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易旭东 ‖ 越南开国之王原来是“古成都人”系列之十四:奠定汉代中国南疆规模
越南开国之王原来是“古成都人”系列之十四
奠定汉代中国南疆规模
易旭东
前205年,赵佗迅速“击并桂林、象郡”。
南征百越。岭南三郡并为一体,政治上归于一统。据有岭南(今广东、广西大部、越南北部),建立了疆土“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自立为“南越武王”。
前204年,将任嚣城向西扩张,以西文溪为护城河,扩大为周长5公里的大城。于今中山四路一带,东起今旧仓巷一线;西临今广大二巷、小马站一线;南界在今西湖路北侧,南城门在今北京路与西湖路交界处以北。俗称“越城”“赵佗城”。
赵佗城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今北京路基本处于“赵佗城”的中心轴线位置上。
南越王宫博物馆,依“赵佗城”的遗址为基础建成。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广州的城市史,远超过“北京”“南京”等著名都城。
比秦定都“西安”更早。西安作为“镐京”的历史,只在西安长安区的西北角,不像广州一直在城市中心。安阳国是古蜀开明王子“蜀泮”建立的国家。广州因文明而起步的真正起点。
《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
灭安阳国后,赵佗为了便于统治,划分为交趾、九真两郡,设立户籍官,清查二郡的户口,制定封建的政治制度、赋税制度,传播汉族文化,使二郡开始有了文字、文字记载的历史。
由奴隶制社会初期,跃进到封建制社会。
古蜀文化对越南的历史影响巨大。前后近百年,政权统治52年,在秦灭安阳国时,“古成都人”已经与当地雒民普遍通婚两代人以上,通婚的“混血儿”,越北壮语系少数民族的祖先。
越南人长期以来都是十分热衷成都平原、“古成都人”。
“古成都人”,多族群地域性联盟共同体。
岷山,中国山川文化的“龙首”。古蜀文化重神仙、神器,同中原文化区系重礼制、礼器有所不同。与汉中、关中、江汉与南亚次大陆相联,就中国与南亚的关系,成都是“龙头”。
古蜀国,中国神仙说最早产生地。“皆得仙道”,蚕丛、柏濩、鱼凫三王,魂化啼血杜鹃的仙化故事的杜宇帝,守天门的开明兽故事的开明帝。正好同三星堆、金沙的奇特器物相印证。
望丛祠内古望帝之陵(图片来自网络)
仙源故乡,“皆神化而不死”。望帝开创的蜀国,世代相传。及至战国,秦灭蜀国。无论是蚕丛、柏濩、鱼凫,还是杜宇、开明时代,可能皆是采取“转世”方式,延续王权和神权。
雒姓源于安阳王,出自古瓯雒国,以国名为氏。
与瓯雒国的雒民,联系密切。流经三星堆、金沙遗址的湔江,在《汉书•地理志》里,也称“雒水”。如今三星堆所在地的广汉,仍然叫雒城镇,既是真实还原历史,更是尊重古蜀文化。
螺城现仍存着历史久远的安阳王庙。
庙前有口古井,传说赵仲始于此自尽。百姓传说,媚珠是因爱而冤死,鲜血流入大海,为蛤蚌含如心中,化为明珠。如以井水洗涤,明珠会更加晶莹明亮、灿烂夺目。
古螺城的媚珠庵供奉的无头石像,正是安阳公主媚珠。
有成都人、广州人到越南河内旅游,建议抽暇去观赏螺城遗址、安阳王庙。
螺城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桄寺位于演州县演安乡慕夜山上,距离荣市约30公里。
供奉着瓯雒国的皇帝安阳王。
顺便向2000多年前的老乡问个好。只是,在问路时,要记住越南文中的“安阳王”读作 An Duong Vuong,“螺城”读作 Co Loa Thành。
安阳王与“古成都人”不知所踪。也把一个消息带向世界各地,东方强大的“秦呐”势不可当,用印度语翻译到西方,“秦呐”就变成“china”,中国这个名字就在世界上流传开了。
治国有方,“和辑百越”。
赵佗带领10万兵士长驻岭南,起初以“中国人相辅”“以其党为假守”,尊从习俗,让越人参加政权管理、鼓励秦朝士兵与越人通婚、因地制宜,以越人“自治”,实行民族融合政策。
“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可其万五千人”。理由含蓄,朝廷再数额上打了五折,1.5万中原寡妇、未婚女子,浩浩荡荡加入支援边疆的行列,成为部队家属,“与越杂处”,对于稳定士兵扎根戌边,推动广东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
赵佗脱掉中原的官服,穿上了越人的服饰,头发的造型也效仿越人的模样,称自己是“蛮夷大长老”。带头让自己的儿女和越人联姻,结为亲家。
岭南地区秦汉时期南迁客家先民的精神首领。
文功武治。先进的中原文化、生产技术,给包括越南在内的“南越”带来繁荣,极大的促进农耕业的发展,打开民族融合的大门,对传播中国文化意义深远,连现代越南人都感同身受。
注意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利用中原先进的文化、伦理道德教化、诱导越人,教育他们赡养老弱、废除群婚。推广汉字和汉语,教育越人“习汉字,学礼仪”,从而使“蛮夷渐见礼化”。
“秦汉一徙”,迅速推动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贡献巨大。最早谱写中国大一统“和而不同”的文明史。
文化认同,形成一个万人共戴一君的观念。
然而,也形成一些积重难返的弊端。
让中国人集中力量,创造出世界最持久的古代文明,一旦统治者年幼或者一意孤行,整个国家就会陷入巨大的风险。那怕随后出现的罗马帝国、称霸世界的大汉帝国,最终也没能解决。
《大越史记•赵纪》称,赵佗“英武之成,岂让汉高”。
越南史学家黎嵩的赞评,代表绝大多数越南人的看法:“赵武帝乘秦之乱,奄有岭表,都于番禺,与汉高祖各帝一方,有爱民之仁,有保邦之智,武功慑乎蚕丛(安阳王),文教振乎象郡,以诗书而化训国俗,以仁义而固结人心,教民耕种,国富兵强……真英雄才略之主也。”
建元四年(前137年)去世,享年103岁。
结束了81年的统治,葬于今广州。
“多为疑眆”。深恐将来陵墓会被人盗掘,甚至抛尸荒野,后事安排非常缜密,坟墓藏得十分神秘。出殡时,灵车分别从广州城四门同出。没有人能知道真正装有遗体的棺材葬何处。
太子先死,死后直接传给孙子赵眜。史称“南越文王”。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今天解放北路象岗山上,就是赵眜的陵墓。
“超长待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熬死了秦朝的3位皇帝、汉朝的6位皇帝。陵墓可能在今天的越秀山主峰越井岗一带,即今天中山纪念碑附近的岗腹深处。
“赵佗归汉”,两广与越南一带的“拓荒者”。
越秀山上有越王台,赵佗经常在这里接待北方使节,大宴群臣,举行祭祀典礼。归汉之后,又在越王台西北面的固冈之上,筑了一座“朝汉台”,每年登台望汉而拜,以表臣服。
“神秘石渠”。越秀区中山四路发现南越国王宫的“曲流石渠”——“琼玖永好”,蜿蜒曲折,贯穿整个御花园,整体流向竟然是个“几”字形走向,与黄河的总体形状几乎一模一样。
南越王不仅向往着北方,甚至还有统一中原的雄心。
建元六年(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
番禺(今广州)城里的南越王赵眜,用产自夜郎国的枸酱款待,说夜郎国至少有十万精兵。唐蒙向汉武帝报告,成都到广州有路可通,建议利用夜郎国的十万精兵,收服南越,统一岭南。
元鼎六年(前111年),岭南正式“归汉”。
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第一次纳入中国统一的版图。
汉武帝设交趾刺史,实行三大基本政策:“与民生息”“因其故俗治,毋赋税”“诸雒将主民如故”,维持原有“制度”和“官吏系统”,与民生息,不用纳税,类似“一国两制”。
岭南“九郡”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大致在今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被越南称为“北属时期”“郡县时代”。
随着汉人的大量迁入,越汉杂处的居住格局形成,华夏族与越南土著族群通婚不断,导致越南自立后的多位王朝建立者,多数人的父系是华夏族的后裔,而母系则为越人。
国防巩固,疆域最盛,“东西万余里”,东包汀江以东的福建永定、平和、漳浦,与闽越相接;北以五岭山脉与长沙王吴芮相连;西至广西环江、河地、东兰、巴马、德保、百色一带,与句町国、夜郎国为界;南达今越南北部、中部的大岭,与马来人原始部落相邻。
囊括今日广东、广西、海南三省与越南地区。
“甚有文理”。
成为南迁北人向往的乐土。
被毛泽东誉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汉文帝刘恒修建的赵佗先人墓地,在今石家庄市新华区赵陵铺镇。2006年,在墓地遗址基础上修为赵佗公园。公园里,还有一座四米高的赵佗铜像,左手书卷、右手佩剑,十分传神。
石家庄市赵佗公园内的赵佗铜像(图片来自网络)
石家庄市新华区,还有一条赵佗路。
直到今天,广州市发掘出的越王井,仍然作为重要的文化遗址来保存。
南越王国宫署遗址,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秦代的造船厂,在南越王国宫的附近。
两千年前广州,已达上乘的造船技术。
岭南文化的主要代表是广府文化。
在《史记》中,司马迁描述:“番禺,亦天下一大都会。”文化中心千年商都,从南方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成都,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广州,拥有独特的历史商业文化魅力。
赵佗,开拓南越的先驱,几乎奠定汉代中国的南疆规模。
一位英勇善战的军事家,一位颇具魄力和治国才华的政治家。
大涛奔涌。前无古人的辉煌篇章、惊天动地的浓墨重彩。
古越南同南越国一道并入西汉,先后成为东汉、三国的吴国、晋等中国王朝的一部分,千年以降,大量的中国北方人,或因履职,或因避祸,或因发配,或因戍守,或因投机,纷纷迁徙到古越南土地,带着相对高端的文明和工具,渐渐的同化、稀释了土著居民,等到唐朝末年时,当地的居民使用着中国字,说着中国话,受中国制度管束,已经与中国人差别不大。
儒家文化区,“越人”后代,汉族的一支。
越南国民素质,远远高于东南亚任何国家。
越南的独立,在交趾的“古成都人”,建立的地方政权,形成越南前身。像一个叛逆的孩子,一边拼命反抗着父权;一边慑于中华力量,不得不与父亲保持良好关系,几番挣扎,抗争,回归,分离,终于摆脱父权,成为一个独立的家庭。
越南历史,一个向北努力摆脱羁绊,向南拼命扩张的历史。
南岭山脉宛如有力的臂膀,拥抱着面向海洋的广东、广西两地,神奇、富饶的岭南地区,紧紧地依偎在南中国的怀抱中。珠江充满激情,纵横千里,上下万年,孕育出灿烂的广府文化。
只有“面朝大海”,才能“春暖花开”。
广州也是历史悠久的三朝古都。
精神有光,灵魂有香。
与成都一样,属于典型的古今重叠城市。
民国时的广州(图片来源:《华夏地理杂志》)
“多元一体”,洋溢着强烈地域文化精神的个性人格。
生死存亡一次次,革故鼎新一场场,慷慨悲歌一幕幕,岭南豪杰一代代,在中国历史舞台叱咤风云,以摧枯拉朽的气魄,张扬着岭南人的独特精神个性,从繁复多彩的历史与现实情境中采撷优秀的文化因子,在复杂纷纭的政治、经济变化中,梳理鲜明的文化特质,构成了高古雄迈、瑰伟奇绝的岭南文化史诗。
“大古都”名副其实,完美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的情况。
民族从来都不是静态固定,地理性的意义远大于血统。
湖广顺民在天府之国经过数百年的生息演化后,与不断从中原迁徙到岭南来的数百万北方人一样,各族各部因蜀地、岭南独特禀赋而形成的习俗、文化、精神,已经具备共同体的潜质。
源自于地域禀赋的精神,历史渊源可以上溯至古蜀。
民族在动态的演化过程中被“发明”,定义自我的共同体决断的产物。来自历史文化的原料,也许古蜀文明正是天府文化、广府文化创造自我的决断时,能重点援引的重要历史资源。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00余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前期回顾
……
易旭东 ‖ 越南开国之王原来是“古成都人”系列之十二:“把成都少城搬到广州”
易旭东 ‖ 越南开国之王原来是“古成都人”系列之十三:瓯雒国再次被赵佗击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