阎哲吾负责编导创作;专讲灯光处理的余克径,是重庆电力公司一位热爱戏剧艺术的总工程师;中央电影摄影场的化妆师金毅讲化妆;音乐教师是应尚能,国立音乐院教授、著名歌唱家;美术教师是吕斯百,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剧校在南京时曾任教的莎士比亚专家梁实秋和心理学教授肖孝嵘,这时也来上课。还有中国戏剧史的卢冀野,讲苏联戏剧的戈宝权,讲近代西洋戏剧的张平群,讲文化艺术的张圣类,讲国文课的叶圣陶、方令孺、陈子展,讲社会学的孙本文等,都是著名的大学教授。

石挥以笔名英梧在1941年2月10日出版的《剧场新闻》第10、11、12合期写有“内容笔调均甚优美”的《曹禺在古城——剧校回忆录》,深情回忆了在剧坛的前辈与剧校的教授中给他较深刻印象的曹禺。文章说:“他是一个不喜欢讲话的人,但并不是不会讲话。他讲话最多要算在上课的时候。他的课程,没有一个同学不爱听,他在校中担任的课程是各级《戏剧概论》《西洋戏剧史》《剧本选读》《编剧方法》。这些是全校同学最喜欢的功课,是他的《剧本选读》,可以说,他简直不是在讲书而是在演戏。他用丰盛的情感与不同的音调,读着各种角色的台词,用动人的语句,讲出每个剧作的灵魂,用亲切的理解道出角色的个性及其发展与转变。尤其是在讲剧本故事的时候,他能将所有学生自由的带入他所要讲的世界与生活中,与剧中人同甘苦、同纵放、同欢笑、同郁闷、同忧伤。全课室一点声息也没有,连他轻微到几乎难以听见的叹息,也沉重的打动每一个人的心弦。我们甚至于爱听他的授课,胜于捧读他的作品,我们往往自己费两天工夫细读一部名作,只能接受一两段动人的情节,三四句有名的‘悲词’,而那不易深切体会的伟大作品的精髓,每经他一两句湛深的评语,而获得深刻的认识。”蔡骧在《记万先生的教学》中也写到:“曹禺最有名的课是《剧本选读》。在剧校开设的各种专业课中,这门课特别吸引人们,听课率数第一。每逢上这堂课,学校内外大批听众——其中包括来自重庆沙坪坝大学区的学生和重庆市内的戏剧工作者。都按时前来听课,课堂经常爆满。”

万家宝不但课讲得好,而且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学生写出来的习作,交给他看,他都是一丝不苟地批改,有好的习作他都交给教务处组织排练演出。第一届的学生钟锄方,用四川方言写了一出独幕剧《李仙娘》。他看了非常高兴,亲自导演,演出时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之后在校内掀起一股学生创作高潮。随之出现了第三届的何之安写了《末路》《皇军与美人》,寇嘉弼写了《大少爷》,张世骏(石流)写了《最后胜利》;第四届的刘承清(陈青)和宋清涛合作写了《烟枪换步枪》,张家浩写了《红色马》;第五届学生季紫剑写了《可怜林子青》等。他们大都以各种不同的戏剧表现形式,突破了话剧的框架,由学导演的同学担任导演,排成后再对外公演。这种做法给同学们很大鼓舞,因此陆续排出一大批内容精彩和形式多样的小戏,其中也包括万家宝的新作独幕剧《正在想》。他从几个班中选出一组演员,并自任导演。音乐老师张定和还专门写了诙谐风趣的插曲,使整个演出别具一格,对学生的导演和表演都产生很大影响。第四届毕业公演,就采用该班同学陶熊编写的《反间谍》,效果相当好,颇受赞赏,可以说是在剧专14年历史中,在抗战时期的教学和演出中,留下了朝气蓬勃令人难忘的一幕。著名戏剧家马彦祥在谈到国立剧专的教学成就时,曾撰文指出:“国立剧专之所以能通过每期两三年的培训,取得这样大的成 绩,就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方针以演出为主,理论结合实践。十四年里,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戏剧骨干,其中大部分留在国内,今天,都在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这是很不容易的。”

(参考资料:《四川文史》46辑)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胡平原,笔名:黄慧清、胡新,1957年10月11日生,大学学历,汉语语言文学专业,语文高级教师,退休前为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红旗小学教师。1978年起,在《炎黄春秋》《人民政协报》《中华文学》《中华魂》《纵横》《作家文摘》《西南作家》《文史》《四川政协文史》《军事史林》《文史春秋》《档案记忆》《江淮文史》《收藏界》等报刊发表作品1000多篇。现为中国网络诗歌协会会员,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巴南区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巴南区政协、民盟特约文史研究员,重庆市纪实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重庆市中共党史学会会员,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史研究室《口述巴南党史》编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胡平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