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桓侯巷——旧时祭拜张飞之地
桓侯巷
旧时祭拜张飞之地
桓侯巷,位于成都浆洗街以东,北接黉门后街,南连桓新巷。桓侯,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的谥号,因巷内有张飞祠,还有相传为张飞衣冠冢,故得名。
张飞祠曾是屠宰行业公会所在
自唐代始,张飞被列入官方祭祀对象,宋室依照唐代惯例祭祀张飞,并为之设庙,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关羽祠、张飞祠,俱在府西南七里惠陵左右”。清康熙年间,四川巡抚能泰曾修缮张飞祠。
武侯祠内张飞塑像(来源:成都武侯祠公众号)
清代,张飞祠又被称为“张爷庙”,是当时成都屠宰行业公会所在。
宋代以前,汉初大将樊哙被奉为屠宰业祖师,明清时期《三国演义》流行,加上张飞又出生屠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遂逐渐改为祭祀张飞。屠户们常来张飞祠聚会,祭拜祖师爷,同时也宰杀猪牛等。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张飞生日,还会举办“桓侯会”,其时屠户们需准备猪牛羊、酒水等祭祀张飞。
20世纪40年代,桓侯会活动由屠宰业商业同业公会负责举办,公会理事长或常务理事主祭。50年代后,此习俗逐渐消失。80年代末,张飞祠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被拆除。
成汉墓被误传为张飞衣冠冢
在桓侯巷张飞祠背后一百多米的地方,曾有一个土丘,世代相传为张飞的衣冠冢,并竖有“汉大将军张桓侯之墓”的石碑,但多年来谁也不知道此墓是否属于张飞。据清光绪五年版成都地图可知,张飞衣冠冢与刘备的惠陵、关羽的衣冠庙正好构成三角形,象征着桃园三结义的情谊。
桃园三结义图(来源:成都武侯祠公众号)
1966年,四川医学院(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施工时曾触及墓门,挖出带有“玉恒”年号的墓砖。1981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该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今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墓进行发掘。墓中出土数十件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小型陶俑,金饰、镇纸、铜扣饰、青瓷罐等日常用品以及水田、水井、猪、狗、鸡等模型;并发现“太康”“玉衡”“玉恒”等纪年砖,确定该墓建成年代属于公元341年—347年李寿、李势统治成都的成汉时期。
成汉墓出土陶俑(来源:成都博物馆官网)
此墓又称“成汉墓”,是两晋时期成都少数民族统治者賨人之墓,与张飞并无关联。成汉墓现今已被铁丝围住,四周树木丛生,墓旁矗立着一方红砂石碑,但碑面已经风化,看不清任何字迹;墓前修建了一座古朴的凉亭,亭内还有一块注明“成汉墓”的小石碑。
巷内曾有“肥料”市场
桓侯巷虽是一条偏僻的小巷,但在清代至民国时期,却有令成都人难以想象的粪便交易市场。旧时,没有专用化肥,人畜粪便是最好的肥料,因此出现了专门收购、转卖粪便的粪商。当时城内没有管道排污系统,粪商们便在成都城门外修建了大量的粪塘子以存储粪便。浆洗街上就曾有粪塘子,位于附近的桓侯巷因此形成了买卖粪便的专门市场。建国后,成都市肥料公司成立,统一清除粪便、管理粪塘,并进行转卖,桓侯巷内市场逐渐消失。
桓侯巷南侧有桓新巷,较桓侯巷更长。1961年,为安置城内的拆迁户,在此兴建居民区,定名桓侯巷新村。后来逐渐形成街道,1981年地名普查时将街道更名为桓新巷。
如今,桓侯巷内张飞祠已消失无踪,相传为张飞衣冠冢的墓葬经考证也与张飞无关,仅剩街名记录着人们对张飞忠义勇武的敬重与崇拜,以及三国文化对成都人生活的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1.《成都街巷志》,袁庭栋著。
2.《成都市志·文物志》,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3.《武侯区民俗志》,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