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蜀道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来源:《四川日报》2024年7月26日第10版 发布时间:2024-09-01 15:34:56 浏览次数:272 【字体:

蜀道促进了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专访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邦本

余如波

“云连蜀道三千里,柳拂江堤十万家。”蜀道一头连接着四川盆地,一头连接着八百里秦川,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南的交通命脉,也是政治、军事、商贸、文化等信息流动的重要通道。

拦马墙(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供图)

公元前316年,秦国派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国、蜀国。秦人通过大规模的国家工程,将蜀道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纵贯南北的国道网络。“历史上,蜀道在国家治理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家的统一,尤其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一定会有发达的交通系统作为支撑、作为前提、作为必要条件。”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邦本说。

栈道千里 通于蜀地

狭义的蜀道,通常指连接历史上关中和蜀中(巴蜀地区)的古老道路交通系统,包括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故道、褒斜道、子午道、傥骆道、阴平道、祁山道以及河南道(西山道)等重要线路。尽管秦巴山地极为险峻,“蜀道难”闻名天下,但蜀道渊源甚古,很早就已开通。

早在战国中期,从关中通往蜀地的大规模栈道已建成,《史记》《蜀王本纪》有关于故道、金牛道的明确记载。彭邦本说,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后,为巩固统治,加强军事政治控制,并充分利用巴蜀地区尤其是蜀地丰饶的资源物产,把后者建设成为统一天下的“王业之基”,秦国非常重视通往蜀地的交通建设。当时正值铁器、牛耕发明和推广,不仅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交通建设工具也随之改善,为升级蜀道奠定了技术基础。

一些出土文献,从侧面为这一过程提供了佐证。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青川县郝家坪发掘清理秦移民墓葬群时,出土了写于木牍上的战国晚期秦国法律文献《为田律》。除立法颁布规定田亩制度外,《为田律》还涉及交通相关内容,既包括田野中的阡陌,还包括国家的水陆交通。“秦人高度重视从关中通往蜀地之间道路的修治和畅通,因而在规划土地制度的同时,加强了对交通的综合考虑,并用法律加以明文规定。”彭邦本说。

当时,秦人在川北所设的葭萌等县,都地处龙门山和大巴山地带,其道所经多险,因此在山区峡谷陡峻处,发展出栈道和笮桥。笮桥虽然难以实现车乘过往,但栈道至少在技术上使车辆通行成为可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跋山涉水的劳顿,极大地方便了当时的交通。

从历史文献记述来看,秦人大规模交通建设成效显著,从先秦典籍《战国策》到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都有“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等说法。“可见蜀道达到了很高的工程建设水准和畅通状态,完成了上古蜀道交通系统的升级换代。”彭邦本说。

造就闻名天下的“天府之国”

蜀道主要的干线大都是国道,也就是国家级的交通系统,只有国家才能承担起开创、维护这种线路的经济成本。“例如,大量的木材构筑的栈道,本身不是永久性的工程,过几年后就会风化、腐朽,这时就需要及时更换,不然交通就无法维持。”

对国家而言,这样的举措意义何在?“在社会和国家的运转中,以道路为核心的交通体系,可以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彭邦本解释道,依靠道路交通体系,政令的传导、军队的调动等才能得以实现,商贸、文化等活动才能正常开展,物资流动才能达到很高的水准。

就蜀道而言,情况同样如此。中央政府通过蜀道对巴蜀地区,特别是四川盆地西部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这一带进行治理,这种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离不开政治性的考量。彭邦本说:“在古代,这种治理对国家的统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的安定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蜀道是历史上中国西部人才流动、商贸物资流动和文化信息流动的大通道,通过连接南北丝绸之路和长江黄河经济文化带,直接把西南、西北以至中、东部地区连成一片,长期持续有力地促进相关地区的开发,尤其是秦岭南北蜀道网络直接覆盖、连接、辐射地区全方位的发展,先后造就了沿线关中、汉中和蜀中闻名天下的“天府之国”。

以成都、蜀道与北方丝绸之路的关系为例。在古代,成都是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产地和重要枢纽,蜀道是将大量经济文化产品输送到北方丝绸之路的多路线交通网络体系。尤其是从成都出发,溯岷江河谷西北向,抵达岷山以出甘青的河南道,发挥着重要的国际国内交通作用。“由于从长安出发的北方丝路异常曲折艰险,历史上又反复受阻于匈奴、鲜卑、突厥等少数民族政权,畅通的时候并不多,使河南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价值,在有的历史时期甚至起着沟通西域的主要干道作用。”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由于交通系统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往往对其建设投入巨大;同时,国家从中获得的收益、实现的效果,往往也非常显著。蜀道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起到的作用就是一例。

巴蜀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把不同的民族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国家,交通起到重要的作用。“秦汉时期,‘县有蛮夷曰道’。县一级的行政区划,如果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就叫‘道’。”彭邦本说,国家直接对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实现治理,甚至把户口制推广到这些地方。久而久之,当地少数民族就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这些都是文明提升、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体现。”

同时,“道”还意味着这些地方都是国家道路系统已经通达的地方,能有效地把这些不同民族聚居的地方加以整合。“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对西部各民族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以及彼此间文化的交流、认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可以说,道路交通系统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蜀道沿线有很多少数民族,彭邦本举例说,氐羌就是一个很大的族群概念,《后汉书》有“六夷七羌九氐”之说,其内部支系也纷繁复杂。不过,“由于蜀道系统千百年来强大的交通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使得沿线的这些族群走上一条共同发展的道路,越来越紧密地结为一个整体,其中不少成为华夏或汉族的组成部分。”

中国西部历来地大物博,族群众多,支系纷繁,文化极为多元多样。千百年来,蜀道及其连接的南、北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系统发达的交通,有力推动了当地各族先民的彼此联系、交流互动、团结互助、文化融合、和谐共生。“在历史上,蜀道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彭邦本总结道。

来源:《四川日报》2024年7月26日第10版

作者: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来源: 《四川日报》2024年7月26日第10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