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崎岖万里天涯路 幸得佳士慰寂寥||王鹤

作者:王 鹤 来源:《成都日报》 2023年9月8日第8版 发布时间:2024-10-11 16:06:24 浏览次数:198 【字体:

崎岖万里天涯路

幸得佳士慰寂寥

王 鹤

头戴“东坡笠”的东坡塑像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海南儋州是苏轼仕途中最后一个谪居地,此时他已年过六旬。苏轼被贬至儋州,后人素有“东坡不幸海南幸”之说。

当时的儋州“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但东坡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与当地百姓交往并有所为,在海南的文化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儋州三年后,东坡获赦北归,送行的百姓和学生络绎不绝,东坡深情表白:“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今日在海南随处可见的东坡历史印记,足见人们对他的眷恋和感激。

儋州东坡书院载酒堂内的东坡讲学雕塑,苏过、黎子云侍于两侧 海口五公祠里的“浮粟泉”。

儋州访东坡 苦雨终风未解晴

接近中和镇,大片椰林、香蕉林掠过窗外。村庄变得密集,一些农妇在地里采摘辣椒。

去儋州前捋了一下它的来龙去脉:儋州古称儋耳,汉代设郡,唐代改儋耳郡为儋州,州治高坡(今中和镇),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降为昌化军。

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4月17日,苏东坡在惠州接到朝廷更严厉的惩处:追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19日他与儿子苏过启程,7月2日抵达。

很巧,我们刚进入中和镇,就一脚踏入东坡路。已到中午,两旁有十来家家具店,当道的位置有家饭馆,食客不少。快餐每客20元,两荤两素,萝卜白菜,烧肉扣肉。肉、菜都像大刀阔斧劈开的,十分粗放。扣肉有四指宽,红烧肉有小半个拳头大,看得出店家的实诚。至于口感,怎么说呢,如果在东坡的老家成都平原,任何小镇,随便一家小店,都会把这几样菜肴做得更有滋有味。

东坡抵达贬所后,写信告诉门生、雷州知州张逢:海南风习跟雷州相似,“至于食物、人烟,萧条之甚”。苏辙为兄长写的墓志铭也说:“昌化非人所居,食饮不具,药石无有。”

海南连年粮食歉收,当船运不畅,米价更是飞涨,“北船不到米如珠”。东坡担心断粮,甚至想跟儿子练“龟息法”抵御饥饿——据说龟蛇每天早上引颈东望,咽下晨光就能充饥。

亲友有时寄来米面、糖酒、盐茶,总让东坡感激不已。在儋州没有条件讲究滋味,偶尔遇到机会,父子俩会兴奋地操弄一番。有一次获赠许多生蚝,他们将小个的加入酒煮食,大个的烤着吃,无比尽兴。买不到肉时,水煮萝卜等普通菜蔬,不加酱醋、香料,照样满足。不过长时间痨肠寡肚,他也渴望打牙祭:“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苏过动脑筋做成一道玉糁羹,东坡吟诗“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新。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诗题说不晓得天上的甘露是什么样的,反正人间决无此味。如此盛赞,当然是感动于儿子的孝心。

顺着解放街南行是许多卖药品、手机、糕点、彩票的店铺。右拐进较窄的朝阳街的丁字路口,那一“横”的中间位置是镇政府。赭色屋顶的小型建筑被乔木掩映,看上去颇安静。这里曾是历代州署所在地。

“丁”字竖着的那条小巷叫州前街,前行百米左右,右侧为一溜红色高墙,显得比周围民居气派,这是宁济庙,是祭祀岭南军事家冼夫人的地方,始建于唐,有相传冼夫人率众开挖的太婆井。正殿不似其他庙宇那般肃穆,一踏入就袭来活泼的乡野气息,黄色牌匾“宋高宗御笔亲书儋耳庙庙额诰”挂在醒目处,护以红绸,满眼深深浅浅的红色,十分热闹。

宁济庙紧邻州衙,东坡当然来过,可惜面前的冼庙已残败:“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

家在牛栏西复西

“桄榔庵路”路标周围是一截水泥路与大片田野。大概是休耕季节,土里只见野草闲花。稍远处有十几头半大的黄牛黑牛,或站或卧,悠然自得。这倒是应景,当年东坡住家附近牛也不少。

元代已在桄榔庵旧址兴建苏公祠,明清几位知州多次主持重建,清末扩建为桄榔书院,废除科举后改为中和高初小学校,1920年遭焚毁。去年9月海南启动桄榔庵遗址的考古勘探,报载“地下基础部分保存较完好,庭院、正堂、天井和后堂等建筑单元结构完整,与文献记载的桄榔庵和桄榔书院相符。”

面前呈直角的两堵墙上各有一个大型标牌。正面的咖啡色木牌详细介绍桄榔庵,还录了东坡诗《新居》。灰砖墙遮挡视线,顺墙边绕了半圈,在墙脚发现一截石砖,踩上去正好够得着朝内打量:淡黄色土地大部分裸露,少量面积被塑料薄膜很规整地覆盖着。有块一米左右的斑驳石碑,字迹漫漶。角落是十来棵杂树,两株椰树很出挑。

当年州城公私房屋都少,东坡租住的官方招待所漏雨透风,新任昌化军军使张中派兵丁修缮房舍。次年四月,朝廷派人将东坡父子逐出官屋。张中因照顾东坡,遭贬为雷州监司。他的两位上司也因失察被降职。东坡只得买地建屋,名为桄榔庵。

他已经61岁,年迈体弱,处境黯淡又雪上加霜:“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九百多年后仍能感觉到,丝丝凄寒沁出字缝。

世人最偏爱东坡的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他固然足够通透,能够穿越萧索而不瑟缩,却也不回避苦难,当至痛至惨难以纾解,也会诉苦,流露脆弱:“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东坡居士谪于儋州,无地可居,偃息于桄榔林中”“买地结茅,仅免露处”。袒露艰窘无助,定格了更真切、立体的东坡。

不过到底是东坡,既不刻意渲染悲楚,也会在愁闷后很快稳住心神:“困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聊为一笑而已。”其《和陶<和刘柴桑>》等诗中更有超脱:“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自笑四壁空,无妻老相如”……

东坡写信告诉友人:五间小屋在城南,低洼,狭窄,昏暗。施工时有十几个学生热心相助,不避脏累,让自己万分感愧。

他走到哪里都是好邻居。海南医疗落后,人们以牛为药,杀牛治病,往往人亡牛死。东坡为之难过,请朋友寄来药材,送给病人。这些村民以往极少吃药,所以总是药到病除。

东坡爱去城东南黎家串门。春日晴爽,他喝得微醺,独行田野。步入林间较为荫凉,但竹枝藤条也让脚步牵绊。他遍访黎子云等几户人,“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场面很欢快。虽然一度恍惚,东坡倒也晓得如何返回桄榔庵:“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他还提醒自己,莫要陷入“天涯万里”的颓丧,儋州的溪边水畔,照样有骀荡春风,不妨尽情游赏。

前尘往事载酒堂

进入东坡书院景区不远,前方是大片开阔水面。参观者需要过桥,前往对岸的中心建筑群。风轻水软,天光柔和,鸟影疏淡,人们在桥上东张西望,走得悠闲。

前方出现三间草堂,呈品字布局。茅草为顶,竹竿做墙,竹篾编门,着意渲染粗朴风味,又显出恰到好处的讲究。那间“城东学舍”里,有东坡诗《游城东学舍作》与《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听说城东有学舍,他兴冲冲跑去参观,结果大失所望,“窥户无一人”,先生忍饥,学生四散;搬家那晚,邻家传来两个孩子的诵书声,童声清朗,惹得陋室里的东坡也拿起书,一边喝酒一边美滋滋与之相和。前者忧而后者喜,他在意什么,一目了然。

东坡书院的门额由儋州才子张绩书写

东坡书院的门额由儋州才子张绩书写。入门,迈过卧于荷花池上的小桥,就是绿瓦重檐的载酒亭。立柱上有楹联,横匾为“鱼鸟亲人”。内檐的一组木质壁画,描绘了东坡的儋州行迹。

载酒堂位于中轴线较核心的区域,高悬“先生悦之”匾额,四个字出自东坡诗《江郊》。正堂中间是一组雕塑,苏过、黎子云一站一坐,位于东坡两侧。

黎子云兄弟亲近诗文,耕读为生,常与东坡往来,邀他去家中池塘垂钓,借柳宗元诗文集给他。东坡的《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诗与序讲述:有一天我和张中走访黎家,他家水木幽茂,但茅屋破旧,日子清贫。座上客人提议大家凑钱帮他们建房,我也欣然参与,为之取名载酒堂。等池边新屋建成,荔枝嫩黄柑甜,我都想来当邻居。若能学会难懂的方言,我也将成为黎山子民。

后世将载酒堂视为东坡讲学、会友之所。

载酒堂后一进建筑为东坡祠。南面墙边有一排碑刻,旁边那棵芒果树栽于乾隆初年,枝叶蓬勃繁密,黄花壮丽恣意,浸染得天井的空气清凉又明艳。听说古树年年结果,味道特别好。

东坡祠殿外左廊下将近两米高的《东坡先生祠记》石碑,为元代著名诗人范梈于延祐六年(1319年)撰书,是东坡书院镇院之宝。范梈任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佥事期间,于桄榔庵旧址建东坡祠,“构堂三间而像其中”,安排儒生管理祠堂事务,周围设堂庑门室,挑选老师授课,“以挹其流风遗韵”。明代改称东坡书院,明清多次修葺、扩建。

东坡书院游客络绎不绝(图源:新华社)

东坡书院的正门面阔三开间,白墙顶部有灰塑花卉图案。从载酒亭原路返回时,听见一对恋人在议论,姑娘声音脆爽:他被贬到这儿,说明自己还是有问题的。小伙子不太赞成:嗯,他没有……他的诗词文章都写得太好了,各方面都很强大。姑娘斩钉截铁:那他还是不够强大,如果真的强大,不就能让上头喜欢他吗?

小伙子默然无语。看样子不像语塞,是不想扫她的兴;或者,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

这几年古典文学的讲解中有个新鲜倾向,专家有时会从职场生存的角度,去评说古代文人或小说中人物的表现,往往会释出新意,也让年轻人更有代入感。

要论官场智谋,苏东坡当然不是成功案例。当神宗与王安石推行新法,他几次上书,与最高权威背道而驰,遂有“乌台诗案”的死里逃生和贬谪黄州的“寂寞沙洲冷”。元祐年间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东坡成为哲宗的师傅,官至礼部尚书,如此优越地位,他却在朝堂的盘根错节里无法游刃有余,屡屡请求外放。

东坡“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与小皇帝哲宗的关系却不够亲厚。东坡希望哲宗成为慈、俭、勤、慎的贤君明主,也延续元祐年间的政纲,只顾语重心长、严肃紧张,却忽略了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哲宗特殊的处境。哲宗亲政后,既有继承父亲(神宗)遗志的杀伐决断,也不乏多年压抑后的叛逆反弹,对元祐大臣毫不手软。按说东坡“备位讲读,日侍帷幄,前后五年,可谓亲近”,结果居然被投掷南荒,从这个角度看,说他不够强大,不算冤枉。

东坡忧虑于新法加重了百姓负担,甚至“亏官害民”,一再反对。但他并非仅有“一肚皮不合时宜”,他是出色的能臣,执掌一州则造福一方,徐州抗洪、杭州治水、密州救婴……都是大手笔。遭贬谪后投闲置散,生活窘迫,依然有不少惠民之举。《宋史·苏轼列传》言之成理:有人说,如果他稍微收敛一些,即便得不到重用,至少可以避祸嘛。话虽如此,假设他因此就改弦更张,那还是苏轼吗?

琼州访东坡 此地能开眼界 何人可配眉山

在海口五公祠,几个年轻人正在“遇见东坡”主题活动的展台前忙碌。展板上或解说“宋代茶事”,或为“巧对诗词”游戏。

五公祠纪念曾谪居海南的唐代宰相李德裕与“南宋四名臣”李纲、李光、赵鼎、胡铨。东坡不在五公之列,其身影却处处凸显:景区内许多古迹,是围绕与他相关的双泉逐渐丰满起来的。

双层三开间的五公祠建于光绪年间,被誉为“海南第一楼”。几面木墙上有大面积的通透花窗,二楼栏杆上的棂条纤美细巧,整座楼显得轻盈。门前长廊有一对新人在拍照,白色的西服、旗袍与头纱,跟木建筑沉稳的枣红色十分相衬。

五公祠外的广场上,荔枝、阳桃等老树与芭蕉、修竹或疏或密,五位贤臣的塑像置于纷披的枝叶下,清凉洒落全身。

穿过古雅的“思贤”牌坊,上台阶,进山门,绕过照壁,步入绿色琉璃瓦的苏公祠。正堂为开放式结构,轩敞明亮。中间两根粗大的红色立柱上,是琼崖道尹朱为潮1915年主持重修五公祠时撰写的楹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东坡站立塑像的身后是祭祀牌位,横批“高山仰止”。苏过与姜唐佐陪祀,牌位稍低。

人们喜欢强调:苏东坡在儋州传道授业,“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还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使崇文重教之风渐浓,海南的人文之盛,由他开启。这么说固然确切,但后辈学人来求学受教,对于东坡也是荒寒中的慰藉。儋州极端冷寂枯索,他感觉“此中孤寂,殆非人世”“海州穷独,见人即喜”,更何况接待佳士呢?元符二年(1099年)闰九月,姜唐佐从琼州来到儋州,时时请教东坡,也借书给他。东坡指点姜作文之法,为其课册写跋文,夸他的信“词义兼美”。有一次两人畅谈至夜深,次日姜唐佐赠茶。东坡写信致谢,表示要一起品尝,特别提到,昨日夜话“甚慰孤寂”。

那天早上雨过天晴,东坡一喜,赶紧邀约姜唐佐。他打算专门用天庆观的乳泉配自己珍藏的精品建茶,“念非君莫与共之”。恰逢姜唐佐要开会,他又写便笺去询问:如果散会了时间还早,可以来饮茶吗?殷切之意,跃然纸上。次年三月下旬姜唐佐离开儋州,东坡顿觉空空落落。

东坡与水的故事特别多,五公祠的浮粟泉跟他确凿有关。三眼井大小不等,纵向排列,最大那眼为长方形,长、宽大约三四米。水下微泛细纹,似有暗流悄然涌动。井底石缝长出的青苔,绿黄相间,乍一看像桂花飘落水中。

东坡前往儋州时路过琼州(今海口),在城东北隅得到两眼甘泉,双泉近在咫尺却味道有别。告知当地人后,汲水者络绎不绝。元符三年(1100年)东坡遇赦迁往廉州(今广西合浦县),6月17日再过琼州,知州陆公请他为泉上之亭命名并赋诗。他取名“泂酌”,诗云:“一瓶之中,有渑有淄……自江徂海,浩然无私。岂弟君子,江海是仪。”

南宋名臣、诗人李光《跋东坡双泉诗》认为“有渑有淄”等句含有讽意:“虽先生旷怀雅量,亦未能忘情于此时也。”或许李光投射了自己的情绪,他当过副宰相,谪居琼州、儋州长达十三年,长子卒于琼州。从高居庙堂到投荒海角,品尝了太多淡薄疏远与锥心之痛。

要论世态炎凉,东坡同样见惯不惊。虽然当道者将他置之死地犹嫌太轻,还有人落井下石,但他在黄州、惠州、儋州却收获了百姓诸多的善意,几位地方官也尽可能优待他。一来,他们的立身处世之道跟东坡较为接近;二来,与他的文学声望、从政履历、性情趣味,密切相关。

张中文武兼擅却仕途曲折,他与东坡父子亲密交往,建造桄榔庵时还来帮着挖土担泥。张中受东坡的牵连贬职,东坡写了几首诗赠别,充满感激、愧疚与不舍,“空吟清诗送,不救归装贫”“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

东坡的《移廉州谢上表》说:在儋州缺衣少食,衰病交加,“凄凉百端……已无意于生还。”并非夸张,他曾瞒着苏过,自己写下墓志文。身心忧苦,何等难挨?幸好有张中、黎子云、姜唐佐他们,让寂寥焦枯的东坡得到浸润和支撑。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 2023年9月8日第8版

文/图:王 鹤

来源: 《成都日报》 2023年9月8日第8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