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赓续三苏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眉山市挖掘传承弘扬三苏文化综述

作者:涂燕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0-05 17:24:17 浏览次数:498 【字体:

赓续三苏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

——眉山市挖掘传承弘扬三苏文化综述

涂燕勤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考察时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活水源头,润泽千年。“三苏”这滴折射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光芒的“水”,穿越千年历史烟云,在不断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其精神内涵不断丰富,千百年来为亿万中华儿女提供了绵绵不绝的精神滋养,成为激扬深厚蓬勃的中国力量的智慧海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两年多来,眉山感恩奋进,笃行不怠,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扛牢文化自信自强之责,在溯源研究挖掘中夯实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之基,在活化利用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涵养城市气质、滋养百姓精神。

坚定不移以文润城,厚植城市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以三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着眉山城市的一草一木、一街一景,是独特的城市底色。眉山围绕建设“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和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知名人文旅游胜地”,一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坚持将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让历史和现代相融,让文化与城市共生,使三苏文脉、东坡文化在城市发展中无处不在,在可观可感中展现旺盛的生命力。

强化顶层设计。从顶层设计上推动改革,是激发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和全社会参与文化交流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所在。眉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以贯之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莅眉考察作出重要指示后,眉山立即召开市委全会,作出《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的决定》,确立了打造“一心三地”目标,编制了《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等6个规划,一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挖掘、弘扬传承、转化利用,为三苏文化传承弘扬提供了制度化、法治化保障。成立市委东坡文化传承弘扬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三苏祠片区和三苏祠博物馆发展2个专班,建立传达学习等“六个工作体系”。颁布《眉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逐步建立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制度框架,系统性保护蟆颐山、短松冈、连鳌山、中岩寺等历史遗迹。投资近亿元对三苏祠进行修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推动三苏祠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并成功创建成国家一级博物馆。

文城融合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印记,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和延伸。眉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要求,持续深化传统文化的城市表达,不断丰富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着力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融入文化印记、体现眉州雅韵,让城市文商旅与传统文化相融相长,增强城市历史厚重感。以东坡诗词意象命名街道110余条,修建三苏主题文化公园8个,打造三苏文化特色学校14所,建设东坡书院、悦读坊等新型文化空间39个,实施眉州古城墙、太和古镇、三苏祠北片区改造提升工程等市政文化项目。建设全国首个开放式家风家教主题教育基地——“东坡步道·大家之路”,传承三苏家风经验被中宣部在全国推广。坚持“一街一主题、一区一特色”,把东坡文化融入40余条老街改造和1886个老旧小区升级中,在微景观、文化墙、民俗街中植入传统文化,打造有古韵的建筑、有记忆的街区。

守正创新以文化人,滋养百姓精神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三苏”不仅是眉山的文化符号,更是眉山的城市精神。眉山始终坚持深挖三苏文脉内涵,擦亮东坡文化“金字招牌”,通过广泛的教育和文化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百姓时时处处受到熏陶,提升市民素养,滋养百姓精神,涵养浩然正气。

做活教育普及。文脉传承更重要的是服务当下,激励后世。近年来,眉山始终在三苏文化普及推广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激发其超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时代价值。建设眉山市党史和方志馆,让群众全方位了解眉山历史和三苏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常态开展东坡文化“六进”,实施“少年东坡培养工程”,举办“是父是子——三苏家风进万家”主题展、“三苏家风家教”展演展示。组建东坡文化讲师团,开展东坡诗词音乐会、“忠孝故事我来讲”等系列活动。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夏令营,研发《心香一瓣谒三苏》《行走东坡故园 感受古建魅力》等研学课程20余门。与四川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国有三苏 三苏家风家教》,成为四川省中小学校本教材。编写出版《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东坡名典导读》《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等教育普及读本,让无形的文化有形表达,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三苏文化的根脉认同。

做实文化活动。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群众参与,让群众成为三苏文脉的传承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近年来,眉山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成果由群众共享。2022年以来,在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将11月设立为“东坡文化月”。举办“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奖;“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入选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展。坚持以“群众的节日、文化的盛宴”为理念,持续开展“东坡大家讲”“千载文脉·书香眉山”全民阅读、“诵东坡·爱眉山”诗词大会、东坡诗词擂台赛、寿苏会、“东坡大舞台”文化(戏曲)惠民行等三苏文化主题特色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灵感,开展芭蕾舞剧、川剧、话剧、儿童剧、交响音乐会、中小学生诵读大赛、合唱比赛、广场舞大赛、书画展等系列文化活动,雅俗共赏,高潮迭起,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为赓续优秀文脉打下坚实基础。

活化利用以文兴业,赋能城市聚力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眉山市深入统筹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文化赋能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着力构建“一江两岸、一核多点”的文旅融合发展空间格局,助力产业发展。

深化文旅融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眉山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特色文旅品牌,统筹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文旅市场繁荣有序。精心编制《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等系列规划,东坡区、洪雅县成功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以“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三苏祠、蟆颐山、短松冈、连鳌山、中岩寺等串珠成链、综合利用,三苏祠获评全省首批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蟆颐山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文创产品“食遇东坡—土陶熊猫”系列荣获“天府旅游名品”,“清欢杯”荣获2022年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围绕东坡文化,东坡区推出“三苏遗址遗迹游”“东坡美食体验游”“梦回大宋夜间游”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青神县成功打造“古中岩东坡茶”“东坡与竹”等系列文创品牌,开发东坡竹宴、东坡宴,建成唤鱼公园、苏母家风馆和竹里萤光艺术馆等,将夜间观萤、科普学习、东坡文化、东坡家风家教沉浸式体验等串联成一体,持续打造具有东坡文化特色的文旅品牌。

培育文化消费场景。培育文化消费新场景对推动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发展有灵魂、有内涵、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眉山鼓励各县(区)立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现有产业业态升级,积极打造新型文化消费场景。举办东坡文化季、2023“寻美乡村·乐游眉山”乡村旅游季等文旅节会活动147个、子活动450余个。统筹实施东坡文化业态培育行动,打造东坡美食、文创演艺、夜间经济等文旅消费新场景。“东坡醉月地”创成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并入选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东坡区成功入选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东坡水街、竹里萤光等成为现象级网红打卡地。三苏祠成为全国现象级热门人文旅游胜地,2023年游客超158万人次、接待量翻番。这些场景都擦亮了眉山城市文化名片,推动三苏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汲古润今以文惠民,丰富市民文化供给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眉山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开创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和形式,不断赋予三苏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让三苏文化得以赓续,也为这片文化沃土汇入新的生命力。

做精文艺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直达人心,有着育人化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眉山坚持以三苏文脉为源头活水,深入挖掘整合文艺资源,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文艺精品力作。话剧《苏东坡》、动画片《少年苏东坡传奇》获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少儿舞蹈《执镜俑》、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孝亲歌》等亮相央视,纪录片《千古风范苏东坡》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和四川卫视,音乐剧《苏东坡》开启全国巡演,《人生得遇苏东坡》短视频的网络播放量超亿次。“三苏文化出版工程”成果丰硕,《品中国文人》《三苏家风》《巴蜀史志》“三苏文化”专刊等作品广受好评,《苏轼书法全集》《咸平集》等学术著作相继出版。这些形式多样的作品,引发市民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

文化交流互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近年来,眉山以东坡文化节、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等为依托,全面加强与18个东坡遗址遗迹地城市的文化交流合作,构建精神相通的东坡文化交流版图。充分利用苏轼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南亚汉文化圈和欧美庞大粉丝群及众多研究学者中的广泛影响力,通过实施苏轼作品外文翻译工程,与海外苏学研究者开展学术交流,推动东坡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一张响亮名片。以美食为媒,“东坡泡菜”入选我国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并远销海外;眉州东坡酒楼成为巴黎奥运会唯一中餐服务商。以艺术为桥,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美国巡演多场好评如潮,向世界讲好东坡故事。

三苏文脉博大精深,东坡文化辉耀古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三苏文化,重任在肩、使命光荣。迈步新征程,眉山将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深挖三苏文脉的浩瀚内涵,持续探索三苏文化的时代价值,让眉山世代相传的三苏文化、东坡文化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未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涂燕勤(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