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追忆】平民书记吴邦国

作者:《岁月留痕:吴邦国工作纪事》编写组 来源:党史镜报 发布时间:2024-10-09 16:27:56 浏览次数: 【字体:

平民书记吴邦国

《岁月留痕:吴邦国工作纪事》编写组

图片

吴邦国同志遗像(新华社发)

2024年10月8日4时36分,吴邦国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吴邦国同志1991年3月担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1994年10月离开上海到中央工作。他担任市委书记的这三年零六个月,正是上海按照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江泽民、朱镕基等几任市领导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吴邦国团结带领市委一班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上海发展难题,抓住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关键,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加快浦东开发开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旧城区改造,抓实作风建设,在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上海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1

牢牢把握上海发展的历史机遇

开发开放浦东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跨世纪战略决策。他曾多次对吴邦国讲,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失去机遇是最大的失误,上海的发展机遇不多,这可能是上海发展的最后一次机遇。吴邦国铭记小平同志的嘱托,带领上海干部群众牢牢把握上海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坚持以东带西、东西联动,坚持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打好“中华牌”和“世界牌”,为开发开放浦东注入了新动力。

浦东浦西只有一江之隔,但因缺少越江工程,浦西外滩、南京路热闹繁华,被视为上海地标,而黄浦江对面的浦东却在沉睡,除沿江的浦东大道、浦东南路外,几乎没有一条上等级的道路。加快浦东开发开放,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1992年,浦东杨高路拓宽工程被列为全市头号重点工程。全长24.5公里的杨高路,南接南浦大桥,北连杨浦大桥,是连接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等重点开发区的南北快速干道,又是外高桥港区的重要疏港之路。针对杨高路最初设计路宽只有8米2车道的问题,吴邦国指出,浦东开发开放一定要高起点、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杨高路要建设成浦东新区的南北经济走廊,必须坚持高标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吴邦国明确提出,路宽要扩至50米8车道,道路两侧不许开小店,并要求“当年设计、施工、建成、通车、绿化”。扩建工程指挥部的同志有些担心地说:“这样大的工作量,最快也得两年呀。”吴邦国斩钉截铁地回答:“就一年建成!投资要包,质量要保,后墙不倒(指竣工时间不变)。不是我们要求苛刻,中外客商都涌进来了,道路不能不畅通啊。”在提出明确的工期、质量、标准的同时,吴邦国经常深入工程建设现场,协调解决施工难题,慰问工程建设者,与大家共同研究加快工程进度。经过近10个月的奋战,杨高路顺利建成通车,创造了上海道路建设史上的新纪录,向世界展示了浦东开发开放的效率。与此同时,内环线浦东段和罗山路、龙阳路两座立交桥也相继高质量建成;当时位居世界斜拉桥跨度第一的杨浦大桥和第三的南浦大桥,从开工到建成通车分别只用了两年零四个月和近三年的时间。“两桥两路”的建成,逐步使黄浦江两岸在地理和思想观念上融为一体,浦东成为人们向往的热土。

图片

邓小平在吴邦国等陪同下视察上海市政建设

吴邦国多次强调,开发开放浦东的目的不仅仅是发展浦东,而是要加快整个上海的发展,要坚持东西联动,充分发挥浦东对外开放度高、国内外交流密切的优势,推动上海在金融、商贸、产业、管理等方面与世界接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针对当时一些人存在的“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的陈旧观念,吴邦国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革除陋习。在1992年的一次形势报告会上,吴邦国批评上海的一些企业“坐等”思想严重:中央为支持浦东开发开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而我们的一些企业仍然熟视无睹,有关部门多次动员还推不动。吴邦国要求市委专门办个学习班,把全市200多名局级干部集中起来,学习领会中央决策,提高思想认识。在吴邦国的有力推动下,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全市兴起了“东进浦东”的热潮,大批企业结合旧城改造与产业升级,积极到浦东去办厂、开店,提升产业能级。东西联动的发展新格局悄然形成。

浦东开发开放还肩负着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历史重任。吴邦国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克服自满情绪,真心实意地打好“中华牌”“世界牌”,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为打好“中华牌”,吴邦国要求破除壁垒,吸引全国的资金和人才。上海为此专门成立了外地投资企业服务中心,简化审批手续,实现“一站式”管理和“一条龙”服务,让全国共享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中华牌”在全国引起强烈共鸣,当时的航空航天部、机电部、石化总公司等中央部委、企业,安徽、山东、江苏等兄弟省市纷纷携资下浦东,抢抓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裕安大厦、中电大厦、齐鲁大厦等一幢幢“省部楼”拔地而起,成为中央部委、企业及兄弟省市连接浦东、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为打好“世界牌”,吴邦国利用出国考察和会见来访外国政要及跨国公司总裁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宣传、推介浦东,争取更多的外商投资。他还直接穿针引线,推动一些世界著名企业落户浦东,上海贝尔就是其中一例。该公司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首批合资企业之一,工厂设在浦西,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程控电话交换设备,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十佳合资企业”。公司因发展需要,亟须扩充外资、更新技术、增加生产用地。吴邦国得知后,亲自协调,帮助公司将扩建的厂址定在浦东,成为第一家落户金桥开发区的跨国企业。贝尔落户浦东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美国吉列、通用汽车、瑞士迅达、德国西门子、泰国正大等一大批著名的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外商投资的制造业项目90%以上属于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大批知名企业的涌入,浦东利用外资的质量快速提高,开放的重点也由生产加工领域扩大到服务贸易领域,金融、贸易、会展、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

浦东开发开放使上海成为国际投资热点。1992年上海新增外商投资项目2012个,协议利用外资金额33.6亿美元,分别超过了前12年的总和,1993年利用外资金额又比上年翻了一番。上海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跃上新台阶,驶入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

2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吴邦国认为,上海要落实党中央的战略构想,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按照“三、二、一”发展顺序,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上海要争取到20世纪末完成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是适应性的调整,而是战略性、根本性的调整,这是上海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

吴邦国提出“三、二、一”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时,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不少人的思想一时还扭不过来。他们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长期实行“二、三、一”方针,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工业基地,这是上海的荣耀,更是几代人艰苦奋斗的成果。花了几十年时间,好不容易把上海从消费城市转变成工业城市,现在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不是又要回到从前吗?甚至还有不少人担心,实行“三、二、一”以后我们吃什么。

面对各种疑虑,吴邦国清醒而坚定:第二产业曾经对上海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但从中央对上海的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看,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看,如果没有发达的第三产业,上海中心城市的功能就不可能重建,真正优势也得不到发挥。

关于如何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吴邦国明确指出,要根据上海独特的区域条件和综合优势,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旅游、服务、信息咨询等产业,形成大流通、大贸易、大市场。他集中上海各界的共识,把培育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作为上海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吴邦国要求,在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面向全国、服务全国的方针,坚持市场的高起点、规范化和法制化。在大力发展的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调控,规避市场风险。上海在成功开办证券、金属两大交易所基础上,从1992年12月到1993年12月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先后成立了煤炭交易所、农业生产资料交易所、化工交易所、石油交易所、粮油商品交易所、汽车交易市场、建筑材料交易所、外高桥保税区生产资料市场和上海技术交易所等9个国家级交易市场。1994年4月,又成立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上海初步形成了一个依托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要素市场体系框架,市场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充分,成为全国资金流、商品流、物资流、人才流、信息流的交汇点。

图片

1992年2月12日,邓小平在吴邦国等陪同下听取上海闵行开发区情况汇报。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是放弃实体经济。恰恰相反,吴邦国认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上海的第二产业必须着眼参与国际竞争,下决心、花大力气培育新的增长点,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工业企业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通过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实现向效益型、外向型、技术进步型的转变,形成上海工业新的发展优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上海确定了汽车、通信设备、电站成套设备、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钢铁及家用电子电器等六个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还确定现代生物与医药、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为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

抓落实是吴邦国一贯的工作作风,他要求党政主要领导分头挂帅,亲自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按照分工,吴邦国亲自担任通信设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他要求发展通信设备产业“起点要高、规模要大、技术要新”“不搞小打小闹,不再分散布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势,打好歼灭战”,全力以赴把通信设备产业搞上去。在吴邦国的直接推动下,上海出台了多项促进通信设备产业发展的政策,坚持“打破部门、行业界限,走内联外合的道路”,遵循合资合作“寻找国际著名大公司,货比三家、择优选择”的原则,加快对外合资合作步伐,先后组建了一批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通信合资企业,包括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公司、上海爱梯恩梯(AT&T)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休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等,形成了程控交换机、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通信终端五大类产品的新格局。通信设备产业产值从1992年的32亿元发展到1994年的102亿元,成为第二产业支柱之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市中心居民点与工业厂点犬牙交错,弄堂内小厂比比皆是,这种生产力布局既不利于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也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还造成市区污染加剧、交通拥堵、水电煤气供应紧张。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新定位,吴邦国要求开展产业布局的空间调整,推动工业生产主体向郊区转移,不仅拓展了发展空间,加快了中心城区功能转换,更重要的是,促进了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了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上海这个特大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

邓小平在吴邦国等陪同下视察闵行区

在大力推动结构调整的同时,吴邦国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他指出,国有资产管理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二是确保资产向合理的方向流动,三是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1993年7月,上海打破了延续40多年的主管局行政管理体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全市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代表,负责对国有经营性资产的统一管理。吴邦国主动提出兼任国资委主任。他在国资委成立会议上强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既要大胆试、大胆闯,又要积极稳妥地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力争有所突破。同年12月,国资委选择了纺织、仪电两个企业主管局和电气联合公司作为改革试点,分别成立上海市纺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上海仪电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总公司及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结合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撤并行政管理机构,实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上海开展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初步探索出了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有效模式,实现了政资分离和政企分开,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组改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为全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经验。

3

写进上海市党代会报告的“365改造”

住房难被称为上海“天字第一号”难题,由来已久。1990年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仅6.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的困难户有30余万,市区还有1500多万平方米二级旧式里弄以下的住房,其中成片棚户危房、简屋365万平方米。吴邦国对上海市民改善住房条件的迫切愿望有着切身体会。1967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来到上海,同许多普通市民一样住过小阁楼。后来担任了市委常委,一家五口人也依然挤在天潼路一间11平方米的西厢房里。他在家烧过煤球炉,拎过木制马桶,对百姓的苦和盼感受很深。他多次提到,上海解放这么多年了,还有80万只马桶、80万只煤球炉,如果还要把这些带到下个世纪,无法向全市老百姓交待。1991年5月,担任市委书记不久的吴邦国就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三件大事,即煤气与住房、交通、“菜篮子”工程,作为全市的工作重点。

1992年12月15日,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吴邦国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力争90年代新建住宅超过6000万平方米,完成全市365万平方米棚户危房、简屋的改造任务,普及城市家庭煤气和基本卫生设备。

把解决住房难作为刚性的、具体的任务写入党代会报告,是吴邦国的主张。当时有些同志还有顾虑:党代会报告要不要写上这么具体的民生问题,要不要立下军令状,能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但在吴邦国看来,这一举措是自我加压,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他做过可行性研究,认为经过努力,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解决住房难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如何去做。全市棚户区的改造,如果用老办法,每年只能改造15万平方米,需要100年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所需投入如果全部由财政包下来,政府包不了,也背不起。

怎么办?吴邦国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向改革要出路,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难题!

为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吴邦国提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土地批租的办法,加快利用外资改造旧区和建设新区步伐,利用级差地租,将所需改造的旧区住宅地块进行批租,收入用于动迁安置、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完善市政设施,发挥上海特大城市不同地段土地的效益。土地批租开始时,党内外还存在不同意见,甚至有人认为这样做又退回到租界时代。为解疑释惑,顺利推进改革,吴邦国让相关同志准备了大量材料,亲自就土地批租的性质、目的和政策作宣讲。他指出,土地批租本质上并不涉及国家主权,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通行做法,目的是充分发挥上海地租级差的作用,利用好宝贵的土地资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筹措资金。曾有海外人士说,上海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就是指上海没有发挥土地的级差效益。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打消了顾虑,赢得了各方的理解与支持,上海的土地批租得以顺利实施。

土地批租解决了“钱从哪里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由谁来做”。吴邦国提出,还是要向改革寻出路,通过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解决这一难题。

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1992年5月,上海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吴邦国代表市委、市政府宣布,在财税、基建、规划、土地等方面进一步向区县下放权力,形成市、区(县)“两级政府,两级管理”新模式。针对有人担心的放权给区县会出乱子,吴邦国认为关键还是转变思想观念,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冲破旧的框框,不能求稳怕乱裹足不前,要放手让基层大胆实践,调动他们想干事的积极性,赋予他们能干事、干成事的权力和手段,切实发挥区、县一级政府的作用。同时,在“放”的基础上加强“导”和“控”,明确市里和区县政府的权限、责任。事实证明,简政放权激发了巨大活力和创造力,上海财政收入、城市建设和商业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各区县利用外资成倍增长。1992、1993年两年时间,上海批租土地449幅,收取出让金44.6亿美元和57.5亿人民币,为城市建设和旧区改造提供了急需的建设资金。至1995年,全市共拆除危旧房1163万平方米,是“七五”期间总量的306倍,动迁居民29.7万户,是“七五”期间的4倍。其中改造危棚简屋180万平方米,完成了“365改造”任务的近50%。

同住房难并列的是上海的行路难。1990年,上海人均拥有道路仅2.28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仅7.43辆。交通高峰时公交车内每平方米要容纳12人。而按常规测算,每平方米至多能容纳8人。吴邦国曾多次说过,现在上海是30年代的马路、70年代的车辆、90年代的人流。沿袭旧的思维方式、老的工作方法,上海的交通问题永远解决不了,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在1993年12月的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上,吴邦国提出:关于当前群众意见最大的市内交通问题,我们设想,争取在本届任期内,初步形成由内环线、外环线、南北高架和地铁组成的上海城区立体交通网络,建成市区通往各县、县与县之间的快速道路框架。

解决行路难同样面临资金问题。在吴邦国支持下,有关方面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盘活资产存量,借鉴国际上通行的BOT方式,把一些已建成的市政基础设施的产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经营权的转让,吸纳社会资金,继续用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滚动开发模式。延安东路隧道复线就是上海首次采取BOT形式建设的市政工程。

1992年是上海市政建设的大年。年初,全市有20多个市政项目列入实事工程,全市近200条马路在同时施工。为把好事办好,吴邦国经常到建设工地现场查看工程进展情况,要求施工部门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并要求交通部门统筹调度、科学管理,尽可能方便群众,把施工建设对市民的困扰降到最低。1993年是上海市政建设的丰收年。这一年,内环线一期高架路、外滩综合改造二期工程、江苏路拓宽工程、合流污水工程、石洞口煤气一期工程等重点工程相继竣工。翌年12月,贯通浦东浦西的内环线全线通车,地铁一号线顺利运营,实现了上海地铁工程零的突破。

图片

1993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吴邦国等陪同下视察杨浦大桥。

三年空前规模的市政建设,不仅大大改善了上海的交通状况,构建了城市立体交通框架,而且使南京路、淮海路、外滩、徐家汇等重要街区焕然一新。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面貌初现。

4

抓实作风建设,奠定发展之基

作为上海市委领导班子的班长,吴邦国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为重中之重,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他经常讲,对党员干部,真正的关心爱护就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好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但也给干部队伍建设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吴邦国注意到,一是各级领导干部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大大增加;二是各级干部的权力也比以前大多了。他反复强调,经济越发展,对干部管理要越严格,要敢于坚持原则。他坚决反对在干部管理中存在的要求不高、管理不严的问题,坚决反对对干部中的一些错误思想不敢批评、也批评不得的情况,要求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原则性,不能一团和气。他曾在《解放日报》上撰文,批评在一些干部思想中存在的经济利益挂帅、个人利益第一的思想,要求领导干部要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愿奉献。

随着浦东开发和中心城区大规模改造,上海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吴邦国敏锐地意识到,最容易出问题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土地批租,一个是工程发包。他明确要求:搞房地产经营、土地批租,不能独断专行,一定要通过集体讨论才能拍板定下来。要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环境,杜绝私下交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不是随心所欲的。在新形势下,对干部一定要有更加明确的、严格的要求。如果一时还来不及制定具体规定,可以先提些原则要求,明确底线。这既是对干部的严格要求,也体现了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如他曾定下一条规矩,参与土地批租谈判的人不直接拍板决策,而决策的人不参与谈判。

吴邦国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自己的亲属,管好分管部门的干部。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嘉定区曾查获一起谎称是其堂侄进行诈骗的案件,吴邦国当时批示指出,任何干部及其亲友都不许谋取特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党的一贯政策,决不允许找靠山、拉关系、讲人情的不正之风在上海蔓延。我要重申:我从未为自己的亲友谋取个人及小团体的利益打过一次招呼、批过一张条子,今后凡发现打着我的名义招摇撞骗的,无论真假,一律从严处理。他还给子女立下了规矩:不许打他旗号办事;不许带客人、带材料回家。

图片

1994年2月,邓小平要求上海抓住20世纪最后一次机遇。

吴邦国特别重视调查研究,要求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他深有体会地表示,下去跑得多了,各方意见听得多了,思路也就开阔了。他常说,基层有许多能人,他们接触实际问题,有治理这个城市的好思路,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无权指挥别人去干,我们应该吸收他们的思路,用我们手中的权力付诸实施。机关面向基层、为群众服务,不能总是在办公室听汇报,不能开完会就完事大吉,要三分用于会前准备,七分用于会后落实。他提议市委每周三不安排会议,每周四领导同志下基层调研。吴邦国赴基层一贯轻车简从,经常是一辆车子只身前往,而且不提前打招呼,有时到了调研现场附近才打电话通知。在吴邦国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醒目的上海地图,这是他特意要求挂上去的。每去一处,就在地图的这个位置上画个小方块,久而久之,地图上用铅笔标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方块。上海郊区的每个县他都跑过多次,方块上的乡、镇、村他都去过。

在向群众取经的同时,吴邦国注重发挥各级干部的作用。他常说,作为领导干部,要善于统一大家的思想,将自己的工作思路变成整个集体的自觉行动,团结带领大家共同奋斗。为鼓励全市干部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在吴邦国的倡议下,市委建立了“专题研讨班”制度,围绕上海发展的重大问题,全市区县和委办主要领导定期集中研讨,谈情况,摆问题,想办法,找出路。研讨班尽管时间不长,却能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开阔思路,真正起到了集思广益、统一思想的作用。吴邦国还开创了每年召开促改革、谋发展的务虚会制度。出席务虚会的都是上海各区、县委办的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不预设主题,鼓励大家敞开思想,自由发言,交换意见看法。吴邦国不要他人事先准备自己的讲话稿,而是一边认真听一边认真记,最后结合大家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上海的许多重大改革措施都是在类似的会议上逐步形成共识的。在一次务虚会上有人反映,建成于1985年的雁荡公寓,共28层,因水、电不配套,经常出现停水停电的状况。而根据原有的相关规划,要若干年之后才能实施对这一地区的水电改造,显然原有的规划已经无法适应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要求。经过会议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城市管理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分层制定规划,宏观规划是刚性的,而具体的操作层面的规划则应根据需要作柔性调整。这一条也成为后来上海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后,上海精神文明建设曾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吴邦国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未雨绸缪、常抓不懈。他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上海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必须坚持五个“不搞”,不搞跑马场,不搞博彩公司和各种变相赌博,不搞供外国人参与的赌场,不搞选美,不搞“三陪”和任何形式的色情场所。为解决“抓什么、怎么抓”问题,吴邦国主持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精神文明专题调研,召开30多次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1991年8月8日,原定召开生产一线的工人座谈会,不巧前一天上海遭受龙卷风袭击,参加座谈的同志一早通过电台广播,得知吴邦国正在郊县视察灾情、慰问灾民,大家估计会议要改期了。但当彻夜未眠的吴邦国准时出现在会场,所有参会的工人深受感动,纷纷抢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1991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通过了《关于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从推进各行各业职业道德、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等九个方面,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为贯彻意见,1992年3月,市委召开万人大会,吴邦国亲自作动员报告。尔后在全市开展了历时一年,几十万人参加的“90年代上海人形象”大讨论。这些举措对增强上海人民的责任感、自豪感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年零六个月的解放思想、团结协作;三年零六个月的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吴邦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抓住20世纪历史赋予上海的重要机遇,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为上海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吴邦国也因作风务实、平易近人、生活简朴而被上海市民誉为平民书记。

1994年除夕之夜。这是小平同志自1988年以来,第七年与上海人民共度春节。会见厅里,花满春浓。吴邦国等上海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小平同志表示诚挚的祝福。小平同志高兴地说:“上海的工作做得实在好。”在上海期间,小平同志视察了浦东,登上了杨浦大桥。在视察了内环线浦东段及罗山路、龙阳路两座立交桥后,小平同志笑吟道:“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他对吴邦国等人说:“这是出自我内心的话。”

这是小平同志对上海人民的鼓励,对上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更是对以吴邦国为班长的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摘编自《岁月留痕:吴邦国工作纪事》,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原标题为《把上海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来源:党史镜报

作者:《岁月留痕:吴邦国工作纪事》编写组

来源: 党史镜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