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百年茶馆今犹香‖何一东

作者:何一东 来源:《四川日报》2024年8月23日第12版 发布时间:2024-09-01 15:38:13 浏览次数: 【字体:

百年茶馆今尤香

何一东

烈日炎炎,蝉鸣鸟唱。当我一脚迈进成都双流彭镇这家早已名声在外的百年老茶馆,仿佛回到另一个久远的年代。只见青砖与木质结构的老茶馆斑驳破旧,墙皮脱落;水泥垒的“老虎灶”上,七八把被烟熏火燎得已变形的铝水壶冒着袅袅的水汽,数十个白色的盖碗茶整齐地排列在水泥砌成的灶台上;老式茶桌和竹椅泛着岁月的光亮,木质窗格子上挂着一些已干透了的玉米棒、红辣椒等,一把浅黄色的画着龙形图案的破旧油纸伞展示岁月的痕迹;墙面上还有一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宣传画,这些老物件令人感慨多多。

茶馆显得很昏暗,唯有正中屋檐处一扇天窗和两头的进门处能透进些许自然光线。一只黄色的猫慵懒地躺在一张木桌上“乘凉”。一名中年妇女问我:“喝茶吗?10元一杯,里面还是外面?”我瞥了一眼茶馆外面,高大的梧桐树下,有不少人在喝茶,空气也好,但既然要体验百年老茶馆的味道,还是坐屋内好。

中年妇女端来盖碗茶,茶盖上印有“百年老茶馆观音阁李强”字样,她说:“我们这只卖花茶。”作为一名成都人,对花茶太熟悉了,几十年来,我最喜欢还是喝花茶。虽然如今各类茶五花八门,包装也琳琅满目,但我对花茶仍情有独钟,它总会带给我很多美好的回忆!而盖碗茶,是一种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感觉独特,韵味无穷。

但现在成都的很多茶馆,都没有盖碗茶了,一个厚重的玻璃杯端在手上,里面的茶叶蜷缩在杯底,满满当当的水不是细品,而更像“牛饮”了。

我揭开茶盖,一股茉莉花的香扑鼻而来,慢慢啜饮一口,那特有的花茶香顺着喉咙浸润而下,刹那间,整个胃妥妥的无比舒服。我看见老虎灶旁,有一个长形石条水缸,伙计从里面舀水到水壶烧。我问一男伙计,这个水不是自来水吧?他笑道:“不是不是,这是店内水井的水,泡茶喝巴适得很!”难怪,这水有点甘甜,喝起来很顺口。

茶馆的地面保持着原先的硬土(俗称“千脚泥”),坑坑洼洼,错落不平,走在上面还不太习惯。我想起很多年前,回乡下爷爷奶奶家,屋内就是这种硬土,每次扫地,都要扫一堆泥土。老茶馆里,有三五成群的年轻妹子在拍照,她们时尚美丽,青春活力洋溢,与老茶馆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每年春天,当我看见那些树枝上发出的新芽绿叶,总会在心里感叹:新生真好,青春真好!世间万物,新陈代谢,概莫能外。我问一位姑娘,对老茶馆有什么感觉?她笑道:“我在网上看到这儿是网红打卡地,今天休息,便约了两个朋友从市区来。嗯,挺不错的,与我们平常去的茶坊完全不同,好沧桑,好厚重!我们年轻人也应该了解点历史吧。你看那个老板打扮好酷,待会好好拍一下照。”

姑娘说的老板,是老茶馆的店主李强。只见他戴着眼镜,身穿围裙、鸭舌帽反戴、头上还挂着一副耳机,神情自若,颇有几分潇洒。我之前看过对老茶馆的报道:1995年,彭镇准备对外承包观音阁老茶馆,30岁的李强得知消息后,便接手经营,一干就是20多年了。对于茶馆,李强有着难以忘怀的记忆。母亲16岁起便在茶馆端茶掺水,姑姑也经营着一间茶水铺,可以说,李强是“泡”在茶水里长大的。

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观音阁老茶馆,老板李强(右二)为茶客们添水(2021年11月23日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正在茶馆忙乎的李强听见姑娘们喊他帮忙拍照的声音,欣然应允。他先是认真地帮姑娘们拍照,然后自己也开始应邀“摆拍”。只见他娴熟地用火钳从老虎灶中钳出3个红红的蜂窝煤,凑上去猛吸一口烟点燃,烟雾缭绕,画面感很强。这动作太酷了,立马引起围观的姑娘们的欢呼,纷纷对着李强拍照,他乐呵呵地笑了,神情十分满足。

我也请李强帮我拍一张喝盖碗茶的照片,他很耐心地拍了几张,看得出,他是很专业的。网上也介绍过李强自学摄影,以茶馆的老人为模特儿拍了不少照片,还有作品获奖。我问他生意怎么样,李强瞄了一下四周:“还可以,春秋来的人更多。现在太热了,好多人不想出门。”

来老茶馆喝茶的除了外地人,主要是本镇的老年人。当地人喝茶只收1元,非常便宜。一位大爷告诉我,他今年80岁,每天凌晨4点,老茶馆就开门了。他每天6点就来喝早茶,风雨无阻。特别是前几年老伴去世后,老茶馆更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每天喝两次茶。他说:“坐在这儿喝茶,安逸,不无聊,和老伙伴们摆摆龙门阵,看看进进出出的人,时间好打发,心里踏实。想睡觉了,就打个盹,醒来继续喝。晚上六七点钟才回家。”想不到,老茶馆还有“治愈”的力量,这也许就是老年茶客在这儿唱主角的缘故吧!

说来奇怪,一碗茶我喝了两个多小时,居然没“洗白”,一直都有茶色茶味。我邻桌是两位来自泸州的中年女士,她们也是慕名而来,对老茶馆的茶称赞不已,连声称“好喝”。

茶喝得差不多了,我起身前往彭镇街上看一看。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双流古场镇之一。古镇游客不多,在炽热的阳光下显得很安静。我发现,这儿的茶馆密布,还有一些时尚的书店和咖啡店。各种店招、广告标语也很前卫浪漫。比如:“见什么世面呀,见你就好啦!”“我肯定,在几万年前,就说过爱你!”让人会心一笑。

在古镇靠杨柳河边的一条小巷的尽头,我看见一家民宅开成了茶坊,花草树木生机勃勃,环境很美很清静,却没有茶客。一位长相清秀的中年女店主热情招呼:“喝茶吗?”我回答说看一看。她笑道:“欢迎参观。”与观音阁老茶馆相比,这儿的摆设布置和茶桌茶椅更适合年轻人。女店主听我说起老茶馆,微微一笑:“老茶馆名气大,我们肯定没法比,但我这喝茶也巴适呀,周末人多一些,年轻人更多。”当我转了一圈离开时,女店主仍笑容可掬:“哥老倌,下次来彭镇一定来我这喝茶哟,今天见面就是有缘嘛。”哈哈,女店主真会说话,做生意就该这样喜纳人!

时已傍晚,晚霞染红天边,我准备返回。再次经过观音阁老茶馆,茶客也离开了大半,伙计们正在收拾桌椅,几位老大爷还抽着叶子烟在唠家常,一天又将过去。我瞥见一家商铺上面挂着的横幅,写有“所谓生活 宜咖啡 宜浪漫 宜喝茶 宜见面恰恰刚好”。咖啡与茶,现代与传统,相得益彰,相向而行,都是生活,都是人生。这,应该就是古镇的真实写照吧。

来源:《四川日报》2024年8月23日第12版

作者:何一东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日报》2024年8月23日第12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