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贺麟故居:激活家风密钥 走出乡村文旅融合新路径
贺麟故居
激活家风密钥 走出乡村文旅融合新路径
程 洁 张军华
梅子岭下,杨柳沟旁,一座老院子,安然坐落,此处即是被誉为“东方黑格尔”贺麟的故居。穿过木桥,拾阶而上,便可于竹影婆娑间,一窥故居岁月的斑驳光影,感悟一代宗师的哲思妙想,体验贺氏家族的家风传承。
贺麟故居一角(2024年8月12日摄)
正值暑期,位于金堂县五凤镇金箱村的贺麟故居里游客络绎不绝。数据显示,仅2024年1—7月,贺麟故居家风文化学院接待活动单位累计471个,人数16315人次,超过前年全年接待人次总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有着天然联系。而贺麟故居的火热,则是金堂县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作为“五凤溪家风文化学院”核心区域的贺麟故居,近年来围绕“看点”“听点”“思点”三个着力点,让家风文化成为其探索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的一大亮点。
2024年4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崔志伟(右二)率队赴贺麟故居调研
保持自身特色
让贺麟故居有“看点”
流水潺潺,水车喑哑,竹影横斜,石阶漫漶,尚未走进贺麟故居,游客便能在淡淡风吟中静下心来。缓步而行,两头大石狮子守着的贺麟故居大门,当地称“大朝门”。牌匾上书有著名书画家张幼矩先生题写的篆书“心园”二字,此为纪念贺麟融汇东西方哲学,创立“新心学”学派,成为“新心学”宗师。
迈过“大朝门”,逐步上行,便可细细观览贺麟故居的全部风貌。先哲堂、贺麟与民盟陈列室、家训匾陈列室……透过历史的窗棂,迄今仍可看到贺麟在此学习成长的痕迹,以及贺氏家族优良家风的传承。而家祠(供神堂)、房间(寝室)、书院、书房、堂屋、会客厅(天官屋)、客房、绣楼、门卫房、佣人房、粮仓、染坊、糖坊……则充分体现了农耕文明时代自给自足和耕读传家的特色。
“我来给大家加点‘小菜’,这个‘绣花楼’的翻转窗可是很有来头……”讲解老师生动讲解着贺麟故居“绣花楼”的独特之处。不同于传统设计中常见的歇山式和悬山式“绣花楼”屋顶样式,贺麟故居的“绣花楼”屋顶设计采用独创的“悬山式改歇山式”,即在悬山式屋顶的基础上增长了出檐,防止侧面飘雨,保护墙面不被雨水侵蚀。据了解,这样的屋顶设计到目前为止国内仅发现过两例,除贺麟故居外,另一处也在五凤镇,但可惜年久失修早已毁坏,因此贺麟故居的“绣花楼”就成了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悬山式改歇山式”建筑案例。
2024年4月8日,家风学院主讲人李德富先生(左四)为来宾介绍贺氏家风。
层楼叠榭,光阴似旧,漫步贺麟故居,可观可看点甚多。贺麟故居保护区占地19.74亩,其中建筑占地10.086亩,分为作坊区和住宅区两个部分。其中住宅区房屋建筑面积约1800㎡,为横向并联四合院布局院落,共有51间房屋。居住区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距今近300年历史,完整保存,且很多是300年前原物,其历史人文价值、建筑价值都很突出,得到各方专家学者充分肯定。2016年底,贺麟故居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入成都市第七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竹林掩映的贺麟故居(2021年9月7日摄)
发掘故居佚事
让贺麟故居有“听点”
岁月如歌,旧物有声,贺麟故居内的凌霄花依然开得闹热,阳光透过花枝,在蕴香斋的老墙上投下一片模糊的影子。当年,贺麟正是在此度过了从幼时到青年的读书时光,为未来学贯中西,成为中国黑格尔哲学研究的一代宗师奠定基础。
贺麟从小立志读世界上最好的书。1919年,他从成都石室中学考入清华中等科,1926年于清华高等科毕业。抱着“知识救国”“科学救国”的目的,贺麟选择学哲学,并于1928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后因感到此校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又于1928年9月转入哈佛大学学习,并在获硕士学位后,放弃在哈佛继续读博士的机会,决定在留学的最后一年赴黑格尔故乡德国柏林大学攻读黑格尔哲学。1931年,贺麟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任教。
贺麟学习哲学,研究哲学,先是研究唯心论且将之当作真理去追求,后又转到唯物主义的研究并改变了意识形态。这都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哲学对他的影响。故贺麟又有唯心主义者的贺麟和唯物主义者的贺麟之称。“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这样评价贺麟。
时光罅隙,斯人终逝,但一些话语、一些故事至今听起来犹掷地有声,回响在耳。“老来经风雨,更觉朝阳暖,求真得归宿,壮心期奋勉。”1981年底,贺麟又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在1982年于80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事业和生活的归宿。
“贺麟先生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这与贺氏‘国家者家族之基也。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有国方有家,爱家必爱国’的家训密切相连。”故居内,讲解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贺麟先生的生平以及贺氏家风的精神内核。“爱国家”“重教育”“倡简朴”“慎交友”,数百年家训家规润物无声,“锄经”“种德”,数世代言传身教惠泽后人,深厚的人文滋养下,贺氏家风代代相承,让这座无声挺立的老院子在时代浪潮中重焕新颜。
贺氏流传下来的“锄经”牌匾(2021年9月7日摄)
传承贺氏家风
让贺麟故居有“思点”
“参观贺麟故居后,深深体会到贺麟故居不仅仅是一座展览哲学家的纪念地,更是传承弘扬优良家风文化的重要殿堂。贺氏家的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的精髓和传承脉络,更让我们明白了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就是留给子孙的宝贵财富。”一位来自成都市成华区跳蹬河社区的老党员在参观完贺麟故居后如是说。
“优良家风犹如春风拂面,和煦人心。”7月底,一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大一新生在看到贺麟故居中简单的家具陈列后感慨道,并表示将和贺麟故居带给自己的家国情怀一起踏上新的征程……
贺麟故居里,每一块青砖,每一片黛瓦,边边落落,枝枝蔓蔓,都似在讲述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岁月屐痕。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把贺麟故居里的故事“讲”好,需要一个“燃点”,而贺氏家风家规作为贺麟故居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贺麟故居的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星火”。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作为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连着党风、政风、社风,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近年来,依托“五凤溪家风文化学院”廉洁文化底蕴,常态化开展各类党风廉政主题活动,服务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学府学院、社会团体等,将优秀家训家规等融入群众生活中,以清廉家风培塑廉洁作风、时代清风。
2017年1月25日,四川省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启动,贺氏家族家规获评十佳“天府好家规”。颁奖词这样写道:“三百年带经而锄,十四代耕读种德,父诏其子,兄勉其弟,血脉延续,锄头与经书,浇灌出子孙的诗书天地,言传与身教,滋养着贺氏的文明家风。”经过岁月冲刷,贺氏家风历久弥新,在当下成为人们感受一代宗师的不凡人生与高尚品格,体会中国传统乡村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触点。
尾 记
有人说,“名人故居,是过去的低语,是未来的启示,是永恒的诗篇。唯有保留建筑外壳、锁住文化内涵、续写时代故事,故居方能永不‘孤居’”。保持自身特色,发掘故居佚事,激活家风密钥,贺麟故居走出一条乡村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程 洁 张军华
供图:刁觉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