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成都第一个邮局的诞生和发展

来源:成都方志 发布时间:2024-10-10 14:15:46 浏览次数: 【字体:

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

——成都第一个邮局的诞生和发展

《成都市志·邮政志》概述载:“早在夏商时代,蜀族先民便开辟了北入关中通中原的道路,成都地区原始的通信活动也随之开始。”

让我们翻阅成都方志(文献)馆馆藏的《成都市志·邮政志》《灌县邮电志》《金堂县邮电志》《双流县邮电志》《新都邮电志》等方志资料,回顾成都邮政事业的悠久发展历程。

初始萌芽阶段

方志鼻祖,东晋成都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

图源:《华阳国志·蜀志》

关于“白沙邮”,著名历史学家任乃强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注释:“白沙邮,今仍名白沙,为龙溪水口。秦开湔氐道,通绵虒,置邮传于此也。”

“白沙邮”的存在并被载入史册,说明汉晋以来,成都的邮驿体制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完善。这种“步传日邮,马递为驿”的设置,贯通全国,使当时中央的政令,得以迅及全国,直至边境。

后来还有《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诗圣杜甫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等,说明即使战乱频仍,邮递亦未曾中断。由此可见,邮传制度在我国历史悠久,始终是国之大事。

起步发展阶段

《成都市志·邮政志》载:“成都邮政事业大致起源于秦代,从那时候起成都逐步建立了邮驿制度并开辟驰道通邮。”

汉时改邮为“驿”,驿站皆有专官掌其事;三国、两晋和南北朝间,战争频繁,全国统一的邮驿已不复存在;到宋代,新创设了一种昼夜兼程的“急递铺”,使邮驿的传信手段更趋完善;元代改驿传为“站赤”,成都设有陆路、水站;至晚清,政府外交事务渐繁,遂于驿站之外设文报局,专供政府传递官方文书,不收民间书信。

清代成都邮政人员(图源:《新都邮电志》)

成都第一个邮局的建立

《成都市志·邮政志》载,成都第一个邮局诞生于清末的1901年12月24日,办公地点在当时的小什字街(暑袜北一街和兴隆街口),并一度与邮驿、文报局、民信局几种通信组织并存。

位于成都市暑袜北一街 建于1937年的成都邮政大楼(图源:《成都市志·邮政志》)

在建立邮局之前,成都地区的邮政通信主要是靠驿站和民信局。驿站主要是传递官署文书,民信局则担负传递民间私人信件。

1901年,北京总税务司邮政总办赫德指派汉口邮局的彭辅钧、杨开甲和宜昌邮局的钱芝祥、杨文榜一同到四川开办邮政。到重庆后,彭辅钧、杨文榜、钱芝祥分别前往前往宜宾、乐山、阆中,杨开甲和其妻到成都,夫妻俩抵达成都后即进行创办成都邮局的筹备工作。几经周折,他们在小什字街(暑袜北一街和兴隆街口)租得一所房屋。其机构人员极为简单,仅有华籍职工杨少荃等在邮局门口鸣锣宣传业务。

当时成都的人对邮政还不大了解,不甚信任,所以交邮局寄递的信件和包裹都不多,他们仍然相信“麻乡约”,愿意把信函和物品交它寄递(据《中国邮政简史》记载,“麻乡约”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送信组织,其业务包括现在的快递、银行汇兑、现金押运等业务)。直到1909年,成都邮政初具规模,并陆续增办了汇兑、保价信函及代收货价等业务,邮局在群众中的信誉才逐渐提高。

近代成都邮政

民国时期成都邮政人员(图源:《新都邮电志》)

1922年,四川邮政管理局已增加到180处,邮政代办所已增加至722处,城市信柜已增加至127处,村镇信柜已增加至264处,村镇邮站已增加到76处,邮路总长已扩展到66331里。

民国时期成都的电话机房(图源:《新都邮电志》)

鉴于四川邮区地域辽阔,为便于加强管理,四川邮政于1923年划分为东川、西川两个邮区,设东川邮政管理局于重庆,设西川邮政管理局于成都。西川邮政管理局既要管理成都本地的业务,又要管理邮区内其它各地的业务。当时,成都市内设有支局12处,还在适当的地点设立城市信柜和邮政代办所,群众用邮是比较方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成都邮政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邮政事业。

毛泽东同志1940年为《通讯战士》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图源:《灌县邮电志》)

周恩来同志1940年为中华邮政总局军邮巡察员题词:“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图源:《灌县邮电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都的邮政事业迎来了不断发展壮大的新时期。

《成都市志·邮政志》载:“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1950年1月4日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郭克刚为军事代表,同时接管西川邮政管理局和成都邮政储金汇业分局。接管以后将成都邮政储金汇业分局并入西川邮政管理局。”

邮运摩托车(图源:《双流县邮电志》)

邮政营业厅(图源:《金堂县邮电志》)

当时,西川邮政管理局隶属于设在重庆的邮政总局西南区分局。1950年5月,西川邮政管理局进行机构整编,管辖川西、川南行政区并兼管西康省区的邮政机构和成都市邮政业务;11月,成都实行省市邮政分设体制,当月15日,成都市邮政局正式成立,隶属川西邮电管理局。从此,改变了自大清邮政以来省市邮政一体的格局。

1951年2月1日,成都市邮政局和成都市电信局合并,成立邮电部成都邮电局,仍属川西邮电管理局领导。

1952年9月,川东、川西邮电管理局合并,成立四川省邮电管理局,成都邮电局的隶属关系同时转移。

1956年1月15日,成都邮电局改组分设为四川省成都市邮局和成都市电信局。

1958年8月25日,邮电两局又第二次合并为成都市邮电局。

1969年11月30日,成都市邮电局再次分设为成都市邮政局和成都市电信局,隶属成都市革命委员会交通局和四川省邮政通信临时革命领导小组双重领导。以成都市革命委员会交通局为主。

1970年7月27日,成立四川省邮政局。

1973年9月1日,恢复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建制,成都市邮政局隶属关系相应转移。成都市邮政局自建制以来,除1969年11月至1973年6月以地方领导为主之外,其余均以上级业务部门领导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40年中,成都市邮电管理体制“三分两合”。邮电两局分设的时间共23年,合并的时间共17年。市辖县、区邮电局、邮电支,(分)局,则一直是邮电合一,统属成都市邮政局领导,既经营邮政业务,又管理电信业务。

来源:成都方志

撰稿:徐 强(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成都方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