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丹棱县南门桥的民间传说
丹棱县南门桥的民间传说
丹棱县城之南丹棱河上的桥名几经变更,曾留下民间诸多传说。
明代天顺末(1464),知县杨铎于跳礅子上游稍远处创建木桥,取名青云桥。十多年之后的成化年间,知县汤克谐将木桥改建成石桥,更名永安桥。明末彭万昆请于知县卢帝臣,将桥由原址往上移置重建,并更名为南桥。
丹棱县城老南门(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桥名几次更名,但丹棱人仍将其呼之曰南门桥。
县城之南的丹棱河,地当丹棱——洪雅、丹棱——夹江要冲。古时过河只有跳礅子,位置大约在今石拱桥往上一点的位置。所谓跳礅子,即是用条石自左岸至右岸间隔二尺竖于河床,过往之人无论空手或负重,都是脚踏条石跳跃而过。因其高度有限而常被水淹没,极不方便过河。明代天顺末(1464),知县杨铎于跳礅子上游稍远处创建木桥,取名青云桥。木桥之木料置于露天,经不起常年雨淋日晒,时间稍长则致腐朽而不能用。于是十多年之后的成化年间,知县汤克谐将木桥改建成石桥,更名永安桥。永安桥用石料砌成桥墩,桥墩之上用三根一丈二尺长的石梁搭成桥面。至明朝末年,虽历经洪水冲刷,永安桥仍稳固于丹棱河中岿然不动。
民间传说:明末张献忠剿四川时,张献忠养子刘文秀率部据丹棱县城及四郊,昼出夜归经永安桥往四乡八里,屠杀无辜百姓。丹棱除县之西因有彭万昆(彭端淑之祖父)率乡勇抵抗而免遭杀戮外,县之北、东、南诸乡村,尽遭屠戮,四处荒村,杳无人烟。清朝定鼎后,康熙初年有一位道行高深的堪舆家经过丹棱时,对县城的风水进行一番研究后对彭万昆说:“县城之南的永安桥位置不宜,应移建到上游九十九步处,方能保丹棱平安。”这位堪舆家的理由是,龙鹄溪自西北而来,杨柳溪自西南而来,于县城西南隅合流后为丹棱河而往东流去。这两溪合流处就成了一个“人”字。在这“人”字之上的永安桥和跳礅子作为两横,就使“人”字变成了“夫”字。“夫”者兵也,而兵主残杀,所以丹棱遭到了屠城屠村之灾。现在应该拆除跳礅子,同时将永安桥上移,使这里的形状成为一个“大”字,而把再上一点地方的钟嘴河坝之顶端看作一点,“大”字就成了“太”字,丹棱就得太平了。于是,彭万昆请于知县卢帝臣,将桥由原址往上移置重建,并更名为南桥。
南桥为砌石桥礅,石梁平桥,连接县城南门口与河对岸的过街子。乾隆九年(1744)6月,丹棱发生大洪水,南桥被冲垮。时任知县黄云募工修复后,又按古碑记载复名青云桥,并刻石为记。乾隆二十六年(1761),暴雨经旬,桥被大水冲垮,知县李光泗修复。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县吕文俊重修,更名德化桥。同治十二年(1873),桥又倾圯,知县庄定域培修如旧。尽管桥名几经更名,但在丹棱人的口碑中仍呼之曰南门桥。
建国后,1955年在石桥之上就桥墩架设大圆木,其上又铺设厚木枋增宽桥面,可通行汽车。1966年8月9日至11日,仁美安溪河发生特大洪灾时,丹棱河之西、北二支流也遭遇汹涌洪水,南桥被洪水淹没冲刷,桥面水深近1米,而大桥仍安然无事。
1968年12月,在位于南门桥下游100余米处建成八五东风桥,取代南门桥的车辆通行功能,而南门桥因年久木朽不能通行车辆,只作行人过往之用。此桥为二台三墩四孔石拱桥,全长96米,宽7米,孔跨17米,系丹棱县最长的石拱桥。
1981年,南门桥墩用混凝土增高,桥面改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桥,全长63米,宽3.5米,两边没置钢筋混凝土栏杆,可通行架子车、自行车。后来又将钢筋混凝土栏杆改成镀锌钢管焊接栏杆。
2014年夏,丹棱县城开建“八百堰湖润丹棱”工程,于县城中心龙鹄溪与杨柳溪交汇处挖掉钟嘴河坝修建丹心湖。南门桥,这座建于清康熙初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桥被拆除,桥址淹没于丹心湖之中。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