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王凌霄 ‖ 雅安五家口今昔

作者:王凌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09 16:20:28 浏览次数: 【字体:

雅安五家口今昔

王凌霄

01

明清时期,雅州雅安县有个古镇叫五家口,现在叫上里古镇。198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中里区为革命老区,其中包括上里古镇。

上里古镇(图片来自网络)

1935年2月,中央红军驻扎在五家口,中央红军的代号为“紫光政治部”,进五家口场镇就见到一副石刻标语:“紫光政治部”。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到达雅安五家口,红军曾在这里驻扎6个月,建立了雅安县苏维埃政府。场镇中有当时总指挥徐向前的司令部和驻地,场镇下方就是三十军驻地和军长张才千的军部所在地。场镇上用石头砌的墙壁上以及周围的石头上、碑上、塔上,都有红军当年石刻的标语,内容有:“蒋介石是卖国贼”“打倒蒋介石”“十万火急,蒋介石要投降日本人”“红军是穷人的军队”,还有红军的十大纲领等,下面落款有:紫光政治部(中央红军)、德诚政治部、认真政治部。这些都是红军的战士们錾刻的,可见红军当时的宣传工作之实在、革命意志之坚定。

红军石刻标语(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石刻标语至今保存完好,它是五家口人民用智慧保存下来的,因为红军和古城镇的群众有着深厚感情。当年,五家口人民对驻扎在这里的红军供应粮食、蔬菜、柴火等,把自己的子女送到红军部队,据民政部门统计的名字就有600多人。五家口的红军子弟,经过雪山、草地,到甘肃时和马匪战斗,再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只有60多人活着。所以老区人民对红军、对共产党有着极其深厚的情谊。红军走后,为了不让匪军破坏这些标语,他们把能搬走的都搬走,巧妙地用于修房屋、院坝等;不能搬的,他们用泥巴糊,任何时间他们都坚决不让任何人破坏红军碑上的石刻。

红军当初选择五家口为根据地是有战略眼光的。要进入五家口,必须通过峡口,这峡口左边是几丈高的河谷,上面是悬崖峭壁,右边是高山峻岭,两峰对峙,真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敌人当然不会硬攻。身经百战的徐向前、张才千等早已洞穿这种军事要地,派重兵把守在后盐山上。国民党的嫡系部队李抱冰部,想通过后崖进剿红军,红军早已挖好战壕,凭借地理优势,和数倍于己的敌人作殊死战斗。李抱冰俗称悍将,见红军早有防备,作顽强抵抗,又久攻不下,自己的部下伤亡惨重,只好撤兵。这一仗,红军以一个营的兵力阻击了李抱冰一个团的进攻,以巨大毅力和艰苦卓绝的战斗,完成了保护红军主力部队、保护新生红色政权“雅安县苏维埃政府”的任务。

上里古镇(图片来自网络)

02

原西康省时期的五家口,在明清两朝是南丝绸之路上三大集散地,在古丝绸之路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它集南来北往的商贾巨富,特别是声名远播的临卭古道联盟通商,打通了各类物质的交流,启迪了经商的门路,加上五家口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建筑物具有特殊的风格,五家口有保障各路巨商大贾的官府和开明绅士,到五家口就感觉和谐安宁。

临邛古城(图片来自网络)

永乐年间,朱棣特别注重民间经济发展,轻工业、手工艺作坊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当时的临邛郡因为司马迁的《史记》而出名,在这部中国经典名著中,司马迁用浓墨重彩写了司马相如的故事,用非常赞赏的眼光写这个西汉时期的文学奇才,特别推崇他写的《长门赋》《子虚赋》等,为此司马相如身价百倍。

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典故传播整个巴蜀,邛崃郡也名声雀起。加之司马相如修建官道、拓宽商旅之路,如到雅州府的五家口驿站,引来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上丝路驼铃不绝,商旅繁忙。

邛崃古时候叫邛郡,据《雅安县志》记载,它曾辖雅安县、蒙阳县等。临邛郡的手工艺作坊起步较早,最早闻名川渝的要数文君酒,它淳厚甘冽浓香,加之“文君沽酒、相如涤器”,一时间品文君酒就觉得高雅,直至酣畅淋漓。所以到明朝时期它的酿造业、纺织业、锻造业(包括青铜、铁器、玻璃)已非常发达。文君酒的购销市场主要就是五家口。

临邛到雅州的五家口形成了完整的商旅之路。来往于邛崃、五家口的交通工具有骡马、鸡公车、背脚,一路上驼铃声声、鸡公车的嘎嘎叫,还有那些背脚工人时不时地要长呺几声。这声音是在与前后的同行打招呼,一听那响彻山谷的嚎声,一种荡气回肠的舒坦、过瘾,背脚听后更壮胆。

邛崃的作坊生产丰富多彩,出产也多,它必须找销路。而销路最好的是文君酒、酱油、醋、蜀锦、铧犁、锄头、镰刀、青铜镜、碗、玻璃制品等。回去的时候,从五家口买回各种毛皮、腊肉、香肠、野味、茶叶、竹笋干、香菌干、干果、各种药材等。由于有五家口韩家五品带刀侍卫主持公道、杨家二品顶戴的声望,五家口市场稳定,从未有欺行霸市现象发生,保证了它几代人的繁华。

邛崃在丝绸之路上是整个川渝线上最重要的交易市场,而它最大的销路市场就是五家口。所以五家口的各种交易物质特别丰盛,它广集邛崃、崇州、彭县、郫县、温江、洪雅、荥经、天全、泸定、昌都、西藏等地客商。

今日邛崃(图片来自网络)

五家口和泸定、炉霍、理塘、康定、甘孜、昌都、灵芝、西藏的交易比雅安还大还广,从成都经邛崃到雅安有二百多里,其中沟壑纵横、翻山越岭,特别是要翻金鸡关,沿途有强盗出没,而从邛崃翻五台山的商旅之路只有几十里,都有韩家保护。

从西藏来交易的商贾也是品种繁多,有豹骨、猴骨、羚羊角、虫草、贝母、藏红花、红景天、牦牛肉等,他们最喜欢雅安的藏茶,其中招牌最响亮的是金尖、康砖,供不应求,签订好合同,就由五家口的人组织背脚运输,翻越最高最险要的二郎山、折多山。那要何等的体力和毅力才能完成如此艰巨的运输任务,也只有雅安农民才吃得下这种苦。难怪在雅安出高速路口,由著名雕塑家塑了农民背着茶包在艰难地行走、马帮驮着茶包逶迤前进在通往西藏的古道上。这组群雕,准确地标示和纪念丝绸之路的艰辛。

03

根据原五家口的建筑遗址来看,明清时期,五家口的场镇是现在上里古镇的五倍。

从南方邛崃的天台山入五家口,那里是皇封圣地白马泉,李世民策封的官称是渊泽侯,规模浩大,气宇恢弘,飞阁流丹,红墙绿瓦,南来北往的信徒都来虔诚膜拜,香火不断,钟罄悠扬,古镇每天进出人上千。

白马泉(图片来自网络)

北面是18罗汉拜观音。在骡马市场的边缘,有18座山,上面茂林修竹,树木参天,枯藤环绕,好似18个罗汉在向观音朝拜。每座山脚下都建一座亭榭,里面有卖凉茶的,专供赶集的商客小憩,为谈生意的人提供方便,也可观风景。这是整个五家口场镇最广阔、最热闹的地方,是骡马、猪、牛、羊市场以及农贸市场。

东面是韩家老房基地,是茶叶、纺织业、绸缎、陶瓷、古董市场。

西面是各种土特产以及外地来的各种杂货。

这样五家口的驿站从下场口到白马泉就有72家。白天商贾云集,叫卖之声、砍价交易之声不断。到夜晚,酒肆店热闹非凡,灯红酒绿,是外来客商过夜生活的乐园。

一入夜,最繁华的街市里聚集着最大团体的客商,烧腊摊最盛行猜拳行令。而那些巨商大贾们、那些拥貂偎裘者、遍身箩绮者们,每到五家口必吃土鸡炖土山药。五家口的山药不仅强筋壮骨,而且口感细腻香糯,块头较大,更因为要在深山挖采,得之不易,所以十分名贵。

更奇特的是金甲鲤鱼。整个五家口的河床都是青石板,毫无淤泥,水质清澈,长流不息从箭杆林的山谷、从古佛山上的岩缝中流下来的水,微生物非常丰富,生长在这里的鲤鱼色泽金黄,红尾,肥美丰腴,鱼肉无论做砂锅豆腐汤,还是清烧、清蒸,或豆瓣鱼、糖醋鱼,都鲜美细嫩,是五家口最受欢迎的烹饪佳肴。

还有一种名品:木叶鱼,古代是给皇家的贡品。它是产自五家口箭杆林山上的水中贵族,最大五寸,烘烤时不要油,它自身的油能渗透包裹它的三层铜合纸,进口酥脆香糯。

木叶鱼(图片来自网络)

一般的小商小贩则喜欢品尝五家口老板娘煮的醪糟鸡蛋粉子汤,或阳春面,或油炸玉米馍。这些食物价廉物美。

在二仙桥上方场镇最上端的河床上,现在可看到当时为了修建廊桥,在河床下面凿的洞,每个洞约碗口大,深约20公分,矗立在河里,可以想见当时的木质廊桥是何等壮观。

04

五家口脱颖而出的有五家,因为家庭殷实了,子女被送到大城市读书,就有了当官的、有生意做得大更的,慢慢形成了杨家顶子、韩家银子、陈家谷子(陈家在山上有一祖坟,笔者曾在荒林里仔细查看,想解开他九世同居之迷)、张家锭子(就是用拳头打架)、胥家女子之说。上世纪80年代,笔者在中里区委工作,喜欢研究地方典故,用了一个月时间和文化局张局长把五家口跑了过遍,什么掌故什么传说都刨根问底。那排在第一的杨家顶子,就是有些书上写的杨家的官做到翰林院编修的二品大员。

五家口真正实力强盛的是韩家,在场镇上他家就有四处房产,场镇的桥头(就是现在红军标语最集中的地方)有规模宏大的韩家词堂,1986年因为建设需要搬到白马泉立为大殿,现在白马泉的大殿就是原来的韩家祠堂。

在场镇中央有一四合院,门前的旗幡上书“卫守府”三字,威风凛凛,明示了主人是不可小觑的武官。

入场口有一韩家的四合院,里面雕梁画栋,每幅门雕或窗雕都有典故。如四郎探母、李冰父子治水、望娘滩、打金枝、三英战吕布等。

山后面就是韩家大本营所在,有7个四合院。中间是一大的四合院,房前的龙门气势非凡,上面的鎏金镂空雕刻显示着主人的高贵及风雅。每根大立柱上雕刻的瑞兽都是极其复杂的镂空雕,小的倒挂狮子玲珑可爱。这个最大的四合院里有笔力雄建的武魁二字,那是韩家子弟韩腾蛟在省上应式时夺得的荣誉,是四川总督的题字。门坊上有假道堂三字,大家知道道台是府官,他的道堂就是州官府衙,一进假道堂就使这个地方有种神秘的感觉。我们仔细研究,发现了州官为韩家题的字:“踩草梭镖”,说明韩家开始练武时是平民百姓。

我们在韩家大院后面的坟地里发现了两座山门,颇具规模,上面有韩腾蛟字样,再看碑文,介绍他在乡试时得到武魁的美誉(乡试是全省武举的比试),写有他官至五品骑校尉,因为为官正直、清廉,经上面特许,可带职视事,明白了韩腾蛟为五品官,相当于府官,可以在回乡探亲时以五品官的身份处理乡间事情,所以叫假道堂。在五家口这样的小镇能出现这样的五品官,已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当然,杨家的二品顶戴也是声威赫赫,且为人正直清廉,为保地方和谐安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凌霄(雅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雅安市雨城区党代表)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